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年风控部半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概述
____年上半年,风控部在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团结协作、勤奋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风险管理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风控部____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二、风险管理工作 1. 风险辨识与定量评估
风控部按照公司制定的风险辨识与评估指引,全面开展了各项风险辨识工作。通过各部门协作,对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各类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辨识,并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为公司的稳健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内部控制与合规审查
风控部在上半年加强了对公司内部控制和合规程序的审查工作。通过对各个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内控风险,并与内控部门紧密配合,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风控部还积极参与公司的合规审查工作,提供法律法规的咨询意见,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规无忧。
3. 实时风险监测与预警
风控部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市场和行业的风险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研判。在上半年,我们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预警报告和建议,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第 1 页 共 8 页
4. 业务发展支持
风控部在上半年积极参与公司的业务发展工作,为业务拓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在业务审核和准入环节,我们对风险进行审查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我们还开展了风险培训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了公司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公司的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平衡。
三、成果与亮点
1. 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
在上半年,风控部与公司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完善了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分工协作、反复论证和优化,确保了制度和流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完成了公司内部控制与合规审查工作
风控部在上半年全面完成了公司内部控制与合规审查工作,及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协助相关部门加强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确保了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符合规定和标准。
3. 提升了风险监测与预警能力
风控部在上半年加强了风险监测与预警能力的建设,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工具,提高了对市场和行业风险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了关键的风险预警信息,帮助公司制定决策和应对措施。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风险管理工作的覆盖范围有限
第 2 页 共 8 页
在上半年,由于工作重心放在了内部控制和合规审查上,风险管理工作的覆盖范围有限。下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风险管理的辨识范围,将目光放在更多的风险领域,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和协同性。
2. 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仍需提升
虽然我们在上半年引入了一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工具,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下半年,我们将持续关注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发展,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水平,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五、展望与建议
1. 坚持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在下半年,风控部将继续坚持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通过加强科技应用和专业能力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加强行业研究和风险评估,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
2. 加强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协同
风控部将进一步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密切关注业务发展的风险和挑战,并及时提供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3. 加强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风控部将继续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知识培训、技能提升和经验分享,提高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持。
第 3 页 共 8 页
