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 犟龟
岳滩二中 张志红
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 反复阅读品味,理解文章主旨。
3.正确理解小乌龟的性格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它有坚定的信念,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感悟课文内容,正确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要求如下:
1. 扫清文字障碍:查词典,正音、释意。
1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这个故事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骄兵必败)好的,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小乌龟,看看同学们会从它的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1
三、作者文体介绍
米切尔·恩德出生于德国,父亲爱德嘉·恩德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米切尔·恩德曾画过画、演过戏,1960年和1962年接连发表两部儿童作品后,竟像蝉一样沉默了长达十年之久。1971年他离开了德国迁居意大利,三年之后厚积薄发,发表了小说《毛毛》,并因此成为20 世纪登峰造极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如今米切尔·恩德这个名字,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了。
童话: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童话把自然界“社会化”,把社会生活“童话化”,把自然的各种物,当成社会的人来写。
四、初读整体感知内容
1.分组自读,交流;互相正音、释意。 邀:约请。
犟jiàng:执拗,不听人劝。 遗憾:指不称心。 荒漠:荒凉的旷野。 哀悼:悲痛地悼念(死者)。 期待:期望,等待。
庆典:隆重的庆祝典礼。 聚集:集合,凑在一起。 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
2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2.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这篇童话想象了一只小乌龟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历经千辛万苦战胜无数困难,终于实现美好愿望的故事。
五、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起因。小乌龟听了鸽子正在谈话决定参加狮王的婚礼。
第二部分(2~16),故事的发展、高潮。小乌龟在赶往狮子洞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碍以及战胜困难的过程。
第三部分(17),故事的结局。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的、最盛大的庆典。
六、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看谁读得精彩。
要求:揣摩各种动物的心理神态,读出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其中角色:小乌龟、鸽子、蜘蛛、蜗牛、壁虎、乌鸦、小猴子、旁白。
读后同学评判、分析。 七、深入探究:
1.课文的标题是“犟龟”,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性格?(讨论回答)课文题目说小乌龟“犟”,那是因为它拿定主意就永不放弃。它明知路途遥远,时间紧迫,而自己的爬行速度又非常慢,但它也相信自己的毅力;路途中它又遇到了许多
3
的阻碍:蜘蛛、乌鸦的劝阻;错爬方向;狮王重伤去世的变故。但它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不放弃,最终它享受到了成功的幸福。我们不光要理解内容,更要体会并培养这种“犟”的性格,这是一种必胜的信念、坚定的决心、不懈的追求、顽强的毅力,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我认为小乌龟是一个 的形象,
从 看出来。 2、课文标题是“犟龟”,写其它动物有何用意?
(讨论回答)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侧面反衬出小乌龟的坚定。 八、主题概括:
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九、小结:
说说你读《犟龟》这篇童话后有何收获(从写作手法和感想等角度谈)犟,不是固执己见,不听从任何正确的劝告。(学生畅所欲言)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有“犟”的精神,认准目标,坚持到底;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劝阻正确,虚心接受。靠勇气、耐心、信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突出小乌龟决心的坚定,突出主题。
拿其它小动物和乌龟做对比的写作手法,侧面反衬出小乌龟的坚定。
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4
十、关于理想志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十一、作业
小乌龟参加完婚礼后,回来时又碰到了那些劝阻过它的动物,请以《犟龟还乡》为题写一篇童话,揣摩它们的语言、神态、心理等。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