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工作浅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窝校艺术粪专业学生管理工作 格开朗,喜爱交际,具有很强的表现意识;一些人则不 ●胡昌林 善言辞,显得孤傲、特立独行或很另类。还有少数学生 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表现出情绪化或矛盾心理的状态, 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总之,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 某种个性化、感性化的人格特点,是比较特殊的一族, 具有一定的边缘人、边际人的特征。 2、自我意识突出,集体观念淡漠。由于艺术教育特 有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乃至于教授的思维方式往往 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片面强调个性化发展,比较重视个 人在专业以及其它领域的突出能力,而不太注重协力 合作。因此,导致艺术类专业学生自我意识突出,集体 观念和团队意识相对淡漠,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行为 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感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 较大的随意性,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 自我为中心,对校内集体活动中大都比较冷漠。 受“专才教育”思想的影响,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太重视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制度和管理产生反 感,一部分人沉湎于画室、琴房,对校内外、国内外时事 与普通专业的大学生相比,艺术类专业学生个性 张扬,风格独特;另外,他们思维散漫,缺乏集体主义观 念。而且艺术教育特有的办学模式、教学方式乃至于教 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教育为主的,一切以个人 漠不关心,政治参与热情明显偏低;一部分人在道德水 ;隹上存在较大反差,他们的道德水准、纪律观念等仍需 进一步加强,少数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导致打架、 抽烟等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 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往往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特 殊现象正常存在,见怪不怪。要想搞好这一类学生的管 理工作,我们必须发掘他们中间有利的因素,充分发挥 其积极作用,带动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其消极的一 面则需通过我们大量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引导和教育, 3、专业情节浓厚,文化基础薄弱。艺术类专业学生 般从小就开始专业学习,大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 甚至视艺术为生命。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 专业学习上。即使是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的特点决 定了他们必须要参加较多的艺术实践活动,因而在对 待专业课程和其他文化课程的态度上,往往更重视专 业课程而相对忽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就势必导 使之逐渐消除。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艺术类专业学生 的鲜明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由于受艺术不分国界和西 方自由思想的影响,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 富,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在考虑问题时容易 忽视现实基础。他们情感丰富,好恶分明,对外界刺激 敏感,情绪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由于参加教学社会 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很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 响。个别学生甚至表现为情绪化突出,遇事不冷静,思 想偏激,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 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 神,考虑问题缺乏思想深度。因此,专业情节浓厚,文化 基础薄弱是在艺术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专 业科成绩往往比较突出,不及格的科目则大都集中在 文化课上,尤其是英语水平和文学素质与其他专业学 生相比差距较大。 在专业学习特点上也与其它专业学生也有所不 同。艺术专业小课多、自学多、艺术实践多,专业学习主 要靠模仿、领悟、实践以及自学等方式,而且受先天性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性格更为个性化和感性化,学 l^生个体性格之间差异较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性 的个人素质影响较大,学生因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 更多的关爱。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 忽视文化政治课程的学习,多数学生与专业教师具有 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对文化政治课老师则不放在心上。 4、实践活动能力较强,受社会负面影响较深。很多 艺术类学生因学习专业需要,很早就开始独立生活,在 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构成良 好的育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艺术类 专业的学生,它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培 养他们横向扩展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对塑造该类 专业学生的理想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在不 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外寄宿、写生、练画、表演等,接触社会较早,他们一进 入高校就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较丰富的社会经验 和较强社会实践能力。此外,一部分学生利用专业所 长,半工半读,很早就介入了经济领域,有些甚至带有 浓厚的利已主义色彩,不懂得感恩。同时,由于艺术类 学生经济意识、实惠意识越来越强烈,某种程度上滋长 的同时,努力建设和改善校园物质环境、生活环境和学 习环境,使学生在优美、舒适、安静的文化环境中,自觉 地进行自我人格的塑造,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此外, 了拜金主义的倾向,致使价值观趋于实用化。 二、做好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管理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做好高校艺术类专业 学生管理工作,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 学校都要提到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放松和削 弱”。艺术类学生更要加强政治思想理论教育,“两课” 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两课”的认识、兴趣及 其学习效果,也直接关系到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 各高校应该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以科学 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 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该协调思想政治教育 的资源,在充分发挥“两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 作用的基础上,还应要求广大教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 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利用“两课”、系大会或班会 以及其他有益的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 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因势利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管理工作就 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这项工作不能局限于~个方 法或一个模式,应该区分对象和层次,因势利导,尊重 学生的个性,避免千篇一律。艺术类专业学生更是具有 其自身的特性,不能单纯的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 学生的行为,应该根据其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的特点, 管理上多加疏导,给学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 及创作的时间和空间,与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 系。辅导员和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 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的心态,注重 因人而异,切忌“一刀切”。努力做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 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 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特别是一些比较特殊的个体, 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以往病史等,应对他们建立比 较详细的档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这些同学倾注 还应该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长,将课堂教学 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经常举办演讲、征文等多种文 体活动来加以引导,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文 化,从一定程度上克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增强自身 免疫力,产生良好的影Ⅱ向和综合社会效益。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近几年对部分艺术 学院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艺术类学生的普遍 存在心理疾病,有的是因为对专业学习前景的焦虑,有 的是家庭有钱却关心不够而存在心理扭曲,还有一些 学生沉迷于网络以及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困惑等心理疾 病,导致他们厌学、愤世和反社会等其他不健康的心理 状态;这说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高 度重视,我们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完善 心理咨询体系,加强对艺术类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 辅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由于艺术类学生的文化 素质普遍较低,导致其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教育部《关 于印发周远清同志在第~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知》(教育厅【1 998】4号)指出:“对于 大学生来说,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重要基础,它体现~个人的文化涵 养,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台精 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和更好的做人、做事、做学问提 供广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根据艺术类 大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状况,我们不仅要认真开 好《语文》、《邓小平理论》等常规课程,还应适量增设文 学 主 正 应 针 仓『J 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