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乙醇的教案设计

来源:小奈知识网
《乙醇》教学设计

贵阳市第三十九中学-------袁娟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2”模块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内容,本节内容为第1课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初中化学中,简单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又是典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对高一学生来说本节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没有知识基础,需通过实验突破这一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官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为今后学习其它的烃的衍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刚刚学完了甲烷、乙烯、苯的结构与性质,学生已经知道了烃类化合物以及同分异构现象等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同分异构体并了解有机物的成键特征,为本节课乙醇结构式探究打下了知识基础。

(2)已经做过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清楚钠的储存方式、正确取用方法,并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为本节课实验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

(3)处于高一时期的学生,他们身心都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求知欲强,好胜也心强、兴趣广泛;但是尚未形成稳定的情绪、态度以及价值观,并且自我认识能力不足,思维活跃但不够深刻,需要老师

不断的对新知识进行讲解,以及实验的演示,才能使学生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 (2)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醇的性质;

(2)通过对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亲历体验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官能团的概念。

难点: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性质。

五、教学方式

(1)主要教学模式:多媒体、创设情景、实验探究法、讲授、

讨论、对比、归纳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观察、思考 设 计 意 图 一滴滴露落入口,千粒珍珠滚下喉 加强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生带着情怀学习为本节课引入良好的开端。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和探究欲,引出课题乙醇。 听 、看、回答 学会在原知识体系构建新知识 引 课 简单介绍酒都贵州的茅台酒,放映相关的影音文件引入酒的世界,展示有关酒的图片 播放相关酒的诗句。 【讲述】从歌曲和诗句可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和内容丰富的酒文化。无论是李白的举杯邀月,还是王维的西出阳关,兰陵美酒泛出的琥珀之光,无不透出浓浓的酒香。下面我们来一个诗句比赛 要求: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能重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时间2min,说与酒有关诗句最多的组获胜。 1、明月几时有,把( )问青天。 2、白日放歌须纵( ),青春做伴好还乡。 叙述:酒大家都很熟悉,在化学中也很常见 展示:酒精灯 设问: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它又叫什么 ? 展示学生原本对乙醇在“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 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展开对乙醇的探究 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得出乙醇的一些物理性质 活动1: 探究物理性质 展示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用途,药店常见75%与95%的酒精溶液。 总结乙醇物理性质 思考 过渡到乙醇的物理性质学习 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 学习乙醇的用途 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乙醇的结构:分子式:C2H6O 根据C、H、O原子的成键特点, 【动手做一做】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和牙签搭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推测乙醇的结构 活动2: 认识乙醇的结构 问题:在乙烷(C2H6)分子结构中嵌入1个O原子(即得到C2H6O ),有几种情况并组装,请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尝试画出乙醇结构式 动手拼装比例模型 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从已有的基础知识出发探究未知的知识,便于建立学科体系。渗透利用模型帮助思维,学习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科学方法。 过渡 总结肯定学生拼装乙醇的结构式,如何去验证呢? 【提出假设】 假设① 中 6个氢原 子是等效,类似于烷烃的性质,非常稳定。 假设② 中含有两类氢, 交流,思考 交流,思将乙醇的结构过渡到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钠的反应 考, 提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假设 及等效类比思想, 活动 3: 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验证乙醇结构 一种类似于烷烃,一种类似于水中的氢。 基团(-OH)与水分子中H-O-H相似,检验无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验证假设】 改进实验3-2 填写下列实验记录表 物质 项目 金属钠的变化 气体燃烧现象 检验产物 【反思结论】 比较水分子中氢原子与乙醇分子-OH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水 乙醇 回忆以前学习的钠和水反应 培养学生小组学习意识, 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由钠与水的反应式类比出钠与乙醇的反应式 的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现象 书写乙醇与钠的反应方程式 【得出结论】乙醇的结构是: 过渡 学生自主学习概念 思考,交流 课件展示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的图片和女排核 心奥运会女排MVP河南女孩朱婷的图片,引出奥观运会金牌; 看、 交流 认识官能团,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创设情境:奥运金银铜牌历经若干年后,金牌无 变化,而银牌和铜牌都已氧化变黑,但加热后放思考 入无水乙醇中,银牌和铜牌恢复原来金属光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总结归纳能力 用“女排精神”激励我们的学生,同时引出羟基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激发学生探知欲 引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活动4: 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实验: 1.点燃酒精灯,拿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至红热。 2.移开火焰迅速将铜丝指放入盛有3ml乙醇的试管中。 3.观察铜丝外观颜色变化并闻液体的气味。 注意 1. 注意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2.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铜丝指颜色的变化 3. 实验完毕闻试管中液体与试剂瓶中乙醇气味是否相同 小组交,流 完成乙醇催化氧化的总方程式。 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引导→分析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件展示苗族漂亮的银服饰和犹如崭新银器皿 活动5: 探究乙醇与强氧化剂反应 资料卡片显示:交通警察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橙色高酸锰酸钾遇到乙醇变成绿色物质; 观看 学以致用:乙醇的催化氧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交流,思考 观察现象,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了解乙醇羟基的性质。 学以致用:乙醇羟基与强氧化剂反应,了解羟基的化学特性,认识到比色型酒精含量检测仪工作原理,同时为下节课乙酸做好铺垫。 实验探究: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重铬酸钾的反应 [学生阅读】 拓展视野: 关于酒驾醉驾的法律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课堂练习 【新闻资料】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国工党女议员现年49岁的菲奥娜·琼斯在家时常喝伏特加酒,但她在议会中总是狂喝威士忌。今年1月28日,前“布莱尔宝贝”菲奥娜终于在林肯郡萨克西比市的家中酗酒而死,当家人发现她的尸体时,她的身边散布着15个喝空的伏特加酒瓶。 【目的】通过阅读拓展视野关于酒驾醉驾的法律规定和新闻资料,得出结论:适当饮酒可以强身健体,但过度酗酒也有很多危害。因此同学们要用辨正的观点看问题。在化学同时告诫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要酗酒,选取适当机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学生学会向生命致敬! 【牛刀小试】 1、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绿色能源”目前是研究的新能源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这种物质是 ( ) A.氢气 B.甲烷 C.酒精 D.木炭 2、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可以生成3mol 的氢气 B.乙醇与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C.乙醇不易挥发 D.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 3、将等质量的铜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和原来相比不变的是 ( ) A.稀硝酸 B.无水乙醇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4、 ①当乙醇与钠反应时, 键断裂。 ②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 键断裂。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课堂小结 二、乙醇的结构 羟基:—OH ; 官能团 烃的衍生物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钠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点燃 (1)燃烧 CH3CH2OH+3O2 2CO2+3H2O (2)催化氧化: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Δ Cu或Ag (3)与强氧化剂反应:乙醇能使酸性重铬酸钾从橙色变成绿色。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作业】根据学生的能力及兴趣的不同。设计了三道题目,任选一题。 ①、查阅资料,了解乙醇的工业制法; ②、查阅资料,并动手自制米酒。

