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2013年第34卷第4期 理,提出的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本方法 医者在准确定位后,通过自身的上身的重力,结合助手 对下肢的旋转至最大程度并向内回旋时下肢与腰椎形 成一个“杠杆”的作用力,两力集中在腰大肌向椎间盘 方向,可解除突出的椎问盘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 从而减轻症状,在1个疗程的治疗后,尤以部分患者在 复位时感觉到“咯噔”后,症状缓解最为明显。患者的 社,2005:406—412. 423 有必要进行大样本,设计科学的研究以明确本法治疗 本病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 施 杞.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2]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27. 临床症状减轻,乃至消失,我们认为可能是突出的椎间 盘已恢复原位已解除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从而 使临床症状减轻和(或)消失。 E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EM].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张红星.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07:159.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运用下肢旋转复位法治疗本 病一般在2次时症状即可显著缓解,经10d的治疗即 [5]陈伟仁.手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 复发[J].中国骨伤,2007,2O(8):570. (收稿2012—10 12;修回2012—11-18) 可达到临床治愈,相对于传统推拿方法具有治疗时间 短,治疗周期短,治疗费用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 热敷方配合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叶 森 朱旭阳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扬中212200) 摘 要 目的:分析局部注射、牵引手法、中药热敷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取本院骨伤 科于2O1O年至2O12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 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患者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及疼痛、抑郁 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 治疗后的疼痛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d0.05)。结论:联合应用局部注射、牵引 推拿及中药热敷可以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疼痛及抑郁情绪。 主题词 椎间盘/中医药疗法 牵引 推拿 @热敷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章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69(2013)04—0423—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问盘退行性变导致神经 受压迫进而引起腰腿部疼痛的一类疾病,是临床上引 起腰腿痛最常见的骨伤科疾病 ]。早期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通常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因其创伤较小、疗效 确切,目前仍是治疗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分析局部 注射、牵引手法、中药热敷联用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的疗 效,具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取本院骨伤科于2010年3月3O日至 2012年3月30日期间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者15O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 为使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使用局部注射、 牵引推拿、中药热敷联用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各75例。 治疗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3例,年龄分布在31 ~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分布在29~58 岁,年龄平均38.21±7.45岁,病程0.1~5年,平均 1.86±0.57年,其中,L4一L5椎间盘突出29例,L5一S1 椎间盘突出24例,多椎间盘突出22例。所有患者均 有不同程度腰骶部活动受限、疼痛,下肢感觉障碍及放 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并通过 X线检查以及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排 除结核、肿瘤、炎症等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两组患者 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无明显统 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动。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腰椎间盘突出常 规治疗,复位后嘱患者于硬板床上静卧,避免腰部活 治疗组采用中药热敷方配合牵引推拿治疗。具体 如下:①热敷方即广藿香、桂枝各15g,蚕沙、赤芍、川 芎、独活、干姜、海风藤、木瓜各10g,置人沙袋中,用水 57岁,年龄平均39.83±7.93岁,病程0.2~4年, 平均1.74±0.46年,其中,L4一L5椎间盘突出31例, L5~S1椎间盘突出23例,多椎间盘突出21例;对照 424 浸泡40min后入锅蒸30min,保持温度在(40。~60。) 时热敷于患处,每日1次,以lOd为1疗程。②局部注 射:患者取俯卧位,经临床检查确定椎间盘髓核突出部 位,消毒术野,使用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逐层浸润麻 醉,使用腰穿针与躯干矢状面成45。刺人,找到横突后 向上滑行1.5cm,患者感到酸胀感时回抽针芯,无气无 血则将复方倍他米松1mL注入。③牵引手法:牵引: 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带绑与髂骨上缘,牵引臂绑于患者 腋部设。牵引时,病变在(L3一L4)时,牵引角度为前屈 10。,L4 ̄L5时,牵引角度为前屈15。,L5~S1时,牵引 角度为前屈2O。~30。。牵引重量男性8~12kg,女性4 ~8 kg,每次逐渐增加,每日1次,每次牵引20min,14 次为2个疗程。手法:依次采用推、搓、揉以及侧、斜、 后伸扳法放松腰骶部肌肉,每日1次,每次30 min,14 次为2个疗程。 疗效标准 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临床 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类,总有效率一(显效例 数+有效例数)/总例数。显效:腰腿痛及下肢麻木症 状消失,腰腿活动正常,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试验 阴性,可参加正常体力劳动;有效:腰腿痛及下肢麻木 症状明显减轻,可参加轻体力劳动;无效:症状无明显 缓解。疼痛及抑郁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 后的疼痛及抑郁评分情况,采用VAS评分量表评价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其中0分为无痛,1O 分为最痛,分值越高、疼痛越剧烈。采用SDS抑郁自 评量表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分值越高、抑郁情绪越强 烈。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 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 参数秩和检验,所得结果均按P<0.05判断为有统计 学差异。 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 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惠者治疗效果比较En( )] 组别 人数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 75 94.67 26(34.66)45(60.0) 4(5.33) 对照组 75 77.33 14(18.66)40(53.33) 21(28.0) 2 5.823 3.856 1.246 6.983 P d0.01 <0.05 >0.05 <0.01 疼痛及抑郁评分:根据VAS及SDS评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疼痛及情绪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 疗后,两组患者VAS及SDS评分均有所下降(P%0. 05),并且治疗组的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o. 05),具体情况见表2。 陕西中医2013年第34卷第4期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SDS评分比较( ±s)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prolapse of lumbar in— tervertebral disc)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骨伤 科疾病。