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练习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轻轻地打开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中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tān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时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合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 ……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 tān 分歧
zhù
________痪 ________蓄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 【答案】 (1)qí;瘫;贮 (2)应合;应和
(3)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解析】【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分歧”:意愿或想法发生争执。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瘫”“贮”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如“应和”: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注意据义定形。
(3)整后语序(句子结构)。注意上文的“尽收眼底的有一片片天光云影”是的字短语做主语。所以下句应改为“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这样就与上句的句式结构一致了。
故答案为:⑴ qí ;瘫 ;贮 ⑵ 应合 ;应和
⑶ 滋润心田的有一股股清泉细流。
【点评】⑴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写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⑵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⑶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写出有关交友的两个成语典故。
(2)作为风华正茂的少年,你一定有值得自豪的地方吧,请你用“这就是我,一个……的我”的句式,写几句话。要求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准确概括自己的特点。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请说说你对网络交友的看法。(注:网络交友指QQ、微信等交友方式)
【答案】 (1)伯牙绝弦、割席断交、刎颈之交、管鲍之交、莫逆之交、忘年之交、鸡黍之交、杵臼之交、金兰之交、竹马之交。
(2)这就是我,一个热爱生活的我;这就是我,一个不骄不躁的我;这就是我,一个沉着稳重的我。
(3)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向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 【解析】【分析】(1)从积累的成语中选择两个有关交友的成语作答即可。
(2)排比是将三句或三句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根据题意,选择值得自己自豪的品行,运用“这就是我,一个……的我”的句式,写三个句式相同,意思相关的句子作答即可,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3)主观性试题。“网络交友”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也有弊。本题作答时,可采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⑴ 伯牙绝弦、割席断交、刎颈之交、管鲍之交、莫逆之交、忘年之交、鸡黍之交、杵臼之交、金兰之交、竹马之交。
⑵ 这就是我,一个热爱生活的我;这就是我,一个不骄不躁的我;这就是我,一个沉着稳重的我。
⑶ 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网上交友打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年龄限制,可以广交四海和全世界的朋友。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向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而且网上所说的跟现实世界总会有所差距,如果把握不好,容易上当受骗。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平时对成语的积累,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结合题意,选择恰当的成语作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考生结合题意,注意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 ⑶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结合题意,表明自己的观点,理由要充分,语言要简洁。
3.综合性学习
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孝感市政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要求推荐或自荐赢得社会赞誉、彰显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家庭参评。 材料二:
(1)写一下:材料二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 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孝行为________。
(2)说一说:假如你家自荐参加“最美家庭”评选,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家的家风和践行情况。 ________
【答案】 (1)影响子孙品行(凸显言传身教、共享天伦之乐、践行和谐理念) (2)示例:我家的家风是“诚实经营,童叟无欺”。家里在社区经营超市十多年,一直按照工商和物价部门规定,货真价实,诚信待人。
【解析】【分析】(1)解答漫画题最关键的是审题,审题可以理解漫画的寓意,通过所褒贬的社会现象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正确解题。可补写为:影响子孙品行。 (2)可以简要介绍自己的家风,注意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表达准确。 故答案为:⑴ 影响子孙品行(凸显言传身教、共享天伦之乐、践行和谐理念)
⑵ 示例:我家的家风是“诚实经营,童叟无欺”。家里在社区经营超市十多年,一直按照工商和物价部门规定,货真价实,诚信待人。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围绕主题进行阐述,语言要简洁、连贯。
4.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
