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农村大量农田抛荒背后调研报告

来源:小奈知识网
农村大量农田抛荒背后调研报告

农村大量农田抛荒的背后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广袤的土地资源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基础。粮食是立国之本,饭碗端在自己手上才是最安全的。国土虽然广大,但可耕种的土地也不是取之不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沙石峪”等电影描叙的就是向荒山要良田、要河水让路、要高山低头、万里千担一亩田的改天换地精神。

时过境迁,昔日的改天换地如今评判起来,未必是一件好事。但是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重视土地、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重视粮食生产的内在主旨,与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耕读传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建国七十年,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粮食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解放初期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得到土地时的兴奋,是不能用语言形容的。前几年我在重庆山区,看到房前屋后的石头缝里,凡是能栽下一棵玉米的地方都种下了庄稼。广西、云南、贵州、以及湖南的某些大山区,人们在陡峭的山坡上刀耕火种,为的也是粮食安全。农民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没有土地他们觉得心里不踏实,土地荒芜着更是不踏实。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出现了大片大片被抛荒的土地。

不要认为这是荒山野地,这就在房前屋后;也不要认为这是无法耕种的贫瘠土地,而是水旱无忧的肥沃水耕地。如果放在解放初期、如果放在 ___生产年代、如果放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初期,这样大片的土地被抛荒,那将是思想认识问题、是不重视粮食生产的原则问题, ___将会无条件地收回这些土地。那么现在,抛荒多年,田地里可以打猎,却无人问津,这又是什么问题呢? 很有幸,今年 5 月,本人结识了一位从事农资经营的商家,他搞这一行多年,对于农田抛荒已经 ___。问题是从经营农资产品的利润开始,我问:“现在搞农资销售,竞争者不多,一个乡也就那么三四家,利润应该还可以吧”。他很是无奈:“一年不如一年”。我有些不解:“原因何在”?“没人种田,农药化肥卖给谁”?没人种田,这是 ___想到的。虽然分田到户,有很多人家长年在外打工谋生,但责任田还是耕种着,即便自己无法耕种、培管,也都委托给别人,怎么就会没人耕种?他有些气急,不信你可以去哪里哪里看看,那里大片的良田多年没人耕种了。

我去了,很震惊,也很心疼,就有了前面的那些照片。回过头来再去和他探讨土地抛荒的原因。他很坦诚,因为我更虚心、更坦诚。于是,土地抛荒这一问题的核心浮出水面:

第一,谷贱伤农。现在的水稻谷物 ___,每百斤 80-90 元,亩产早稻 800 斤,晚稻 1000 斤,1800 斤粮食平均按 90 元 ___计算,等于 1620 元,除出种子、农药、化肥、人工成本 1100 元,余下 520,一家人耕种 10亩地,全年全季节劳作,到头来只有 5200 元,这还不如一个人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话说回来,党的 ___以后,三农问题引起高层极大 ___,自古以来只有官府向农民要粮食、要地租地历史被 ___ ___,国家既不向农民要征购粮,也不要农民的地租,反过来还给农民种地补贴,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富强、为民着想的具体体现。但即便如此,农民的收入、农产品 ___也远远赶不上工业品和其他服务开支的涨幅。

第二,农田水旱不保收。这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地都修建有各类水库、水渠,我们这边就有王家湾、向阳等几座中型水库,灌溉 ___达几万亩,除了极少数的高山地带,其余耕地全部在水渠灌区,根本没有旱荒之忧。七十年代又修筑了防洪大堤,长江、沅江流域的洪水被挡在了堤外,这就真正成了水旱无忧的膏粱之地。然而,现在的事实是,几十年过去,实行土地责任制后,水渠长年失修,到处堵塞、垮塌,防洪堤上的排水基站形同虚设,遇到干旱时水库放水,而下游农田滴水不见;遇到洪涝灾害时,排水基站昂然挺立,可就是不会排出一碗水。这样,旱情来时作物被点了火,水情来时作物

又被泡了汤。一来二去,农民辛辛苦苦却颗粒无收,他们还能安心种粮?话说回来,前面所陈的几张照片,确实是旱涝保收的好地,从照片可以看出,这是小山区,没有水患之忧,而在这些田地的上方刚好有一口不小的水塘,足可以保证浇灌用水。

第三,卖粮难。中国的粮食产量,多年前就突破了 10 亿吨,足够国人吃饱喝足,可奇怪的是,国家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 1 亿吨粮食,这确实让人无法理解。还是这位农资经营者给了我答案。他说,在东南亚,譬如泰国、柬埔寨、越南,他们的大米品质好、口感好,为了丰富 ___餐桌,也为了扩大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从他国进口粮食也在情理之中,况且,从东南亚进口的大米 ___比自己国家产的粮食收购 ___还要便宜,那么,国家、经营商又何乐而不为呢?这样一来,你的粮食生产出来,从国外进口的粮食也来了,相比这下,质优者价更廉,粮食难卖也就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值得肯定的是,即便国产粮食品质欠佳,但国家并没有关闭收购的大门,有多少收多少,这样既稳定了粮食生产,也掌握了粮食主动权,绝不会让他国因为粮食卡脖子。只是在收购 ___上达不到农民的期望值。

第四,关于种粮大户。这些年出现了很多种粮大户,他们动辄几百亩上千亩的流转土地,成片承包,机械化生产。这样,既让没时间回家耕种的人放开了手脚,也让种粮大户可以连片耕作。但是这

些种粮大户也鬼精鬼灵,水旱不保之地、不通车的地方、以及小块地、深陷地等,即便不收地租,他们也不会承包。

如此这般,大片大片的土地抛荒被理清了原委,在无可奈何之时也只能坦然接受。有专家认为,土地抛荒几年不是坏事,几年之后复垦耕作,其土壤肥力、作物产量、质量都要好于以往。

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国运昌盛,粮食安全,国泰民安。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