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女主角叫沈韶华,与现实中的原型张爱玲一样,出身豪门,才华卓绝,气质高贵,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电影的开始比较悲惨,韶华被父亲囚禁起来,知道父亲去世才获得自由,并成为了一名作家。而电影里面“胡兰成”章能才也与实际情况一样,从韶华的文字中读懂了作家本人。作为读者,章能才爱慕她的才华,读懂了她的内心,二人由相识相知到相恋相爱。章能才儒雅、稳重、体贴,身份却是“汉奸”。对此,沈韶华并不在乎。一次,思想激进的“闺蜜”月凤愤怒地问她:“章能才究竟是什么人?”她的回答相当干脆,就三个字:“我男人。” 在抗战胜利后章能才四处躲藏,韶华费尽周折,找到了他,然后他却与一寡妇同居。韶华绝望而走,直到闺蜜月凤的到来使她振作起来。然而没多久,月凤为了爱情与热心学生运动的男友小勇一起参加反政府集会而双双遇难。民国后期的上海,物价飞涨,而韶华在仰慕者余老板的帮助下,过着上层人的生活。终于有一天,在豪华餐馆命运让韶华与章能才才一次相见。此时的他已不复当时,满脸胡须,一头乱发。此时,突发混乱。能才对韶华说出了多次追问的:“我爱你”。韶华满腔的怨恨顿时烟消云散。而她为了保护章能才逃出混乱,差点丧命。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上海弥漫着恐慌,余老板花费重金买下两张逃亡台湾的船票。并将一张送给韶华,希望能和她一起前往台湾。然而,韶华依然惦记着能才,以至于而何人都不能走进他的心里。她将船票塞给了能才,独自留下。而当能才发现韶华没有上船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而余老板为此也放弃了自己的船票。毅然陪韶华留下。并向韶华表达了自己爱慕之情。四十年后,章能才来到大陆,寻找韶华。而只寻到一本《白玉兰》。
影片中,爱情贯穿始终。大多是叙述韶华与能才的爱恨离别。然而直到看到余老板买下船票要与韶华逃去台湾避难,以及余老板见韶华没有上船,毫不犹豫的陪韶华留下,我却觉得片中余老板才是男主角。而之前的韶华与章能才的那些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似乎都是浮云一般,完全经不起推敲。片中余老板的出场不多,大致可以说出现过三次。而然回头仔细一想,其每出来一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韶华。第一次是在众人在抄韶华家的时候,余老板挺身而出,尽管没有帮到什么忙,然而在对于当时在正在风口浪尖的韶华,他的这一行为可谓具有献身精神。第二次是在餐厅,与被她资助的韶华在豪华餐馆进餐。对于韶华的各种看不顺眼和刁难都表现得相当顺从,好似是他寄人篱下。而此时,尽管受到白眼,但是能和韶华在一起进餐,虽然得不到她的心却暂时的得到她的人。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他是非常欣慰的。第三次,也是我觉得影片中最大的亮点,作为一个商人,钱在其心中的分量应该是巨大的。而花大价钱买下的两张船票,最后却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而决然的放弃,并对韶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这次的放弃就放弃了自己的前途,更甚的是放弃了生命。而与此成鲜明对比的那些为了上船而绞尽脑汁的群众,正是在这次的出彩,使得在我心中,他成为了影片的主演。而这也是吸引了最多女生集体惊叫的情节。 然而,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爱情,和这样的好男人么。在生死存亡关头依然惦记着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而且根据他对韶华的表白,可以体现他是一个非常容易满足的人。只要韶华过s得好一切都足够。相信如果你喜欢看偶像剧那你对这种场景一定不陌生。而我也认为这似乎只能发生在电视,电影里。在如今社会,人性的冷漠越来越多的被提起。如药家鑫事件,撞伤人后,怕农村人麻烦而连捅八刀致其死亡。又如老人摔倒却没有人敢去扶起,虽然的确存在有人素质底下,倒打一耙!但是说到底这更是人性冷漠的一
种表现。最近的小悦悦事件就是一个证明。一个2岁儿童相继被辆车碾压,7分钟,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虽然说这些似乎都不是爱情。但是余老板的不顾一切,义无反顾,无私奉献。使我感觉这更像是在看安徒生童话。此外,电影中各种为爱做出的牺牲,例如月凤为了男友一同遇害。在当今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似乎是不可能的。另外,许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是部悲剧,然而在我心中,由于最后余老板能够陪在韶华身边,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好人就应该有好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