生活中感动总是不期而至。我们感动于白求恩同志对技术要求精益求精,始终保持着极端的热忱;感动于植树的牧羊人靠自己强大的yì_______________力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感动于莫顿·亨特在那个zhuó____________热的七月天,于畏惧中获得的成就感;感动于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zhūn zhūn____________教诲。收藏这些感动,让我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1)加下划线字忱的正确读音是( ) A:chén B:zhě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字词
①yì________ ② zhuó________ ③ zhūn________ 【答案】 (1)A (2)毅;灼;谆
【解析】【分析】(1)中“忱”的正确读音是“chén”; (2)中“谆”不要写成“淳”。 故答案为:⑴A;⑵毅;灼;谆。
【点评】⑴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5.综合性学习。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个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你希望有什么样的朋友呢?与朋友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让朋友认识你。围绕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两个活动的形式。 如:自我介绍。
(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简要说说你的观点。
【答案】 (1)示例:①特长展示;②小组讨论。
(2)【示例1】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网上交友范围广,山南海北皆朋友,只要志趣相投,地域不是障碍。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的朋友交谈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2】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难得有真心话说,而且网上所说的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解析】【分析】(1)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选择两个以“交友”为主题来拟写名称即可。
(2)本本题作答时可从“网上交友利弊”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示例:①特长展示;②小组讨论。
⑵【示例1】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网上交友范围广,山南海北皆朋友,只要志趣相投,地域不是障碍。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的朋友交谈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
【示例2】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难得有真心话说,而且网上所说的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点评】⑴本题考查活动栏目的设计。围绕“你希望交到怎样的朋友,又希望朋友们了解一个怎样的自己”来设计活动项目即可。如:交友话题辩论会,书信交友互动,特长展示等。
⑵表达自己观点的题目,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弄清题意,注意要求。首先要读懂题意,按照题目要求的句式或使用修辞等准确作答,以免张冠李戴,词不达意。②合理发挥,见解独特。这类表达观点的题答案不局限于一个,在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写出独特的答案。③语言精炼,简洁明了。语言要精炼,简洁,得体,紧扣题意来写。
6.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开展绿色阅读节活动,七年级某班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感谢 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清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表明停顿。(要求:标两处,标在恰当的位置)
你 却 给 了 我 银 色 的 世 界
(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两句。请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两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 ________
(3)莉莉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朗诵时把重音放在了___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___。
请你根据诗歌的意思,帮莉莉给画线句子标出重音,并说明原因。(只标一处) (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劝说文文,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5)在七上前三个单元的课文中,瑶瑶向同学们建议朗读课文中的经典名篇段落。请你仿照示例帮她填写下面的推荐表。(备选篇目《春》《秋天的怀念》《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
主题篇目 作者 分享理由 词 《散莫怀“责文章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步》 戚 任” 感慨”,体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重任的责任感、使命感。 【答案】 (1)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2)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3)“原”(却);“原”(却)表达情感转折,突出“我”要的和“你”给的不同
(4)示例一:文文,别害怕,不管读得怎么样,我们都会为你鼓掌! 示例二:相信自己,全班同学都认为你行,只要大胆开口,你就是最棒的。
(5)示例一:篇目:《春》;作者:朱自清;主题词:“自由”;分享理由: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作者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
实例二:篇目:《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主题词:“母爱”;分享理由:《秋天的怀念》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的事,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示例三:篇目:《金色花》;作者:泰戈尔;主题词:“母爱”;分享理由:主要写了孩子的三次变化,通过三次变化,把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自己又无私回报给母亲。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解析】【分析】(1) “你”是主语,“却给了我”表转折的谓语,“银色的世界”是宾语,所以断句为: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做断句题要仔细体会句子内容和结构。
