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HunanPostandTelecommunicationCollege第16卷第2期2017年6月Vol.16No.2Jun.2017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社区课堂教育研究项目为例—以——“七色光”宫佳伟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摘要】随着留守儿童的数目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社会工作者整合社区及社会组织等资源,以专业的理论方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以介入留守儿童的社区课堂教育。文章以“七色光”项目为例,以S市D社区教育并分析项目中存在的困境及可改进的部分,以此为社会课堂为试点,以探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课堂教育的服务方式及成效,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社区课堂教育服务提供经验参考及相关建议。留守儿童;社区【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课堂;【doi:10.3969/j.issn.2095-7661.2017.02.033】【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661(2017)02-0105-03Researchonsocialwork-basedcommunityclassroomeducationforleft-behindchildren—Takingthe——“RainbowLight”ProjectasanexampleGONGJia-wei(Shenya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Shenyang,Liaoning,China110142)Abstract:Asthenumberofleft-behindchildreninChinaisincreasingyearbyyear,thecommunityeducationofleft-behindchildrenisbeingwatchedbyallwalksoflife.Withprofessionaltheoreticalapproaches,socialworkersintegratetheresourcesofcommunityandsocialorganizationsanddothesocialserviceworktointervenethecommunityclassroomeducationoftheleft-behindchildren.Takingthe“RainbowLight”ProjectasanexampleandtheeducationclassroominDDistrictofSCityasthepilot,thispaperdiscussestheservicemodeandeffectandtheexistingpredicamentandtheimprovingpartssoastoprovidereferenceandsuggestionsforthesocialwork-basedcommunityeducationserviceforleft-behindchildren.Keywords:socialwork;communityclassroom;left-behindchildren;community1项目介绍1.1需求分析社区内大多是朝鲜S市D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其子女一般是族居民,青壮年居民多数赴韩国打工,特点表现为:第一,由直系长辈亲属代为监管,社区所也并非城市中心,处的地理位置,既不是纯粹农村,居民大部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的农民。社区居民的素质有待提升,对孩子抚养问题的认识也需要加强。有其特殊的民族文第二,该社区多半为朝鲜族居民,化和习俗。第三,因为父母大多在韩国打工,经济条件较好,能够满足儿童物质需求。很多孩子放学后被爷[收稿日期]2017-03-10爷奶奶送到补习班学习,和亲人接触的时间比较少,情感有所空缺。1.2社区课堂现状阐述1)社区课堂的由来“七色光”社区学堂是由S市LH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S市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牵头共同推出的以学堂关爱为主的儿童青少年服务项目。该项目以社区内1-6年级的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通过小组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协工作的方法,建立成长性小组,助留守儿童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生活的好习惯。2)社工机构推进社区课堂教育(1993-)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作者简介]宫佳伟,男,山东威海人,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105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6卷S市LH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开展人文关怀,服务于儿童青少年,并且由来自S市某高校的督导老师和社会工作专业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共同将先进的理念和服务模式带入儿童青少年社区课堂教育,并且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而推进社区课堂教育,成为了具体开展社区课堂教育的有力推动者。3)社区协助社区课堂教育实施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公众越来越关注学校教育与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模式。由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及各方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且其有效性也得到了重视和肯定。开办“七色光”课堂是S市某高校老师与LH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共同想法,当组织者将此想法与D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时,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愿意提供开办学堂所需场地,并且还积极与当地妇联和民政局沟通,为课堂增添桌椅。除此之外,社区主任还积极配合宣传,协助沟通解释,支持社区课堂教育开展。1.3教育内容1)作业辅导作业辅导强调的是授人以渔,目的在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周三下午两点社工和小朋友会准时到达课堂,每名社工负责一位小朋友。首先会安排小朋友们写作业,社工则坐在一旁读书,当小朋友们遇到不会的问题时社工会耐心引导,给他们讲解思路,也会用替换的方式将难懂的词句变成通俗易懂的话语,最后再回归课本,使知识能得到及时巩固。当他们完成作业后社工也会统一帮助检查,以提高完成作业的质量。这也体现了社工负责任的态度和助人自助的本质。2)儿童游戏活动定期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儿童互助活动,促进儿童之间的朋辈关系友好发展,协助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获得良好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开展DIY拼图游戏、绘画以及写名字大赛等不同类型的小组活动,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培养积极思维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以帮助开发潜在能力,扩大自己的兴趣爱好。3)儿童成长计划主要是通过对小朋友们的建档工作来实现的。通过小朋友填写的个人信息资料表以及开展小朋友家访工作,来分析他们的不同需求,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服务,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2社区课堂教育取得的成效2.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106当小朋友们来到学堂后都会主动和社工志愿者们打招呼,并自觉放下书包第一时间写作业。