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探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的临床手术资料,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在此期间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出血量、住院天数、肠喂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物应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实验组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具有手术切口创伤小、出院时间短、并发症少、肠功能恢复时间短的优势,且能够同时治疗合并症,尤其是肥胖症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最佳治疗方案。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
阑尾炎作为区域腹部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有多种细菌感染导致阑尾炎性改变。阑尾炎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前者发生概率多余后者。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烧、腹肌紧张等,目前临床医学上治疗阑尾炎的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腹腔镜手术以及传统开腹手术[1]。但是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创面大、恢复时间长、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肠功能恢复时间长的弊端,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够有效规避这些弊端。笔者将探讨我院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的临床手术资料,将其作为实验组。腹腔镜实验组内男性病例46例,女性病例34例,年龄在16~68岁,平均年龄为(37.5±9.6)岁。其中肥胖症患者2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6例,急性化脓阑尾炎2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0例,慢性阑尾12例。并随机选取在此期间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组内男性病例45例,女性病例35例,年龄在15~67岁,平均年龄为(36.5±8.6)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2例,急性化脓阑尾炎2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4例,慢性阑尾8例。所有患者的阑尾炎发病时间均在三天以内,腹腔镜实验组患者不存在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阑尾炎诊断结果上差异无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术前准备工作。两者阑尾炎患者在手术前排光膀胱,术前两小时前对患者的静脉全身给予抗生素,并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法。
(2)手术方法。对照组直接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法,患者取左倾15°卧位,头部比足部高出15°~30°。采取三孔法,第一戳孔处在肚脐上缘,建立一个弧形切口,切口半径大致为1cm,然后作人工气腹的镜内检查,观察阑尾炎性变化情况,然后在左髂前上棘与肚脐连线中点位置开出一个半径为0.5cm的主体手术操作孔,在患者右侧麦氏点上面3cm处设置辅助操作孔,孔的半径为0.5cm。在主操作孔中将盆腔内脓液吸收干净后,将阑尾与周围的粘膜分离,找到炎性阑尾后,采用抓钳控制住阑尾末端并将阑尾系膜充分展开,并采用专用医用剪刀间断阑尾系膜,在利用生物夹将阑尾根部夹闭,防止阑尾内物质流出,在距离阑尾根部的0.8cm处,将阑尾彻底剪断,最后边退镜边将阑尾取出。最后对患者的切口进行缝合,并在皮下缝合一针,用医用纱布封闭切口,防止术后感染。
1.3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对比应用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在15min~35min,平均时间为(17.8±5.6)min,术后2天至4天后即可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天,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在9天至40天,平均肠胃恢复时间为17.8天。无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现象发生。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组,手术时间在25min~9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8.3±5.3)min,术后8天至10天后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0天,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在25天至95天,平均肠胃恢复时间为48.8天,切口感染患者3例,腹腔脓肿2例,肠粘连2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实验组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照的相关临床疗效对比,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住院天数短、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止痛药物应用时间短、并发症发生概率小,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却明显差于实验组,两组疗效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不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P值
例数 80 80
住院天数(h) 3.2±1.3 10.3±1.3 <0.05
切口感染(例) 0 3 <0.05
腹腔脓肿(例) 0 2 <0.05
肠粘连 (例) 0 2 <0.05
例数 80 80
手术时间(min) 17.8±5.6 58.3±5.3 <0.05
术中出血(ml) 20.5±8.6 33.5±6.6 <0.05
肠胃功能恢复时间(h) 15.6±5.3 19.8±6.8 <0.05
止痛药服用时间(h) 3.5±1.8 14.6±6.2 <0.05
3.讨论
阑尾作为人体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具有蠕动、吸收水和电解质的功能,能够将人体中腹腔内的粪便和食物碎屑排除。但是由于阑尾经常接触一些细菌性很强的物质,导致阑尾管道内由于大量的细菌和内分泌物质的积压,压迫阑尾管腔阻碍远侧血运,细菌并侵入黏膜,致使阑尾管腔梗阻,再加上阑尾黏膜不同程度的细胞感染,最终导致阑尾炎性变化[2]。引发阑尾炎的病因与患者的作息有关,比如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人体内内脏神经异常反射,最终道中阑尾的血管和肌肉异常痉挛,当痉挛超过正常标准的强度后,阑尾管腔梗塞、血供受阻、黏膜受侵,最终引发炎症。阑尾炎的诊断一般会采取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腹腔镜检查。而腹腔镜检查是当前临床医学上最值得肯定的一种诊断阑尾炎的方法。当患者被确诊患有阑尾炎时,倘若是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针对那些与急性阑尾炎病史的患者,更应该及时采取手术。倘若是急性阑尾炎,可以根据患者阑尾炎的感染情况和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如阑尾感染较轻,可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规范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如阑尾感染较严重就可以采取阑尾切除手术[3]。
传统的阑尾切除手术一般为开放式的开腹切除术,手术切口较大,恢复时间长。但是采用腹腔下阑尾切除术,运用三孔法,虽然三个戳孔的手术切口与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切口大小差不多,但是腹腔镜下,手术视野开阔,寻找炎性阑尾更加方便快捷,阑尾脓液清除更加彻
底,尤其是患者盆腔内的脓液较多时,采用该方法能够在原操作孔内完成一系列的阑尾切除操作,并大大减少肠粘连、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现象发生[4]。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前者在出血量、住院天数、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物应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肥胖症阑尾炎患者不断增多,采用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法形成的切口会越来越大,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度堆积的肥胖症患者,切口造成的创伤会远远大于腹腔内部的创伤[5]。而采用腹腔镜手术法,手术操作均在腹腔内进行,能够避免肥胖因素和过度脂肪堆积的影响,手术形成的切口小,对腹腔的刺激小,术后切口感染以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较小。由此可见,腹腔镜内阑尾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只得在临床医学手术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韩中仁.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74 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8):142. [2]刘宇飞,谯松,田清明,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技巧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166.
[3]李启刚,黄科源,谢建,等.腹腔镜阑尾切除34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4):2525. [4]陈永京,杨小兰,毛明新,等.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19例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8):1317-1319.
[5]车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体会[J].健康必读 (下旬刊),2012,(10):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