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真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B.SO3
C.H2SO3
D.H2SO4
2、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 ) A.烧碱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生石灰
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6、“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 )
1 / 9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9、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C.胃液0.9-1.5
B.胆汁7.1-7.3 D.胰液7.5-8.0
10、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Z、X D.Z、Y、X 1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2 / 9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13、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②④⑤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1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18、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 A.K+、OH﹣、H+
B.K+、OH﹣、C032﹣ 3 / 9
C.Ba2+、OH﹣、NO3﹣
D.OH﹣、K+、Ba2+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4(Na2SO4):溶解,过滤
20、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和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
4 / 9
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使火势更旺.
3、(1)请把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填写出来 ①氧元素:_____。 ②2个镁原子:_____。 ③2个氢分子:_____。 ④氢氧根离子:_____。
⑤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3Na+”中数字3的含义: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5 / 9
__________;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为探究哪种粒子使溶液显蓝色,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_____溶液。
(2)如图二,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_____(填名称)接触,实验中发生了异常,白磷燃烧时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
(3)①如图三,同学们做了试管A、B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C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物资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
6 / 9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_________g.
2、某实验室用含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液与混入了锌粉的铜粉(以下简称铜锌粉)反应来测定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和铜锌粉中锌的含量。操作如下:取200 g混合液于实验容器中,分五次加入铜锌粉,边加边搅拌,以保证盐酸和硫酸铜同时与锌充分反应。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加入铜锌粉的累计质量/g 产生氢气的累计质量/ g 容器中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9 18 27 36 40 0.1 0.2 m 0.4 0.4 5.71 11.42 17.13 22.84 26.84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_。
(2)第四次加入铜锌粉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计算原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通过计算可知,每9 g铜锌粉中含有_______________g锌粉。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A 4、C 5、B 6、A 7、A 8、C 9、C 10、B 11、C 12、B 13、C 14、D 15、D 16、A 17、C 18、B 19、C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石油 天然气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催化剂CO2+4H2
Δ2H2O+CH4 B BC
2、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移走了可燃物 8 / 9
使燃烧更充分充足的氧气
3、O 2Mg 2H2 OH CuO 钠离子的个数为3
-
+2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减少污染(环保) 擦干 氧气(空气) 放热 2K + 2H2O=2KOH+ H2↑
2、硫酸钠 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溶剂种类 溶质的种类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0.6;(2)4%;(3)120
2、(1)0.3;(2)ZnSO4、ZnCl2;(3)7.3%;(4)5.85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