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深刻”课堂实录———“如何让议论文立论准确、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李争艳申仁东作者课例背景中“准确”是指作者心里想的和自己写的达成一致,“意”,乃文章之灵魂,立的要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写的要和命题者所要求的达成一致。(投影“准确”意高远脱俗超凡,为文章成败的关键。而在写作现实中,求。)缺乏创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高中生的议论文立意肤浅,师:“谣言猛于虎”这种表述,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理”服人。造力和思辨力,终无法以的地方?是摆在一线教师面“苛政猛于虎”。如何引导学生准立意,高立意,生:说法新颖,语言生动,她化用了意匠惨淡经营中。此语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前较难“突围”的问题。杜甫诗云:师:任何观点都是思考的结果,,用心打造。所以,想要揭示:立意构思需要“惨淡经营”学会发现它的“闪光点”,用点技巧可能有助于使观点就需要提升写作者的“新颖”,化用诗句名言,可以给别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解决议论文写作立意方面的问题,巧化用)(板书:新颖,其他三种观点呢?思维品质。不准确,材目标定位生:我觉得第二个观点“事实胜于雄辩”太大了。1.明悉议论文观点基本要求,理解“准确”“独到”具料里面没有“雄辩”,另外这种观点太老套、“跑题”的常见原因。做到“准确”“独到”地师:是的,这也是同学们写作文体内涵;2.在实际议论文写作中,先入表达观点。大家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不顾材料的要求,实施过程为主,不顾其他。其实这位同学可能想表述的意思是:事一、引入话题实终会弄清,金子总会发光。初见材料,这些固有的想法“市场上的紫菜师:前一段时间,微信群里流传有关把“你”带上“不归路”。有时会限制误导我们的思维,(生明确材料要求,是用塑料制成”的视频:有一女士把泡在碗里的紫菜撕大笑)解决这种问题就要认真分析材料,开,向观众展示“塑料”制作的紫菜是什么样,旁边还有准铭记:准确审题立意,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板书,的紫菜品牌,很多一男子在解说,还爆出“塑料假紫菜”确:认真研读材料。)在这次“塑料紫菜”视频市民看后,大为气愤,不停转发。“独到”三、鉴别“深刻”风波中,该地区的很多紫菜加工企业受到严重影响。事就不难师:我们懂得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视频者受到严惩。看出第三、准确,它后,经有关部门查明,此系谣言,四个观点相对于前两个观点更靠谱、面对新的媒体传播形式,人们应怎么做?对此,你有何感们符合“独到深刻”这一标准吗?(投影)独到深刻的定要求:想?谈谈你的看法。观点准确鲜明,新颖独到。(学与众不同义,独到:(多指好的);深刻:达到事情或问题具体是指在感性材料的基生认真思考,将观点写到纸上。师选择性地收取。)的本质,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抓二、识别“准确”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师:大家观点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谣认识事物的规律性。现在我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言猛于虎;2.事实胜于雄辩;3.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议一议:这两位同学的立们来审视第三和第四个观点,“要求”?意是否符合责;4.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哪些观点不符合“深刻”“独到”的要求呢?没有做到观点准确新颖,独到深刻?请大家展开讨论。生:我觉得他们的观点比较深刻独到。这两个观点,生:我不赞同第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只是对视频内都能从材料所揭示的现象入手,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容的危害进行评说,材料是想通过这个视频内容引发人更优呢?师:这两个观点哪个更好,(学生一脸茫然,人们应怎么做,值得们的思考:面对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区分。)无法识别、这是个难点,也是造成文章立意简单、,这个观点答非所问。反思。关键词是“怎么做”平庸的关键所在。现在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攻克这个难师:不错,这位同学很会读材料抓重点,如果材料没要明确材料揭示了什么现象?关。首先,但有了限定,我们就民众转发视频,造成了用最后一句话,这个观点是可以的,生:利用微信圈,制造假象,但没不能忽视而任由自己发挥。第一个观点虽然鲜明,恶劣影响。。所谓中是这有做到“准确”“准确”,《现代汉语词典》先师:不错,概括到位,这则材料可以分为两大层,这则材料在立意样解释的: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而在作文陈述现象,再补充现象所造成的危害,课堂15KETANG15上给我们限定了范围:面对新的媒体传播形式,人们应该怎么做?所以,我们应将阅读重心放在前半部分,并加课以思考分析,那两个制作视频的人,在制作并传播时,可堂能出于什么目的?KETANG生:可能为了打垮商业竞争对手,视频中他们故意把那个制造紫菜的企业名字显露出来。