(2)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做题时要仔细分析模仿的句子。内容要符合原意,句子通顺即可。示例:我原想采摘一片绿叶,你却给了我整片森林。
(3)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句中“原”表示本来的想法,“却”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所以需要强调。
(4)题干要求我们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文文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所以内容要含有鼓励性的语句,例如“你最棒”“我们相信你”等话语,要让文文有勇气,大胆地朗诵出这首诗。注意语句通顺得体,意思表达清楚。
(5)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需要写出课文主要描写的事件以及表达的情感。表达意思正确即可。在初一学习阶段一定要注重对叙事类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够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并且归纳文章的主旨所在,同时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等等。如:《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师生情”: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故答案为:⑴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⑵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⑶“原”(却);“原”(却)表达情感转折,突出“我”要的和“你”给的不同
⑷示例一:文文,别害怕,不管读得怎么样,我们都会为你鼓掌!示例二:相信自己,全班同学都认为你行,只要大胆开口,你就是最棒的。
⑸示例一:篇目:《春》;作者:朱自清;主题词:“自由”;分享理由: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作者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创造力,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 实例二:篇目:《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主题词:“母爱”;分享理由:《秋天的怀念》记叙了重病缠身的
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自己生命最后一息的事,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示例三:篇目:《金色花》;作者:泰戈尔;主题词:“母爱”;分享理由:主要写了孩子的三次变化,通过三次变化,把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自己又无私回报给母亲。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句的停顿,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加强训练,注意阅读,结合现代语法知识进行断句。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句的朗读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训练,以及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要结合句意进行分析。
⑷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题意,明确主题,语言要得体。连贯。
⑸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考生要注意平时的学习,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的意思要正确。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材料二: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1)请你任选材料中提到的一位作家,写出这学期我们品读了他所写的哪篇文章。 作家:________ 篇章名称:________
(2)请你就材料中的两种读书法任选一种,谈谈你的思考。
【答案】 (1)【示例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舍;《济南的冬天》) (2)如鲁迅的“跳读法”。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解析】【分析】(1)鲁迅和老舍都是著名的作家,课本中也学到过他们的文章,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猫》等。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
(2)无论是“跳读法”还是“印象法”,说明其阅读中的优点,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1、【示例1】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舍;《济南的冬天》) ⑵如鲁迅的“跳读法”。这样的读书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
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点评】⑴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注意留心,注意积累,就能完成此题。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结合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回答,注意言之有理。
8.《天上的街市》一诗引发了同学们对天空的无尽遐想,为此,班级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天空”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两个跟天空有关的成语。 (2)默写出两句带“天”字的诗句。
(3)列举两个跟天空有关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 【答案】 (1)海阔天空、遮天蔽日、天朗气清、气冲霄汉 (2)在天愿作比翼鸟、一行白鹭上青天、天门中断楚江开 (3)孙悟空大闹天宫、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写出两个跟天空有关的成语即可。如碧空如洗、天朗气清等。
(2)本题考查主题性默写。默写出两句带“天”字的诗句皆可。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我自横刀向天笑等。
