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雾凇第一课时(新)

来源:小奈知识网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词:

1、屏显“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指名读

2、读了这首词,你知道了什么?

(抓住:寒、雪、名不虚传)

3、这首词讲的是什么景色呢?请你在其中找一找。(树挂)

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板书课题

这首词的作者就是我们的***爷爷,江主席在1990年到吉林视察,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兴致勃勃地为此景题词。

4、我们一起来把江爷爷的题词读一下好吗?

5、这个雾凇到底多有名呢?到底有多美呢?能让我们的***爷爷题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通读课文

1、学习生字词:雾凇 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度 夜幕 零下 淹没 模糊

松花江畔 缀满 镀金 吹拂 缭绕 琼枝玉树 银松雪柳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正音,齐读。

注意写法:凝、摄、氏、幕、零

2。、读课文,巩固

二、精读感悟:

课文读过了,现在请同学们再自己读读,边读边思考:每一小节写了什么?

学生读。

交流,随机板书

第一自然段:雾凇形成的气候条件及美丽的景色。

第二自然段:雾凇形成的过程。

第三自然段:美丽的雾凇让人不禁赞美。

(一)、景观:

①精读第一自然段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屏显雾凇图

(师口述)看,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

又象梨花缀满了枝头,把神州装点得分外壮丽。

2、多美的雾凇啊!课前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同学们想不想看,

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粉状玉砌、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洁白无瑕……)

3、大家说得真好,积累的词语真多,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自由地读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 雾凇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2) 雾凇在哪里形成的?

(3) 哪些地方表现了雾凇了美?

出示“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交流:

a、形成的气候条件: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解释“三九”:冬天中最冷的时候,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b、在哪里呢?松花江畔,十里长堤

c、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洁白晶莹 缀满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

d、指导把这几个词读一读,要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边想刚才的画面,边读。

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读 。

4、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谁也能象他读的这么美?2-----3人朗读)

5、雾凇真是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美景呀!难怪我们的***爷爷也要忍不住挥毫题词了,说它“名不虚传”,真不愧是我国四大景观之一,一大奇观啊,怎能不闻名全国呢?谁来为大家描绘一下这幅美景图呢?(指名读)

6、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7、指导背诵

这么美的景色能否记在脑子里呢?试着背一背吧,可以根据老师的屏幕上的提示结合这幅图片来背诵。

屏幕出示(连图片):三九严寒 大地冰封

松花江畔 十里长堤

洁白晶莹 缀满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

闻名全国 奇观

学生自背

指名背,抽背,齐背

8、这么美的雾凇,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让我们一起在来回顾一下这些生字词吧,你还记得正确地读出来吗?

复习巩固生字词,加强生字词记忆。

雾 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这晶莹夺目的雾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江主席在1990年到吉林视察,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兴致勃勃地为此景题词,大家想不想知道他写了什么?

屏显“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我们一起来把江爷爷的题词读一下好吗?

2、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板书课题

3、读了江爷爷的题词,大家现在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二、精读感悟:

(一)、景观:

①精读第一自然段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屏显雾凇图

(师口述)看,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

又象梨花缀满了枝头,把神州装点得分外壮丽。

2、多美的雾凇啊!课前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图片,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同学们想不想看,

老师只有一个要求,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粉状玉砌、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洁白无瑕……)

3、大家说得真好,积累的词语真多,那么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自由地读读第一小节。

(1)谁来读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雾凇的?

(2)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a、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的美了?

b、指名回答,

c、 指导把这几个词读一读,要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边想刚才的画面,边读。

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读。

(4)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谁也能象他读的这么美2-----3人朗读)

雾凇真是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美景呀!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那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②精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音乐)

1、过渡:前一天晚上,十里江堤上还是一片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了!! 屏显图片 ,现在,你们已经来到江边了,我想采访一位小游客,说说你初见这雾淞时的心情怎样?(指名回答)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把文章的最后一节读一读。(自由读)

3、漫步在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么赞叹它的呢?(生回答)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看着后面的感叹号!,读出感叹号的意思。

理解这句话(梨花真开了吗)指名读

4、你读得真好,老师感受到你欣喜惊讶的感情了,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5、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齐读一下第三小节。(齐读第三节)

二、形成

过渡:吉林雾凇的景观很美(板书:景观),它们争奇斗艳,是北国风光的景中之绝,但令人民感到奇怪的是:这奇特的自然景观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形成)

1、老师这有两个思考题,谁来读读?(指名读题)

屏显思考题

a、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b、吉林雾凇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2、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雾淞是怎样形成的?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A、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

(2)、吉林有“过于饱和的水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a、“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能遇冷凝结吗?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b、“每当夜幕降临……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两个前提条件都符合了,就可以形成雾淞,而且他们形成的过程也是非常美的。

3、老师请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每当……灯光、树影模糊了……镀上了白银。”)

你看到了吗?

屏显图片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但是这个速度是很——慢的

(2)你是从哪些词感受到它的慢的?(指名回答)

(将重点字词注上红色符号)

(3)你能把这种缓慢的过程读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

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

6、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读美了,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7、建议读这句话应该读出语气的变化,先是轻轻的,缓缓的,后来就变成欣喜的语气了,谁再来试试?

8、这么美丽的雾凇原来是这样形成的啊,谁把雾凇形成的过程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指名读第二小节)

9、小结:

雾凇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顺江绵延,形成的过程又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板书)

三、指导赏背

1、同学们,《雾淞》这篇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

印在脑子里?让我们把这篇文章在完整地、自由地读一遍,

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2、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你喜欢的语句?

六、总结全文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中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课文,象《泉城》、《九寨沟》等,课后,大家在搜集一下类似的文章,多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山河之美,能完成这个课外阅读作业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