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激发学生“问”的兴趣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激发学生“问”的兴趣

作者:李金霞

来源:《祖国·建设版》2013年第08期

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提问也是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效果较好。 初中语文 提问能力 兴趣

一、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它的身上做文章我们才会找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这就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和难点的焦点!比如:我在教《陋室铭》时,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陋室同现实生活中的进行比较,学生就很感兴趣,一节课下来问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

总之,就是缺少提问的信心。语文教学的方向不是为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我们的学生如果上完12年学后和一个文盲的语言都没有区别的话。那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因此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对学生毫不吝啬的鼓励和赞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鼓励式教育。当他们提出问题时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十分的鼓舞,从而最大的调动他们提问的信心。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如果你对提问的学生不给予热情的鼓励,如果你对学生的问题不加理睬,如果你在学生提问题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如果你对其他学生的嘲笑不加以制止,那么,你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问题不好,不该问。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是学生逐渐失去提问的信心,变得沉默,进而排斥学习

因此,要让学生多问,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要做到:首先多从学生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偏或与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无关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题的行为;其次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或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而学生又当作问题提出时,教师不能嘲笑、讽刺、指责,要正确引导学生。还有就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嘲笑时,教师要给予制止、引导,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把握好方向,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一直以来,课堂上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似乎天经地义。然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教师关心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并不一致。教师以为很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未必感兴趣,而学生认为有趣的问题,教师又认为不值一提。这样不利于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如,有一次我上《变色龙》这篇课文,我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没想到课后不少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又提出了很多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许多学生才真正明确课文的主题。我马上意识到一次好的教学应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教师重在指明方向,正确地引导他们。

教学的成功应取决于学生有所得、有所获。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我们就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

除了课堂上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外,我还督促学生设立问题卡,把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要求学生把问题卡夹在作业本中交来,或者由我在课前收集卡片,这样我便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一些。同时让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了提问题机会。 三、注重形式多样,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

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学生提问的情境。譬如,对于一些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他们爱看的革命影片,《长征》、《英雄儿女》、《烈火金刚》……出生入死的英雄和豪情万丈的烈士就会冲击着他们的神经,他们就会产生联想,在这种情境中就会有很多问题盘旋在他们脑际,自然而然地提出很多问题。有教育家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善于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提出问题。我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讲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将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记在卡片上,我在课前收集卡片,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修改教案,让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这些问题既使我的教学有的放矢,更使我惊讶: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不比老师逊色。对这些提问提得好的学生我想方设法给以鼓励。因此学生提得问题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 2、利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提问。我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间提问题,常常不讲究提问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上讲台,激励学生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提的问题更多,效果更好。学生要当好“老师”,学生就必须钻研教材,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以防被其他学生的问题难住;而其他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更积极,都想把这位“老师”难住。这样,学生的顾虑少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提的问题也就多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我认为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在这方面多做文章多下功夫,我们中学语文才能就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较真正的还语文教学的本原,才会有所作为,才会使素质教育的路越走越宽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