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童话的体裁特点。
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领会文章的主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目标,而且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意识。
【教学重点】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 【教学难点】把握课文的主旨,即对“犟”的深层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三导六式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口语训练5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脖子能伸缩,腰板似铁板,水陆两处栖,寿命它领先。(打一动物)”。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特别的小乌龟,大家一起来学习童话《犟龟》。
解释“犟”的意思,让学生谈自身“犟”的经历。 二、预习交流,确立目标4
1、预习交流:主要是交流预习中了解的关于作者资料和遇到的生字词。如:2
(1)米切尔·恩德,出生于德国,父亲爱德·恩德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米切尔·恩德曾画过画、演过戏,1960年和1962年接连发表两部儿童作品后,竟像蝉一样沉默了长达十年之久。1971年他离开了德国迁居意大利,三年之后厚积薄发,发表了小说《毛毛》,并因此成功为20 世纪登峰造极德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如今米切尔·恩德这个名字,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了。
(2)犟龟 荒漠 障碍 哀悼1 2、共同明确目标:1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分析小乌龟的“犟”。 三、分配任务,立体教学25
1、请学生自读一遍课文,注意捕捉作品中的语言信息,梳理作品的结构;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不同角色的朗读语气。5 2、共同梳理故事的情节。2 3、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说小乌龟的“犟”表现在那些地方,你是如何评价这种“犟”的?10
四、完成任务,合作交流 1、故事情节
起因:小乌龟听了鸽子的谈话,决定去参加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 经过:路上遇见的种种障碍,以及战胜困难的过程。
结果: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
2、困难 反应:
蜘蛛:路远,走得慢,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 决定不可改变 蜗牛:方向走反 掉转方向;坚持
壁虎:婚礼暂时取消 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乌鸦:狮子王去世 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3、明确内涵:认准一个目标变一往无前,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改变初衷。 五、展现拔高,师生互动 结合实际评价下这样的“犟”。 六、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完成创新“积累与运用”
教师小结:
童话的世界绝不是一个孤独的生活舞台,那里还活跃着许多鲜活的生命,这些生命同样也是具有社会中的思想和言行、道德与爱憎。下课后,同学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一两个实例加以分析说明,完成“思考与练习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