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念辨析:判断以下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2.矢量的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3.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4.分力的大小一定小于合力的大小。
5.物理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6.下列给定的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A.时间 B.质量 C.平均速率 D.瞬时速度
7. 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坐标原点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作直线运动,经过5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m停下,则上述过程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12m、2m B. 12m、-2m C. -2m、-2m D. 2m、2m 8.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加速度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变化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C.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可能很小 D.速度增加,则加速度一定在增加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静止的物体是没有惯性的
10.月球上无空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将羽毛和石块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则:
A.羽毛先落地 B.石块先落地 C.它们同时落地 D.它们不可能同时落地
11.2003年10月15日9时30分我国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并于次日6时23分成功落地回收,宇航员杨利伟安全返回.神州五号回收舱在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的下列图线中,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是:
12.唐代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A.100m/s; B.140m/s; C.200m/s; D.2000m/s;
13.如图所示,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重力为200N的木箱,木箱不动;当小孩用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恰好能被推动;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小孩只要用9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地面匀速前进,以下是对上述过程做出的计算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5 B.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N C.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为80N D.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0N
14.一个物体受到6N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现要用两个力来代替这个6N的力,下列给定的各组值中能实现这一目的是:
A. 15N和5N B. 10N和3N C. 1N和10N D. 12N和7N 15.一个球的质量为m,用绳系着放置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静止,细绳处在竖直方向上,如图所示,则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为:
A.mg B.mgsinθ C.mgcosθ D. 0
16. 两个大小均为F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0
时,合力的大小为:
17.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
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A.等效替代
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 D.控制变量
18.如图所示,在空雪碧瓶底四周钻几个小孔,盛满水后,让盛满水的雪碧瓶自由下落(不计阻力),则下落过程中下列哪幅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19.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是基本单位 B.千克是导出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20.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紧急刹车,乘员可能受到伤害。为此人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安全带以尽可能地减轻猛烈碰撞。假设某次急刹车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使质量70kg的乘员的加速度大小约为6m/s2
,此时安全带对乘员的作用力最接近: A.100N B.400N
C.800N
D.1000N
21.如图所示,是利用传感器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同时变化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D.此图线一定是在两个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下显示出来的 22.在水平的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
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加速运动
23.如图所示,一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加速度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小 B.加速度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2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箱子A和物体B,用轻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的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B.A对斜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A所受的摩擦力先减小,然后增大
2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质量为M的小车,小车的水平上表面放有一质量为m木块,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用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小车时,小车带着木块保持相对静止而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
三、实验题 :(共20分)
26.(14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第26题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 甲图是 打点计时器,乙图是 打点计时器。(填“电磁式”或“电火花式”) ⑵工作时使用的电流是下列四种情况的哪一种?甲图电源采用的是 ,乙图电源采用的是 。
A、直流 220V B、直流 6伏 C、交流 220V D、交流 4-6伏
⑶ 在实验室利用甲图的打点计时器做实验的时候,将纸带穿过 ,并且纸带应放在 的下面。若在实验中发现纸带上的点迹不清晰,颜色比较浅,在检查电源和复写纸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 的高度来解决。(提示:仪器部位的名称已经在图中标明)
⑷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一般采用图 (填“甲”、“乙”)中的打点计时器完成实验。
⑸ 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单位:cm)
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V1=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算出计数点5的数值为 cm。 ③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7.(6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以下四个实验图线A、B、C、
D,其中描述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线是 ;描述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线是 ;描述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关系的图线是______.
四、作图和计算:本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28.(8分)受力分析图:
(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斜面上,画出物体A的受力分析图。 (2)如图所示,物体B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斜向上的作用力F,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画出物体B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图。
29.(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25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10m/s2
)求: (1)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2)由静止开始,经过4秒钟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30.(10分)如图所示,在水面上方离水面高为h=5m的地方有一质量M=4kg的铁箱,现将铁箱(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在铁箱进入水中之前忽略一切阻力,浸入水中之后受到浮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经过5s速度减为零。(g=10m/s2
)求:
⑴铁箱到达水面时的速度是多少?⑵铁箱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1.(1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为37°足够长的的斜面,今有一木块以初速度8m/s冲上斜面,木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g=10m/s2
)则:
⑴木块沿斜面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⑵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32.(12分)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2kg,长L=lm的匀质木板静止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板的最左端静止放置一个质量m=l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小物块上连接一根足够长的水平轻质细绳,细绳跨过位于桌面边缘的定滑轮,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木板与滑轮之间距离足够长,g=10m/s2。求:以恒力F=4N向下拉绳,小木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克拉玛依市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答题卷
一 、概念辨析:判断以下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_______ ;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5.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三、实验题 :本题共2个小题,满分2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的相应位置上。 26.(14分)
⑴ 甲图是 打点计时器,乙图是 打点计时器。 ⑵甲图电源采用的是 ,乙图电源采用的是 。 ⑶ _____ , ___ , 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_ ; ⑸ ①V1= m/s。② cm。 ③ a= m/s2。 27.(6分)__ ; __ ; __________.
四、作图题和计算:本题共5个小题,满分5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示意图、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8.(8分)受力分析图:
29.(8分)(1)摩擦力大小是多少?(2)由静止开始,经过4秒钟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30.(10分)求:⑴铁箱到达水面时的速度是多少?⑵铁箱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1.(12分)
⑴木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⑵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32.(12分) 求:以恒力F=4N向下拉绳,小木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010-2011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一、 概念辨析:1-5 × √ × × × 二、 单选题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A C C B A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A D B C B C D D 三、实验题 :本题共2个小题,满分20分
26. ⑴电磁式,电火花 ⑵ D,C ⑶限位孔 ,复写纸 ,振针 ⑷乙 (每空1分)
⑸①0.24m/s , ②18.0 ③0.8m/s2
┅┅┅┅┅(每空2分) 27. ⑴A ,D ,C ┅┅┅┅┅(每空2分)
四、作图题和计算: 28.(8分 )
29.(8分) (1)10N (2)24m 30.(10分)⑴10m/s ⑵48N 31.(12分)
解:(1)对木块分析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1=ma1 f1=μN N=mgcosθ
联立以上可得加速度为a2
1=g(sinθ+μcosθ) = 8m/s
物体沿下面做匀减速运动,根据v22tv02a1s
可得木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为 s=v20642a4m
128(2)木块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1 则t1v0a81s 18木块上升到最高点后的受力如图, mgsin37o6mf2mgcos37o2m 故木块不能停留在斜面上,将沿斜面下滑, mgsin37omgcos37oma2 下滑的加速度为a2
2=4m/s 木块下滑的时间为t2
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 t=t1+t2=12s
32.(12分)
对小物块、木板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1,
mgMa2
可得:a2
2
1=2m/s,a2=2m/s
物块的位移x112a2x11t,木板的位移22a2t2 又x2-x1=L
由以上三式可得t=2s 可得v= a1t=22m/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