(3)本题考查识记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的能力。如,①女娲补天。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②盘古开天辟地。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③后羿射日。远古的时候,大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炎热烤焦了森林,烘干了大地,晒干了禾苗草木。原来,帝俊与羲和生了10个孩子都是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树叫扶桑。10个太阳睡在枝条的底下,轮流跑出来在天空执勤,照耀大地。但有时,他们一齐出来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张弓搭箭,向那9个太阳射去。只见天空出现爆裂的火球,坠下一个个三脚的乌鸦。最后,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 故答案为:⑴ 海阔天空、遮天蔽日、天朗气清、气冲霄汉 ⑵ 在天愿作比翼鸟、一行白鹭上青天、天门中断楚江开 ⑶ 孙悟空大闹天宫、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积累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对成语的积累,要结合题干的要求作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积累。要求考生注意对题干的要求的理解,结合要求进行作答,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的识记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识记,要按照要求作答。
9.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②后来发生了分qí________: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一 shà________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节选自莫怀戚《散步》)
(1)根据文中读音,在横线上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粼”字共________画,在《新华字典》中,若按部首查字法查该字应查________部。 (3)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熬”在文中的含义:________。 【答案】 (1)歧;霎 (2)14;米
(3)忍受,忍耐,坚持
【解析】【分析】(1)分歧,fēn qí,(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一霎时:yí shà shí,很短的时间。
(2)粼,lín ,部首“米”,笔画数 14。笔画名称:点、撇、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点、横、撇折、竖、撇点、撇点。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对于老人来讲,寒冬是非常艰苦的,“熬”是忍受、艰苦支撑之意,表现出南方冬季的漫长,而且暗示了母亲身体状况欠佳的事实。流露出“我”对母亲平安过冬的庆幸。 故答案为: (1) 歧;霎 (2) 14 ;米
(3) 忍受,忍耐,坚持
【点评】 (1) 本题考查考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要求考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准确辨析,注意平时的积累。
(2) 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结构的理解。要求考生在平时汉字书写时注意规范书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笔顺笔画。
(3) 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词义的理解,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联系句子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10.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A)有这点精神 , (B)是一个__________ 的人,一个__________ 的人,一个__________ 的人,一个__________ 的人,一个__________ 的人。
(节选自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这段话中,“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 。
(2)根据原文填入A、B处的一组关联词语为: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道德 b.有益于人民 c.纯粹 d.脱离了低级趣味 e.高尚 A.e a c d b B.c e a d b C.e c a d b D.c e b a d
【答案】 (1)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只要;就 (3)C
【解析】【分析】(1)这段话中,“这种精神”指的是前面提到的“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语句“但(A)有这点精神,(B)是一个____的人”是条件关系,所以用“只要……就……”。
(3)此题选文出自课文,只要能背诵此段,正确填写即可。根据课文“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故C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 (1)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 只要;就 (3) C
【点评】 (1) 本题考查考生对句子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注意阅读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代内容。
(2) 本题考查考生对关联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语,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要结合语句,理解语句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作答。
(3) 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中心,其次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汇和句子,第三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排除的方法简化难度。第四要连读,语感检验。
11.班级拟办一期以“阅读·成长·快乐”为主题的班刊请你参加以下活动。 (1)请你为这期班刊取个名字并简要说明?
(2)请你设计一幅与班刊相应的封面画,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不画画,只要文字描述)
(3)请为这期班刊策划两个栏目。
【答案】 (1)刊名:小荷说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可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
(2)一汪池水,荷叶田田。一朵荷花含苞欲放,二只蜻蜓站立在它那尖尖的角儿上 (3)栏目一:名人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谈、书海抬贝)。栏目二:名言集锦 读书笔记选刊(精选)
【解析】【分析】(1)如:芳草地,以草作喻,比喻学生的作品,还是文学天地中的嫩草,并且期待小草能越长越茂盛。
