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几点思考
郭 欢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大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教育中,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十分重要,这项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十分重要。在我国目前的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实务管理的理念、管理体制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为落后,不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接轨。因此,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整改、调整和创新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将就大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提出解决对策,促进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事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22-0300-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地提升。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心理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贫困生问题等。大学生事务管理在规范大学生行为规范、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学习和就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所大学的大学生生事务管理水平能够反映出这所大学的综合水平。我国的大学生事务管理正在不断发展,目前处于经典模式阶段,管理的观念十分落后,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事务管理相比十分落后,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着重视教学科研忽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现象。因此,要对于我国大学事务管理进行调整,才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1 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和制度问题
经过近20年来的实践,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理念从总体上依然未摆脱政治说教为主的模式,强调管理学生居多,强调服务学生较少;强调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政治思想意识较多,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优良的公民意识、职业道德意识、诚实的学术态度和宽容、合作、正直、容忍的品质较少。导致学生工作内容依然停留在简单、低层次的管理水平上,致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学生习惯于接受管理,而自我教育、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落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科技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日益市场化、法制化,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等各方面的日益多样化,我国在无挫折、无约束的单一学习历程中迈进大学校园的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独立生活能力,亟待加强培养和训练。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使得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多,学生管理教育服务的难度日益加大和复杂,亟须大批高素质的学生事务管理专业队伍。
1.2 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在大学生事务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极为重要,管理人员的素质关系到整个学校管理的水平。就我国目前的大学生事务管理来说,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不能够适应现代的大学生事务管理。同时,低素质的管理团队在处理大学生事务管理问题时,容易造成问题估计不足,处理问题缺乏冷静的思考,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管理的整体形象有着十分不良的影响。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管理队伍来说,应当提高大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同时也应当对既有的管理人员加强思想和专业素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管理好学校的事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学校大学生事务管理的整体形象。
2 大学生事务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2.1 历史原因
我国大学发展历史短暂,仅仅不过百年。期间又多次经历政权更迭,办学理念屡遭政治影响严重。特别是新中国成
立以后,国门长期封闭,高校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历次政治运动通常首先从大学开始,学生事务工作实际主要是为政治服务。时至今日,依然还有重视政治与知识的教育而忽视文化教育、重视管理而忽视服务、重视统一要求而忽视个性发展、重视权力意识而忽视法律意识与独立思考意识的现象。
2.2 现实和时代发展原因
各种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源源不断地涌入,出现了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不仅使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成员价值观念混乱,而且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事务管理工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传统的大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无论管理理念还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明显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3 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的创新发展途径
3.1 注重软文化,将人性化关怀和个性化教育融入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
坚持民主的作风、疏导的方法、平等的态度,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终极目标,这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走向。管理者要建立健全学生信息意见反馈机制,通过开展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倾听学生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和引导,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民主化、开放化、人性化。
3.2 加强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学事务管理人员培训进修机制、考核晋升机制,建立一支专家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程序,完善学生工作评价督查体系;规范工作程序,制订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加强过程督导,完善结果评估,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巩固工作成果。我们应该坚持自身特色弥补和修正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升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模式,促进我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大学生事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相比,有着明显的缺点和不足。因此我国只有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经验,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制度和管理方面下足功夫。同时要改变大学生管理的观念,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大学生管理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大学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卢屏,吴岚.略论美国学生事务管理[J].人民论坛,2011(5):244-245.
[2]郝文军.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2):154-156.
300 2015年22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