生: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假紫菜和真紫菜的区别,就纯粹是为了好玩,为了吸引眼球,毕竟现在是一个贩卖注意力的时代,流量为王,赢得了关注就赢得了人气。师:嗯,这些推测都是合理的。而我们的认识之所以逐步走向深刻,是因为我们用了因果思维法,要知道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产生的结果,又要看到它产生的原因。(板书:因果思考)制作视频者不顾后果,引发了那么大的影响,称得上“蝴蝶效应”。那16么,那些转发的民众呢?又是因为什么而转发?生:觉得新鲜,有点儿震惊。毕竟塑料不能吃,怎么能拿塑料做紫菜呢?生:传出去,让更多的人免受其害,他们可能出于好心,但好心办了坏事。师:他们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转发前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则歪曲事实的播报。生:可能没有意识到,就顺手转发了。师:他们如果真想帮助他人,在转发这个视频之前,他们应该怎么做?生:打热线投诉求证。生:找懂行的人求证。生:查找资料求证。师:不错嘛!发散思考可以让认识更深刻。我们面对一个让人感到惊悚,可能会对他人有危害的视频,我们应该怎么做?生:理智分析,冷静面对,在确保所见所听属实后,才可以传播。更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制造假新闻。师:再提炼概括观点为,新媒体时代,应学会理性表达。我们不难看出“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观点表述新颖整齐准确,但不够深刻,“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相对笼统,但不独到。让认识更加深刻独到,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出发,应学会多角度思考。(板书:多角度思考。)四、勾连课前师:昨天我布置了一个随笔作业,让大家围绕“我看微信朋友圈”,写一个不少于100字的论述片段,有的同学认识深刻,有的同学人云亦云,有的同学说尽微信的“千般好”,有的同学诉尽微信的“千般恼”。(投影显示5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哪些同学的观点“深刻、独到”?讲明理由。生1:微信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大众的喜爱。抢红包功能,可以为枯燥的生活增添很多乐趣,微信的语音等功能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更加便捷地联系亲友,我常用它和远在海南的叔叔视频联系,又省钱,又方便。生2:诚然,朋友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在现实中,“微信圈”“朋友圈”成了一个形式,有些名义上是微信好友,实际上是不曾谋面的陌生人,只有遇事只能点赞的交情,这种“点头之交”终究过于浅薄,有时会耗费我们太多的精力,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生3:我们不难看到朋友圈正在逐步侵吞我们的闲暇时光,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处处可见“低头族”,捧着手机。手机“刷刷”移动,不肯错过任何一条信息。碎片化阅读所获得的知识无法供给人的正常需要,大多数只是看了夺人眼球的标题,而忽视文中作者的语言思维。生4:随着微信的盛行,“微商”应运而生。“微商们”为了赚钱,将一条条广告尽数发在朋友圈,将原本用于分享趣闻、交流情感的朋友圈商业化、利益化。脾气好的直接略过,脾气不好的将你屏蔽拉黑甚至删除,这样关系便逐渐疏远,到头来“朋友圈”变成了“商业圈”。生5:随着“微商大军”的扩大,朋友圈中分享的心情和想法少了,广告却越来越多。很多人不堪其扰,却又碍于面子,只好向微商“投降”,更要命的是,朋友圈的谣言、标题党、投票活动等真让人头疼。但要知道,没有哪一种革新不以质疑为代价。利与弊有时也只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微商应考虑到顾客的感受,始终与人们保持一段让人舒服的距离;朋友圈里有谣言,那我们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信谣,不传谣。用积极的眼光对待朋友圈,让朋友圈为我们服务。(生1观点明确,扣住微信功能,阐述了微信的好处。但角度单一,观点不新颖,不深刻,无法独到;生2旨在揭示朋友圈交流的利与弊,辩证思考,角度独特,见解深刻独到;生3重在揭示朋友圈的弊端,但有些话说得片面;生4和生5的论述角度差不多,生4只是揭示微信圈商业的弊端,生5在辩证看微信圈的商业行为的基础上,得出“用积极的眼光对待朋友圈,让朋友圈为我们服务”的结论,较为深刻独到。)师:想要使自己文章的观点深刻独到,要学会辩证思考。避免“非黑即白,不是真理就是谬误”的幼稚思维,学会审辩式思维。(板书:辩证思考。)五、本课作结师:本节课旨在解决议论文写作中立意偏题立意肤浅的实际问题,我们借助理解“准确”“深刻独到”的核心内涵,认真研读材料,做多角度发散式思考、因果式思考、辩证式思考,锤炼思维品质,我们学会了让自己的议论文立论准确、立意深刻独到的方法,望在今后写作中认真实践,再做深层的探索。【此文系李争艳、申仁东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高中体验式写作教学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C–c/2016/02/115)研究成果之一。】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