当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也会及时地询问社工志愿者,并且认真听讲,离开学堂时,也会协助社工志愿者们打扫卫生,把随身垃圾带走。2.2挖掘了儿童的自我潜能社工们在课业之余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互动性的小游戏,如“Inever”、“记名字大赛”等,使他们在精神、智力及个性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自助和互助能力。通过DIY拼图游戏提升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通过“乐享童年,健康成长”、“圣诞节”及“元旦”等主题活动拓展社区课堂服务内容,不断发现小朋友的优点和长处,社工也会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慢慢发掘个人潜能。2.3帮助家长分忧“七色光”学堂为留守儿童家庭的孩子提供一个作业辅导、培养兴趣爱好的好地方,来到学堂能够让小朋友们安心地写作业。家长以前担心孩子在家写作业会随便应付草草了事,在学堂则可以提升他们完成作业的质量,解决了家人的后顾之忧。2.4推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开展“七色光”学堂,帮助小朋友们辅导课业,并且定期地举行互动性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收获、想法及感受,不仅增强了小朋友们的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而且降低了偏差行为产生的可能性。3社区课堂教育的困境3.1服务经费不足经费问题制约了课堂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开展。供无偿服务,并且未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尽管得到了学校、家庭及社区的认可和支持,但学堂举办活动的费用大多由社工志愿者垫付,后去机构报销,因而限制了活动的全面性和有效性。3.2课堂内容单一由于社区学堂服务的时间在14:00~16:00,并且中小学教师每天都会布置一些作业。最深有感触的一点是小朋友们做作业就要占据部分时间,而且小朋友们写作业的进度不一。社区课堂教育要以作业辅导为主,课堂开展的服务特色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价值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3.3社工志愿者介入服务的理论模式不清社工介入服务的开展需要专业理论的指导和方法技巧的运用,没有理论和方法技巧的支撑,介入服务的专业性无从谈起。然而,笔者在实习过程中认识到,社工志愿者在对服务对象开展介入服务时应该运用哪种理论和方法技巧存在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七色光”社区学堂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向服务对象提第2期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社区课堂教育研究例如,A小朋友最近来到学堂后沉默寡言,情绪特别差而且很少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娱乐玩耍,经社工了解到可能是家庭状况的变故所引起。这时社工会采取个案工作的方式进行介入,但是对于个案工作的几种模式又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不知该用何种理论进行介入。3.4服务对象需求与期望存在矛盾对于处在社会化初期的小朋友而言,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在学校学了一天后,来到学堂,他们希望能得到娱乐玩闹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投入自己爱好的游戏中。但部分家长则是希望小朋友来到学堂能以学习为主,及时完成作业,甚至还有些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免费辅导作业的好机会。儿童需求和家长期望不一容易产生矛盾,更有甚者认为社工志愿者在课堂上只会带领小朋友玩而耽误了学习,最后结果是不再让孩子来社区学堂。4解决“七色光”社区学堂问题的路径4.1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近些年来,国家一直积极要求各地政府加大对社会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因此,如果能够实现政府支持服务项目,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服务经费的问题。作为机构本身,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是核心,“七色光”项目要在此基础上再度提升自己,要在全过程、各环节体现其专业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地与民政部门及社区街道进行沟通,向他们介绍社区课堂所取得的成效,并且邀请他们到社区课堂,参与主题性活动,以展现社工服务的专业性和独特性。4.2丰富课堂服务内容“七色光”社区学堂的服务内容要以课业辅导为主,指导小朋友们在课堂上高质量的完成作业,并引导他们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依据他们的性格和完成作业的进度不同而定制不同类型的游戏,包括益智拼图、手工制作及团队游戏等,以培养小朋友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也会增加一些节日性的主题活动,如六一嘉年华、欢度圣诞节及庆元旦迎新年等活动。4.3社工志愿者加强对实务理论模式的理解与运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工参与课堂服务必须要熟练掌握专业理论模式和服务技巧,加深对各种理论模式的理解,总结以往的实习经验,并结合小朋友的实际状况将专业理论模式运用于课堂的实际服务中。针对小朋友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他们的需求,在准确把握理论模式的基础上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4.4学与乐的合理安排依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与期望存在矛盾这一情况,社区学堂的团队采取“罗伯特议事法则”,将小朋友及团队成员们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进行投票表决。“七色光”学堂在每月的前三周先安排小朋友们写作业,帮他们辅导功课,根据每个小朋友的不同进度合理安排小游戏进行娱乐和放松;在每月的第四周,社工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一次主题性的小组活动,可以邀请家长一同参与,通过与家长们的交流澄清对学堂的误区,引导家长对学堂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并且明确在这其中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参考文献】[1]周纯义,任晓秋,王娜.“四点半课堂”的现状、困境及出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1(8):68-70.[2]周盈英,张林.谈宁波社区青少年教育模式中的“四点钟学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4):54-56.[3]宝图雅.社工在“四点半学校”中的角色定位、工作方法和功能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4]吴伟伟.社工机构介入儿童社区教育探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5]任晓秋,周纯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四点半学校”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50-51.[6]赵瑞林.教室课堂观察能力培养的分析与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98-101.[7]邓纯考.试论社区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J].晋中学院学报,2016(2):71-75.[8]任茂贤.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107“七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