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笑话的技巧
讲笑话的技巧
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大凡口才出众的人,都是讲笑话的行家里手,他们或者能够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述、引用几个笑话,令人捧腹大笑;或者能够从眼前发生的事实中信手拈来一些材料,提炼成笑话,从而达到缓解紧张、活跃气氛、吸引听众的功效。
要想提高您的口才,有一条捷径可走__至少学会讲300个笑话。但讲笑话也要遵循规律,说什么笑话和怎样说笑话,也反映出一个人人品学识的高低。 朋友,您会讲笑话么?
一、 对笑话的认识
笑话,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种,一是故事体笑话,二是对话体笑话。它们的共同特性是,让人觉得好笑。对话体笑话,其实也是故事体笑话的浓缩。
从哲学意义上说,笑话是对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弱点的一种善
要的意义。
一、它启发说话人必须时刻具备“为听众着想”的意识:我讲笑话,不单是自娱自乐,而主要是讲给别人听,因此心中时刻装着听众。无论是对众多笑话(材料)的取舍,还是对某一笑话(材料)一张一弛的把握,无不贯穿一个宗旨:让人爱听,让人听得有趣。 二、它启发说话人必须具有“奇思妙想”__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组合语言材料的构想。构想越新奇,越具有魅力。所谓“理儿不歪,笑话不来”,就是这个道理。
二、对笑话的运用
会不会讲笑话,实际上是一种综合修养,反映出一个人在伦理道德、心理学、行为学、修辞学、逻辑学等多方面的修养。这种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需要长期的反复的磨炼和实践。下面只不过提几条简单的建议。 1、他笑我不笑
说笑话的人,一定要沉得住气。只有在
讲笑话之前,对于笑话的结构、意义有了超脱于笑话本身的认识,在讲述的过程中,才能做到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该喧染的喧染,该卖关子的卖关子。如果太急于取笑而直接抖出笑料或者自己忍不住先哈哈大笑,那么笑话就不好笑了。 郭达与蔡明曾演过一个小品。小品中郭达教蔡明讲“动脑筋急拐弯”的技巧。郭说:“红豆绿豆一块儿炒,倒出锅时红的绿的各在一边,怎么回事?”答案是,锅内只炒了两粒豆,一粒红豆,一豆绿豆。蔡明学着说:“我把一粒红豆与一粒绿豆放锅里炒,为什么倒出来一半红的一斗绿的?”
先把“结果”说出来了,人们便无深究下去的兴趣。讲笑话的道理,跟演小品、说相声的道理几乎一样。
2、要富于联想,使笑话切中话题 大多数时候,人们所谈论的话题,本身并无可笑之处,如果长此以往,说话就越来越乏味。如果我们富于联想,能从当前的话题引发出一些相关的笑料,不时地“滑”到旁枝上去,就使谈话立刻有了趣味。
例如,别人批评医生医术的拙劣和
服务态度的恶劣时,很可能是甲乙丙丁,就事论事,而你参与进来以后,就可以借题发挥,巧妙地引了笑话。
例3、护士:“你父亲做了心脏手术,现在情况怎么样?”
儿子:“噢,他还好,但他说他有两颗心脏在跳。”
护士:“那就对了,做手术的外科医生正在寻找他的手表呢。”
例4、主治医生大发雷霆:“这已是你这个月里损坏的第三个手术台了,史密斯先生,请你以后开刀不要开得这么深。” 讲笑话不宜直接说“下面我给大家讲个笑话”,最好是抓住当前的话题加以引伸,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听到了笑话。联想越丰富,引发的笑料越多。笑话与话题的切合点找得越准,笑话的效果越充分。
3、要根据受话对象的不同特点,选取那些让他们可以接受的笑话
讲笑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讲述者把自己对笑料的感受转移到听众从而此起心理共振的过程。因此,一个笑话可笑与否,不仅
取决于讲述者对笑话的讲述、处理、传达,而且还与听众的文化层次、地域习惯、生活经验有关系。如果以我为主,不看对象,就可能对牛弹琴,将一个好的笑话,白白浪费掉了。
例5、化学家求婚:“我是氧原子O,你是氢原子H,我们的结合就象水(分子式为H O)一样稳定。”
女友立即责问道:“快说,另外一个H在哪里?”