③、查找资料:如果不小心喝多了酒,如何醒酒?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讨论时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

的有机物的第一课时乙醇,导入是通过贵州的茅台酒以及与酒有关的

诗句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强烈求知欲。通过各小组间进行与酒有关的诗句比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酒文化,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热情,在化学教学中有力地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学会向生命致敬。

展示乙醇的实物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乙醇的物理性质,在推测乙醇的结构的式时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和牙签动手搭建模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将抽象问题简单化;而且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乙醇的分子结构并让学生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性质由其结构决定的观点。

在乙醇的化学性质时,通过探究乙醇的结构式可以知道乙醇与钠反应,在验证燃烧产物以及动画演示断键位置学生知道乙醇与钠反应的断键位置,帮助学生理解有机物中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创设情境:奥运金银铜牌历经若干年后,金牌无变化,而银牌和铜牌都已氧化变黑,但加热后放入无水乙醇中,银牌和铜牌恢复原来金属光泽,用女排精神来激励学生,从而引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引导→分析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展示贵州苗族的民族服饰以及用品时,学生感受化学与生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能“感受美”和“发现美”!

探究乙醇的氧化反应时用资料卡片显示:交通警察检查司机是

否酒后驾车,橙色重个铬酸钾遇到乙醇变成绿色物质;从而更加激发乙醇中官能团的性质,为下节课乙酸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实现本节课的难点!同时介绍相关的“酒驾法律规定”在化学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建立学生的法制观念。 本节课利用实验以及生活中的经验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牢牢抓住结构决定性质,学生在学习中采用自主探究实验以及动画演示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不足之处:由于实验较多,时间有限,有的实验只能进行教

师演示演示。同时学生练习的时间较短,没有能在课堂达成“查漏补缺”的效果,但是在探究乙醇性质的对比实验中,生生合作有所欠缺,有可能是没有给学生充分时间来分享思考的过程。

在提问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讨论以及分析问题的时间较少。从

而对后面乙醇断键的相关位置理解不清晰,特别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应该尝试利用“伯醇、仲醇、叔醇”进行催化氧化的的练习,加强对羟基断键位置的理解。在乙醇的氧化反应中采用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重铬酸钾的反应,观察颜色变化时,应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感受乙醇的氧化反应。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还要更充分的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过程。

本节课的整体效果不错,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也对我国的

酒文化以及苗族的银饰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尝试把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