它的产生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 外伤性破裂导致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引起腰 骶部疼痛、坐骨神经疼痛以及下肢麻木、放射性疼 痛[2]。目前,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通过手术治疗或者 保守治疗来解除神经压迫症状。仓促草率的手术治疗 可能会引发一些医源性疾病,如椎管狭窄、椎体滑落 等,给后续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同时治疗创伤性较大、 恢复慢、费用高,而非手术保守治疗创伤较小、疗效确 切,是目前早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l_3]。 以往的腰椎间盘突出常规治疗仅为复位制动,对 疾病的治疗效果不甚明显,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多主 要多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力求使疗效最大化l4]。局 部注射、牵引手法、中药热敷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常用 治疗方法。局部注射具有抗炎、抗风湿和抗过敏作用 的药物,可使大剂量的注射液体汇集于病变椎间孔附 近部位,增加局部压力,使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发生位 移,促使粘连松解,可逐渐减轻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 迫,使疼痛症状减轻_5 ;牵引推拿可使各腰椎间隙略 微增宽,椎间孔扩大,有利于突出部分还纳;中药热敷 多选取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温经通路作用的中药 材,疏通腰部经络,减轻患者腰部肿胀及疼痛_6]。 本文主要分析局部注射、牵引手法、中药热敷联用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治疗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 后其总有效率为94.67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 总有效率77.33 有了大幅提高,可见三种治疗方式 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接 受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为4.72±0.65分,抑郁评分为 31.18±4.O3分,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6.23 ±0.78)分,抑郁评分38.85±4.31分有了明显降低, 可见多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和 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局部注射、牵引手法、中药热敷联用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在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的同时,可以 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及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邦忠.得宝松局部注射结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 陕西中医2013年第34卷第4期 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08,10(4):40—42. [2]童维.牵引推拿结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35例疗效观察EJ].中医药导报,2010,16(9):77—78. E3]谢福德,何 霞.牵引推拿配合药酒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症疗效分析E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9):590—591. 425 Es]刘荣焱.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EJ3.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84—1185. [6]翟浩瀚,王玉龙,潘小华,等.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影响EJ].颈腰痛杂志,2007,28(2): 135—137. E4] 范永军.中药热敷配合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J].医 药论坛杂志,2008,29(11):81—82. (收稿2012-10一l1;修回2012-11-12) 鹿瓜多肽治疗骨折疗效观察 秦莉伟 邢惠平△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药剂科(石家庄050011) 摘 要 目的:探究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创伤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7年10月~2010 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6例,并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随机平均分组,治疗组与 对照组各48例,均在切开复位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使用常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炎、 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消肿时间、骨痂出现时 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39例消肿时间小于15 d,占81.2 ,骨痂出现时间为 (19.6±7.1)d,对照组仅有31例消肿时间在15 d以下,占64.6 9/6,骨痂出现时间为(26.2 ±9.4)d,治疗组消肿时间及骨痂出现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尺桡骨、肱骨等部位 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后者。结论:创伤骨折患者于手术后注射鹿 瓜多肽具有显著的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主题词 骨折/中医药疗法 @鹿瓜多肽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1 R683 【文章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69(2013)04—0425—03 创伤骨折是指由外伤导致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 一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48例,均在切开复位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使用常 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 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 原因及骨折类型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 05),本临床研究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行肝肾功能、血常 规等检查确认身体状况可接受治疗后,根据患者情况 选取治疗术式:关节脱位主要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 定,粉碎性骨折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术I2]。术后给予抗 种疾病,其主要表现为骨折局部疼痛、肿胀及瘀斑, 并伴有受伤部位肢体功能消失,目前临床的主要治疗 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髓内钉内固定,固定效果优 秀,但术后疼痛、局部肿胀及愈合较慢等现象发生率较 高n]。鹿瓜多肽注射液是一类灭菌水溶液,对风湿、关 节炎及骨折的早期愈合均有明显辅助效果,为探究鹿 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创伤骨折的疗效,本院对2007年 10月~2010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创伤骨折患者 进行分组治疗,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O月~2010年9月本 生素等药物及完善营养支持,抗菌消炎,防止感染的出 现,并予以低分子肝素,预防血凝及血栓形成;术后1 ~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共96例,其中男性51例,女 性45例,年龄在19~76岁问,平均年龄46.3±7.6 2d行卧床康复训练,3d后可下床锻炼。术后24h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8例,跌落伤27例,钝器伤 21例;骨折类型:上肢骨骨折33例(其中尺桡骨骨折 18例,肱骨骨折15例),下肢骨骨折63例(其中胫腓 骨双骨折29例,胫骨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l1例,股 骨下端骨折8例)。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 起予以治疗组患者注射用鹿瓜多肽(国药准字 H20051051,黑龙江迪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2 mL溶 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15d。 观察指标 待两组患者患处愈合后,按照《实用 骨科学》中四肢骨折的治疗判定标准l_3 对两组患者消 肿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评价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中医科(石家庄050011)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