(2)一片草地,嫩嫩的,绿绿的,几个拿着书本的学生在踏青。
(3)答题时符合题干“阅读·成长·快乐”主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名人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谈、阅读与成长、书海拾贝、名言集锦、语林趣谈等。
故答案为:⑴ 刊名:小荷说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可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
⑵ 一汪池水,荷叶田田。一朵荷花含苞欲放,二只蜻蜓站立在它那尖尖的角儿上 ⑶ 栏目一:名人读书故事(读书方法谈、书海抬贝)。栏目二:名言集锦 读书笔记选刊(精选)
【点评】⑴本题考查 班刊的拟名。答案不唯一。要力求词句简洁,富有文学性,具有诗意。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题,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小草茂盛的画面即可。 ⑶本题考查班刊栏目的策划。策划栏目要能呼应活动的主题,并符合栏目名称的专业性、精简性要求。
1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晨曦微露,溪水潺潺,芳草,茵茵林间与田野晨雾缭绕,呈现一片静mì ① 与安详。徘徊在山林间,mù yù ② 在晨光里,我的心顷刻间被感染得纯净无瑕,思绪缓缓地流向远方。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mì________ ② mù yù________
(2)加下划线字“茵”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yīn B. yìn
【答案】 (1)谧;沐浴 (2)A
【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谧”容易写错。 (2)根据对汉字字音的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⑴谧;沐浴 ⑵A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⑵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形声字等。
13.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可能导致的死亡率(%)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①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②李××,女,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③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①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②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
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2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3)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运动是无价良药? (4)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打羽毛球 1小时 早饭前 运动项目 每天步行15分钟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时间安排 上下班途中 晚饭后40分钟后 【答案】 (1)D (2)静态生活方式是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或静态生活方式是危害健康的最大因素、静态生活方式最容易导致死亡)
(3)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运动消耗能量,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运动使人愉悦,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运动对某些疾病还有直接的疗效。
(4)①周一至周五应增加运动量。②周六应减少运动量,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③周日打羽毛球的时间最好调整到早饭后1小时之后。④周六、周日最好不要连续打打羽毛球。
【解析】【分析】(1)D错,文中说“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
(2)根据文题,阅读全文即可了解本文的主题即“运动有利于健康”。仔细观察图2,根据
图中文字表示的项目内容“死亡风险因素”和“柱形”表示的数据,尤其是“静态生活方式”这一项,从“运动与健康”这个角度来归纳结论。
(3)阅读所示文段,抓住文段中关键语句如“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等来概括。
(4)先阅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了解“运动”的注意事项,再比较表中所示班主任陈老师的运动计划安排,逐一比较,提出修改意见。 故答案为:⑴ D
⑵ 静态生活方式是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或静态生活方式是危害健康的最大因素、静态生活方式最容易导致死亡)
⑶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运动消耗能量,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运动使人愉悦,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运动对某些疾病还有直接的疗效。
⑷ ①周一至周五应增加运动量。②周六应减少运动量,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③周日打羽毛球的时间最好调整到早饭后1小时之后。④周六、周日最好不要连续打打羽毛球。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选项正误。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注意结合图表内容显示,明确反映的问题, 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 。
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述,注意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概述。 ⑷本题考查合理性建议的提出,注意结合文章最后一段文字内容的理解,明确表格内 有不够科学的地方 ,然后提出合理建议。
14.语言综合运用。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童年》(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人传》(罗曼·罗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 凯勒)。 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花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第一段话的第②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改正后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3)仿照文中划线句子,再续写一句话。
