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250669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4.17
(21)申请号 201721305515.8(22)申请日 2017.10.10
(73)专利权人 广州邦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
创裕路3号1323房(72)发明人 曾岭强 莫火烙 潘厚兴 向微微
莫亚沁 曾令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李德胜(51)Int.Cl.
H01M 10/058(2010.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组外框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包括至少两块方形框架叠合而成,所述的方形框架一侧设有固定销与其相邻的方形框架上对应位置设置的定位孔过盈配合,两块方形框架之间设有锂离子电池,且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引出线自方形框架上开设的走线槽引出;所述的方形框架由横杆和纵杆围合而成,且所述的纵杆上间隔布置有托板用于托撑锂离子电池,所述的托板位于纵杆的杆身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框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互换性强,可维修性好;可靠的将锂离子电池固定在框架之间,确保集成后的电池组的良好散热,同时在低温时对电池组的加热也能快速均匀,杜绝了电池组的局部受热。
CN 207250669 UCN 20725066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方形框架(10)叠合而成,所述的方形框架(10)一侧设有固定销(11)与其相邻的方形框架(10)上对应位置设置的定位孔(12)过盈配合,两块方形框架(10)之间设有锂离子电池,且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引出线自方形框架(10)上开设的走线槽(13)引出;
所述的方形框架(10)由横杆(14)和纵杆(15)围合而成,且所述的纵杆(15)上间隔布置有托板(151)用于托撑锂离子电池,所述的托板(151)位于纵杆(15)的杆身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框架(10)的横杆(14)上设有固定销(11),所述的固定销(11)与该方形框架(10)相邻的方向框架(10)上对应位置处设置的定位孔(12)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托板(151)之间的纵杆(15)杆身上开设有通风槽(152)供锂离子电池通风散热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每块方形框架(10)上均设有固定销(11)和定位孔(12),多个方形框架(10)相互叠合组装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12)为圆形盲孔,所述的固定销(11)为柱状橡胶且其直径略大于定位孔(12)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框架(10)为无卤阻燃非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为铝塑膜外壳锂离子电池。
2
CN 207250669 U
说 明 书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组外框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能源日益枯竭,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提出了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低碳经济,其中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储能是重点的发展方向。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储能的发展中,目前能够达到实用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使用锂离子电池,特别是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比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成为可以使用的良好的能量来源。在这些应用中,要求配套的电池的容量能够达到100Ah以上。依靠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水平、设备水平,对于超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目前的大容量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大都是多个小容量电池并联的方式,组成一个大容量的单体电池,达到增加电池容量的目的,这些电池再进行串联或并联连接,达到需要的电池容量和电压值。[0003]常温下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根据放电倍率的不同,会产生热量,该热量会引起电池温度的上升,电池的性能对温度非常的敏感(最好保持在25℃±5℃),这就需要良好的散热结构。同时,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会受到影响,在低温下有必要对电池进行加热,铝塑膜外壳锂离子电池是由一种正、负极及电解质、包装膜等组成的高性能电池,可以大倍率的充、放电,具有较长的循环使用寿命。电池在充放电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涨缩现象;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行驶工况复杂,而且经常发生振动和冲击现象,车辆的寿命要在5年以上,因此对于电池系统的耐振动和耐冲击等要求较高。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用的组合框架,提高锂离子电池组的热量分散能力,同时防止锂离子电池发生短路的问题。[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包括至少两块方形框架叠合而成,所述的方形框架一侧设有固定销与其相邻的方形框架上对应位置设置的定位孔过盈配合,两块方形框架之间设有锂离子电池,且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引出线自方形框架上开设的走线槽引出;[0006]所述的方形框架由横杆和纵杆围合而成,且所述的纵杆上间隔布置有托板用于托撑锂离子电池,所述的托板位于纵杆的杆身中间位置。[0007]优选的,所述的方形框架的横杆上设有固定销,所述的固定销与该方形框架相邻的方向框架上对应位置处设置的定位孔过盈配合。[0008]优选的,相邻托板之间的纵杆杆身上开设有通风槽供锂离子电池通风散热和加热。
[0009]优选的,每块方形框架上均设有固定销和定位孔,多个方形框架相互叠合组装在
3
CN 207250669 U
说 明 书
2/3页
一起。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孔为圆形盲孔,所述的固定销为柱状橡胶且其直径略大于定
位孔的孔径。[0011]优选的,所述的方形框架为无卤阻燃非金属材料制成。[0012]优选的,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为铝塑膜外壳锂离子电池。[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00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将多块锂离子电池拼接组装在一起,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互换性强,可维修性好,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任意组合;[001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可以可靠的将锂离子电池固定在框架之间,确保集成后的电池组的良好散热,同时在低温时对电池组的加热也能快速均匀,杜绝了电池组的局部受热。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的示意图;[0017]图2为图1中组合框架的侧视图;[0018]图中标号说明:10-方形框架,11-固定销,12-定位孔,13-走线槽,14-横杆,15-纵杆,151-托板,152-通风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用组合框架,包括至少两块方形框架10叠合而成,所述的方形框架10一侧设有固定销11与其相邻的方形框架10上对应位置设置的定位孔12过盈配合,两块方形框架10之间设有锂离子电池,且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引出线自方形框架10上开设的走线槽13引出;
[0021]所述的方形框架10由横杆14和纵杆15围合而成,且所述的纵杆15上间隔布置有托板151用于托撑锂离子电池,所述的托板151位于纵杆15的杆身中间位置。[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锂离子电池插置在一块方形框架10上,其引出线自方向框架10上开设的走线槽13引出,然后叠放另一块方形框架10,方形框架10上的托板151起到托撑、固定锂离子电池的作用,同时,相邻的两块方形框架10上设置的固定销11和定位孔12之间过盈配合实现卡接固定。
[0023]所述的托板151设置在纵杆15的杆身中间位置,不仅可以起到对上一块方形框架10中的锂离子电池的托撑,还可以对下一方形框架10中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固定。[0024]进一步的,所述的方形框架10的横杆14上设有固定销11,所述的固定销11与该方形框架10相邻的方向框架10上对应位置处设置的定位孔12过盈配合。[0025]进一步的,相邻托板151之间的纵杆15杆身上开设有通风槽152供锂离子电池通风散热和加热,如此,相邻的锂离子电池之间的通风槽152实现了热量的快速导出,避免了锂
4
[0010]
CN 207250669 U
说 明 书
3/3页
离子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导出引起电池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在低温下对电池进行加热的时候,热量能快速均匀的扩散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快速的加热。[0026]进一步的,每块方形框架10上均设有固定销11和定位孔12,多个方形框架10相互叠合组装在一起,如此,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叠合固定所需要的方形框架10用以固定所需要数量的锂离子电池。[0027]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孔12为圆形盲孔,所述的固定销11为柱状橡胶且其直径略大于定位孔12的孔径。[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方形框架10为无卤阻燃非金属材料制成,确保了相邻的锂离子电池之间的绝缘要求和防火要求。[002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为铝塑膜外壳锂离子电池。[0030]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组合框架,结构设计合理,可以确保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中通风散热良好,避免热量局部集中产生的安全隐患。[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5
CN 20725066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