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部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拟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主要调减玉米非优势产区集中的“镰刀弯”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2015年这一区域玉米种植面积约1. 56亿亩,比2005年增加了7000多万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近期我国农民减少玉米种植面积的直接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耕地减少 B. 气候变化 C. 生产成本 D. 玉米价格 2.关于我国近年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B. 玉米消费需求不足 C. 玉米质量明显下降 D. 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增加
3.关于我国“镰刀弯”地区玉米生产的不利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 西北风沙干旱区干旱、日温差大 B. 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壤退化、沙化 C. 东北冷凉地区低温冷害、早霜 D. 西南石漠化地区地表水短缺、地形复杂 解题说明
本题组以我国玉米种植为背景材料,以近期农民减少种植玉米面积、我国近年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的原因、我国“镰刀弯”地区玉米生产的不利因素为切入点,考查农业种植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区域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组以纯文字的形式进行出题,打破了地理题以图文结合的这种常规出题方式。题组难度不大,属于中等,综合性较强,以玉米种植面积变化为背景,不仅考查了人文地理也考查了区域自然地理的部分知识。一般农业区位中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气地水土生,市交政劳科等基本区位因素。而气候又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它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地形条件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比如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林牧业等。
1.知识拓展玉米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
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喜温作物,短日照植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需水量也较多。一般认为夏季低于150mm的地区不适于种植玉米,而降水过多,影响光照,增加病害,倒伏和杂草危害,也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有人说欧洲文明是小麦文明,亚洲是稻米文明,拉丁美洲则是玉米文明。而墨西哥及中美洲,正是玉米的发源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玉米。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为一重要谷物。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栽培面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罗马尼亚。我国的玉米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我国的吉林省为玉米产量最多的省份。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
在分析时既要考虑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即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对该
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也要考虑到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区域其它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该缺乏的条件即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其主导因素是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但限制性因素是气温低,热量不足;华北平原主导因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限制性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南方地区主导因素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活,水热条件优越,但限制因素为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较差;而东北商品粮地区主导因素则地广人稀,土壤肥沃,限制因素为气温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