通过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与展望,我们相信,在风控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风险管理工作将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公司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4年风控部半年工作总结范本(2)
____上半年风险控制部按照公司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努力工作,克服人员调整频繁给工作带来的不便,完成了风控制度建设、人员职责和考核指标的明确、申保项目保前实质性考察、法律文件审核及签署、组织项目论证上会等一系列工作。
一、上半年风控部工作总结:
制度建设层面:我部于____月份制定并确立了担保业务流程及附件、档案管理办法;在____月草拟并上报了评审议程规则、保后管理制度、模式标准合同、风险管理分类及管理细则;使公司在业务流程、风控管理、保后管理等方面有章可依、有据可查。常规性工作:资料审查、现场考察、撰写报告、上回答疑、落实反担保措施:根据公司业务流程要求,和业务人员对每家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合同订单、工商信息等方面进行调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处理。上半年资料审查____个(其中银保____个、居间个)、现场考察____个、撰写报告____个、上会____个、通过____个南阳天港在等待银行上会通知,具体项目如下:
日期企业名称或个人姓名类型资料审 2.9亚龙超硬材料 2.22河南新奥森农林 2.27康达机械
第 4 页 共 8 页
3.12秀田牧业 5.8许昌润丰纺织居间 5.8新乡格鲁普化工 5.16新乡蒲光 5.21平顶山溢浩通商
5.21平顶山国信商贸反担保措施不足10 5.29平顶山市鑫宇商11 6.6南阳天港运输公12
6.13汝州天紫实业公还在跟踪13 6.15鼎基置业居间对方放弃14 6.26巩义金源还在跟踪
备注:从____日开始到____月____日:新做担保26民保____个)、去年未到期(不说去年历史遗留进入资保部项目)项目____个);这____个项目中结清____个、未到期____个);无一例发生公司代偿、代偿率和损失率为____%法务及档案管理:法务层面:法律文件的审核与签署工作是风险控制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是公司正式与客户签订担保合同之前,对担保企业、反担保企业、反担保自然人、银行等四方签署法律文件内容完整性、合规性审核工作;另一个方面还要审核居间合同、计算付息单、数据汇总统计、与财务业务进行核对等工作;第三个方面在业务的配合下完善了公司的模式标准合同(借款担保合同、委托担保合同、保证反担保合同、抵押反担保合同、质押反担保合同),从而为业务的正常履行、内部控制的流畅、以后的追偿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档案管理:
第 5 页 共 8 页
A、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B、搜索、归并、整理了除资保部追偿项目之外的,所有在报已保项目的档案资料(截至目前银保个、民保居间____个);
C、同时完善了档案的查询、借阅、外调、销毁等手续,使档案在统一管理之后不在遗失和不全;
D、建立了项目档案明细表台账,台账显示____.3.1-____.6.30之间民保短拆项目____个、民保居间业个(不含历史跨年度____个)、银保业务____个(平顶山鑫宇、圣源昊)(不含历史跨年度的____个:平顶山超达已提前归还、洛阳银行做的郑州中原硅碳和河南晶鑫实业还在保)。结清及档案合同情况如下:项目分类档案显示已结清未到期到期未结合同齐全不齐原因民保居间10无合同、或带走银保业务按公司要求缩编人员,人数有____个人缩减为____个人(一个档案、两个会签、三个风控、一个总监),缩减月均成本____万多;出台了风控人员配臵和职责,明确了各个职位的职责权限和考核指标,提高了人员的积极性、避免了人浮于事、相互推诿;按公司战略对人员进行了财务、金融知识、专业技能、实地考察等多方面的系统培训;提高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团队精神,特别是三个风控主管和档案管理员提升比较明显。
加强部门沟通和联系,引导形成了以风控为主、业务为辅的项目上会后的案例分析总结会;既提高了风控B角、业务A专业技能,又加强了业务、风控的内部配合(从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两个部门的不和谐因素、明白了双方的苦衷和思路),进而提高了跟踪、开拓优质项目的办事效率。其他临时工作:和业务部共同出台了保后管理制度,加强了
第 6 页 共 8 页
项目的保后风险控制和指导;配合大客户部对地市的合作者进行了专业培训。
二、上半年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____上半年风险控制部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公司领导要求相比,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流程流于形式,风控部门沦为业务部的附属部门。由于部门人员紧张业务量大,许多项目为了赶进度、导致风控部许多审核工作无法按时有序进行、达不到考察的要求时也让风控和业务一起考察(在某个意义上只是在搜集资料),这样下来即增加了公司差旅成本,又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认为严格完备的业务流程和手续是我们最后的屏障,希望我们每一个业务人员都应该遵守,不应流于形式、颠倒顺序;当然若是流程的原因,我们可以修订完善。
2、未及时督促业务部门开展保后检查。上半年来,受人员变动影响和银保项目的增多(时间长、保后不确定因素多所以风险较大),在保项目的保后管理多属流于形式,公司也没有及时授权风控部督促、监督业务部门做好保后检查,导致没能及时发现一些潜在风险。
3、风控人员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风险控制部上半年人员调整频繁,再加上人员推荐较多、高素质的人才没指标引进,从制约了风控业务的全面开展。目前来看缺有律师资格及实际法律工作经验的法律人才,来处理法律文件的审核等法律事务。另一个项目下半年随着地市的扩张和多家银行合作,项目估计会很多、考察压力较大,根据实际增加高素质的风控专员2现有人员虽然加强了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但限于基础薄弱、专业不对、经验欠缺
第 7 页 共 8 页
等因素,在某个方面还需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见效,这需加大内部的长期培训和以及外部培训和经验交流。
4、制度虽有,执行欠佳,且还需修订完善。风险控制部根据实际情况相继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表格,但是执行力度不够,迫使一些制度成了摆设。好的制度重在执行如果执行力度不够再好的制度也等于零。
我们反思执行力不够的原因有两方面:
1、制度本身的缺陷、与企业现实脱节,缺乏执行基础; 2、执行制度的人的问题,人对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执行的动力;提别是业务部门和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