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管理

来源:小奈知识网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与管理

作者:贾莉婷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3期

贾莉婷

(太原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理念也逐步增强,当前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提倡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这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以调节空气质量,为居民创造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但是我国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时间较短,在建设与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必须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合理规划、配置,做到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绿色植物造景技术,实现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发展,另外还要加强对生态园林工程的管理力度。

关键词:生态园林;特征;功能;现状;对策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古树保护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GH13181)的阶段成果。

通常所说的生态园林城市主要是从生态学角度进行考虑的,以生态平衡为指导思想,通过多种技术的结合使用,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注重时间和空间的搭配,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景观效果,增强城市的社会效应,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园林的特征

1.1 公共性

在生态园林建设好后,对所有居民公开,绿色植被可以起到净化城市空气、吸收尘埃、降温保湿、调节气候环境、为全体居民提供一个公共的生活环境,不是属于某个人或某些人群的,因此生态园林具有公共性。

1.2 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园林由多个群落组成,这样就确保了生物的多样性,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整个生态系统更为稳定。

1.3 无界性

生态园林建设中,将城市内外所有绿化园林场所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群落,有效形成了整个城市生态园林体系,没有划分特殊界限。

2 城市生态园林所发挥的功能

2.1 实现对城市景观的美化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综合规划根据城市的整体格局和地形、建筑物、道路,注重利用城市特有资源,充分体现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设计人员还会将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融入城

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突显出城市的文化气息,实现城市园林景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城市生态园林还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美化城市形象,有效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

2.2 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现代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工作,可以实现对植物、道路的合理规划,使城市整体布局更为美观,同时生态园林还可以降低城市噪音,减少噪音对居民的伤害。植被还可以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尘埃和烟灰,并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化,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可以快速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3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政府开始号召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很多城市都积极建设生态园林,以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但是很多城市在建设生态园林时,有些举措不合理,导致生态园林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3.1 缺乏健全的绿化体系

首先,由于城市气候环境不一样,南北方差异较大,尤其是北方地区冬天很少有绿色植被,很多城市为了提升生态园林景观的特色,就盲目从国外引进一些新树种,不仅增加了园林施工成本,也没有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只是片面实现了城市生态园林的美观,并没有实现城市森林景观的效果。其次,有些地区政府部门没有认识到生态园林工程的重要性,将主要精力放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忽略了对城市生态园林工程的建设,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沙漠化面积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在现代城市中人口较为密集,城市中缺少公共绿化场所。再次,政府相关部门缺乏绿化意识,没有将城市规划与生态园林景观结合起来,贪污腐败问题较为严重,没有将资金应用到生态园林建设中,导致众多资源的浪费,绿化体系不够健全。

3.2 城市生态园林结构缺乏多元化格局

在现代城市中,生态园林建设更多是体现了人工美,通过加强对人工造型的设计,但是却忽略了植被群落的分层,导致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相互分隔开,尤其是大中城市更为注重建设草坪景观,有违园林建设的标准。同时很多城市在建设生态园林时,没有注重多元化格局的体现,忽略了当地的气候、地域、水土条件等因素,更多选择外来植被树种,没有体现出城市的本土特色,间接降低了城市的生态效益。

3.3 生态园林城市缺乏文化气息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但是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建设园林景观,并没有从城市文化风情角度去规划,丢失了许多传统文化优势,大量历史文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生态园林城市缺乏文化气息,无法体现出城市的人文底蕴。

4 加强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对策

4.1 加强融入生态学理念

首先,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时,设计人员必须要坚持生态平衡的原则,将生态学理念融入其中,合理规划城市整体布局,充分结合城郊绿化资源,有效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其次,设计人员还要根据不同植被的生长习性和特点进行合理设计,要注重植被种类的合理搭配,避免植被间的相互竞争,从而充分体现城市生态园林的审美价值。再次,设计人员要坚持“互惠共生”的原则,要尽量增强物种的多样性,将不同物种配置到一起,相互已存、共同促进,这样还可

以模拟自然植被群落,有效体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协调性。最后,设计人员要加强利用植被资源,尽量多造针阔混交林,实现植被群落空间和资源的互补。

4.2 注重合理配置树种

首先,设计人员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高大的乔木树种,充分发挥乔木树种的优势,打造城市的生态园林环境。其次,设计人员要根据城市的气候特点和绿化条件,要充分挖掘本土树种资源,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快速形成稳定的生态园林结构,减少生态园林后期的养护管理费用。

4.3 加强生态城市一体化格局的创建

想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标准来执行,要将城市水系统、绿化系统、污水系统等整合到一起,要注重建设城市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公园绿化,要实现点、线、面的网络化布局,还要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配置,要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要充分运用生态技术,从而提高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科技含量,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4 加强生物多样化的保护,合理构建植物群落

设计人员要合理规划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避免破坏自然植被,应该在城市内部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保护区内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为其提供一个较为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现代城市的生态功能,并要合理构建植物群落,充分发挥城市的自然景观特效。

4.5 加强城市文化内涵的提升

尽量选择乡土树种,这样既能充分发挥乡土资源,展现城市个性景观,还可以有效融入城市本土文化特色,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一些历史文物古迹,融合当地民俗风情,有效打造城市文化内涵。

5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对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必须要从多方面着手,要注重建设环节,还要加强对生态园林的管理,要充分融合城市的本土文化,体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吴晞.关于建设有武汉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3(12)

2 于琴.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策略的理论探析[J].吕梁学院学报,2012(02)

3 戴敏.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以扬州市生态园林城市为例[J].现代园艺,2013(09)

4 刘焕婷,朱松岩.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2(04)

5 廖秀飞.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3(22)

(责任编辑荷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