这个笑话令人想越化学家的“迂”和女友的“醋”,但如果讲给从未学过化学的人听,他就可能不知所云,对你的笑话表现出麻木。 例6、村人夸过海味,人问:“曾吃过燕窝否?”村人云:“放屁,是你吃的!”(据明乐天大笑生《解愠篇》)
这则笑话,旨在讽剌“村人”的虚荣和对“燕窝”的无知,如果讲给跟“村人”一样从未吃过燕窝或不知燕窝为何物的人听,很可能又闹出“笑话”。
另外,笑话常对人的生理缺陷加以揶揄,这类笑话千万不能面对用同样生理缺陷的人讲,否则不仅不能使人发笑,反而把人激怒。
例7、某人赴宴迟到,匆忙入席后,一看烤乳猪就在面前,大为高兴:“真好,我坐在肥猪的旁边。”
话刚出口,才发觉身旁一位肥胖的女士在怒目瞪着他,于是连忙满脸堆笑地解释:“当然,我是指烤好的那只。”
这则笑话,既笑“胖妇”(许多人都觉得胖人可笑),又笑“某人”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你把这个笑话讲给一个“胖妇”听,遭骂就在所难免。
4、要根据现场的不同气氛,选取那些风格与气氛相吻合的笑话。
笑话或嘲或讽,或辣或刺,或警或劝,就其内在的风格而言,又有深刻与肤浅、庄重与戏谑、严肃与轻松的区别。
精心选取那些与现场气氛相吻合的笑话,才能使你的笑话插入,不破坏原有的和谐,显得天衣无缝。
例8、三个外科医生争夸自己的医术。第一个说:“我给一个男人接上了胳膊,他现在是全国有名的棒球手。”第二个说:“我给一个男
人接好了腿,他现在是世界著名的长跑运动员。”“你们说的都不算什么奇迹,”第三个说,“我为一个白痴接上了笑容,他现在已经是国会议员了。”
例9、马克·吐温在报上猛烈抨击国会议员:“国会议员有一半是狗娘养的。”有人要求他公开道歉,于是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人们又看到了马克·吐温的道歉声明:“国会议员中,有一半不是狗娘养的。”
同是嘲讽国会议员,例8显得含蓄而深刻,例9则显得直露而泼辣。例8适用于较严肃的场合,例9可应用于平日的嘻笑。
5、多讲新鲜笑话,少讲司空见惯的笑话。
笑话易于传播,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不少传统笑话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如果你开了头,别人就知道结尾,那么这个笑话就失去了功效,正如第一个赞美女人是花的诗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一样。
应该精选那些较为陌生的、偏僻的、新近出现的笑话。
例10、妻子将丈夫打到床底下去了,
妻子命令他出来,丈夫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出来就是不出来。”
例11、士兵集合时,排长下达命令:“怕老婆的,请站到左边去。”结果右边只剩下一个士兵。排长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好样的。”这名士兵说:“我老婆说,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丈夫惧内,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笑话。例10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笑话,流传面较广,时间一长就不好笑。例11是新近翻译过来的外国笑话,较有新意。
6、要善于改造笑话,找到最好的口头表达形式。
现在较为流行的笑话是对话体笑话,多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载于各类报刊杂志。如果想把读到的笑话,传达给别人,就必须经过调整、补充,把它们改造成口头语言的故事体笑话。 例12、“先生,请不要在店内吸烟。” “那你们店内干嘛要卖烟?” “我们这里还卖手纸呢。”
可改造为:某青年在一家开有空调的商场抽烟,把商场弄得烟雾缭绕。商场经理跑过来,
好言相劝:“先生,请不要在店里抽烟。”这个青年反问说:“既然不准抽烟,为什么你们要卖烟呢?”经理一时找不到话来回击他。这时,一个女营业员说:“我们这里还卖卫生纸呢。” 例13、“一个人当他讲错了就认错的人,”演讲家说,“是个聪明人,但是当他对了也说错的人……”“就是个结了婚的人!”一个听众气愤地说。
可改造为:一个演讲家正在演讲,他说:“一个当他讲错了就认错的人,是个聪明人;但是当他对了也认错的人,就是个……”这时,一个听众接过话来,说:“就是个结了婚的人!” 把对话体改为故事体,适当调整一个语序,并扩展一些情节,虽然“废话”多了一些,但增加了说笑话的可操作性,便于把接受者的视觉效应转化为听觉效应。
此法也适用于用口头语言对漫画作品的“翻译”。
7、巧妙地运用笑料,把它们点化、移植到自己的叙述中去。
在掌握了大量的笑话之后,你对于笑话的运用就可能出现质的飞跃,不再是有头有尾、
有板有眼地讲述一个笑话,而是从听众默认的一些笑话材料中抽取那些最可笑的因素,化解到自己的叙述中去,看拟信手拈来,实质用心良苦。 例14、顾客:“有巴金的书卖吗?” 营业员:“笑话,哪能有8斤重的书。” 例15、顾客:“请帮我挑一本《艾青诗选》。
营业员:“老不正经,这么大年纪,还买《爱情诗选》。”
例16、“能不能为我挑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营业员:“请到科技书店去买。” 其实这些笑话可以综合利用,连成一串。如书店经理在劝勉营业员要提高文化素质的大会上,就可以说:“有些营业员,由于不爱学习,闹出笑话,把‘巴金的书’弄成‘8斤的书’,把《艾青诗选》弄成《爱情诗选》。某顾客要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竟把人家支使到科技书店去……”
例17、一天,小偷甲碰见小偷乙,小偷乙正在兴致勃勃地研究一本时装杂志。小偷甲问:“你怎么对时装感兴趣了?”小偷乙说:“想
看看今年的时装,口袋在哪里?”
你如果很欣赏同事新买的衣服,同事有点害羞,你可以将上面的笑话点化为:“我可不是那个研究时装口袋的小偷哟。”可免双方尴尬。 例19、教师问学生:“‘发现’和‘发明’两个词有什么不同?”一个学生回答说:“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爸爸和妈妈发明了我。” 如某爱搞点小发明的青年新婚,您和朋友去贺喜,可以祝贺他俩早日“发明”一个胖小子。
笑话,一经点化,移植,就成为自己的生动有趣的语言了,不是摆起架式硬讲笑话,而是自然而然,妙语连珠。
8、少讲或不讲黄色笑话。
如今黄色笑话泛滥成灾,觥筹交错之际更是一道少不了的下酒菜。但此类笑话大都格调低俗,入不了大雅之堂。此类笑话值得研究,不宜传播。否则,既影响个人形象,又污染社会空气。
人类是唯一会笑的动物,人类坚信:笑比哭好。因此,说笑话,听笑话,传播笑话,
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而笑话,在现代交际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协调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愿您能从笑话中得到欢乐。 愿您从笑话中揣摸出说话艺术的规律,让您的语言更加幽默、更加潇洒、更加动听。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咏也会吟。”我们不妨将它改为:“熟读笑话三百个,不懂幽默也幽默。”您不妨一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