【答案】 (1)与书籍相件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
(2)③;将“我校的‘书香校园’”改为“我校在‘节香校园’”;④句;删去“为宗旨”。将“为了”
改成“以”也可。
(3)示例1:会像阳光一样,照亮你前行的征途,融化你航程的坚冰。示例2:会像弯月一样,点亮你夜行的灯盏,停泊你需泊的心灵。
【解析】【分析】(1)“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和“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是两个并列的句子,在原来已经有逗号的情况下,应该用分号表并列关系,因此把“有价值”后面的逗号改成分号。
(2)第三句,搭配不当。第二个分句主语仍然是“活动”,其主干是“活动被评为师范学校”,搭配不当。修改意见:将“我校的‘书香校园’”改为“我校在‘节香校园’”,或在 “被”前加“我校”。第四句,句式杂糅,修改意见:删去“为宗旨”或者将“为了”改成“以”。
(3)仿句要求:内容相关;句式一致。示范:会像台阶一样,搭建你成长的石梯,承载你成长的步伐。
故答案为:⑴ 与书籍相件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
⑵ ③ , 将“我校的‘书香校园’”改为“我校在‘节香校园’” ; ④ , 删去“为宗旨”。将“为了”改成“以”也可。
⑶ 示例1:会像阳光一样,照亮你前行的征途,融化你航程的坚冰。示例2:会像弯月一样,点亮你夜行的灯盏,停泊你需泊的心灵。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注意要首先通读句子,明确句意,掌握语气,揣测所用标点是否正确并改正。
⑵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⑶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解答此题首先要考查所给的句子,分析其特点,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仿写句子即可。注意应在结构、字数、句式、修辞等方面一致。
15.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朋友”几乎纵贯我们的一生,真正的朋友像一面镜子映衬出我们的不足,让我们越来越美好。某班就“我心中的朋友”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请积极参与吧! (“朋友”渊源)
朋 友 朋,在古时贝壳鲜少,故以贝为货币,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甲骨文 玉串 系在同一根绳子 像两串友,甲骨文 (又,抓握) (又,抓握),表示握手结交。意指:两人结交,协力互助。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上,形成更大的一挂玉串。造字本义:系在一起的两挂玉贝壳挂脖子上出去买酒买食。 串。后人趣解“朋”:好友来了,赶进拿两串形。有的金文 加“曰” (说),强调相互协商、鼓励。篆文 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楷书 将隶书 的“又” 简写成 。双手配合为“友” 。 附注:《论语集解》中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曰朋”,即师从同一个老师者称为“朋”;“同志曰友”,即志同道和之人称为“友”。朋为同学,友则是同道。“朋”是品行优良且志趣相投的结交者,褒义;而“友”可以是临时结交的相互支持者,中性。 (1)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朋友”二字的本源,其中一组展示了以上材料。细心的你发现上面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成“________” “________”改成“________” (2)(诗说“朋友”)
好朋友就是能与你患难与共的那个人; 好朋友就是你用悄悄话倾诉心语的那个人; 好朋友就是常不顾情面指责你的那个人; 好朋友就是离别时让你泪洒站台的那个人; 好朋友就是常常对你嘘寒问暖的那个人;
好朋友就是在你遭遇挫折时给你安慰和勇气的那个人; 好朋友就是你吐槽坏情绪时的收纳箱;
好朋友就是愚人节让你欲哭不能欲笑不能的那个人; 好朋友就是因你取得成功而欢喜欣慰的那个人; 好朋友就是……
某一组围绕“朋友”进行了如上的诗歌诵读。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请品读小诗,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小诗运用了并列排比的结构去阐释“好朋友”的定义。 B.画波浪线的词语“患难与共”中,“与”的读音是yǔ。 C.加下划线的词语“倾诉”“指责”“欢喜”词性相同,都是动词。
D.画横线的句子“好朋友就是你吐槽坏情绪时的收纳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3)(名著里的“朋友”)
某一组从名著中去探究对“朋友”的认识。
备选名著为:A.《朝花夕拾》,B.《西游记》;如果你是他们组的成员,你会选择________(A/B) 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人物)去探究。你的探究结果:________。 (提示:①从“人物和情节”相结合去探究;②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答案】 (1)进;紧;和;合 (2)C
(3)A;范爱农;鲁迅;并不是所有的友谊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比如鲁迅和范爱农。在日本留学时俩人在同乡会上争执,相互厌恶;后来范爱农解释了当年为何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之后冰释前嫌;因为不了解而滋生偏见,因为了解而并肩前进成为朋友。让这段友情破冰前行的恰是他们志同道合的人生信仰。(常规观点:志同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解析】【分析】(1)“赶进”应改为“赶紧”。“志同道和”应改为“志同道合”;“志同道合”
是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
(2)C.“倾诉”“指责”是动词,“欢喜”是形容词。故选C。
(3)此题考查对名著人物之间关系的理解。属开放性试题。仿照示例,分析《朝花夕拾》或《西游记》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牛魔王;师徒四人的关系;同门三徒弟的一路相伴……只要人物之间有关系,能形成一个合理的关于“朋友”的认识,且有对应人、事支撑亦可。示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他的六弟兄”的友情。探究结果:有些友情只是恰好你在那儿而己。当年在花果山,孙悟空和他们曾经八拜之交,后自封七大圣,但到最后再没有了交集。有的再次碰面竟是反目之仇,比如和牛魔王的再遇见。这种友情特别脆弱,仅仅建立在那时那刻而己,属于阶段性的心理相互依赖。
故答案为:⑴ 进- 紧 ; 和 - 合 ⑵ C
⑶ A ; 范爱农 ; 鲁迅 ; 并不是所有的友谊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比如鲁迅和范爱农。在日本留学时俩人在同乡会上争执,相互厌恶;后来范爱农解释了当年为何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之后冰释前嫌;因为不了解而滋生偏见,因为了解而并肩前进成为朋友。让这段友情破冰前行的恰是他们志同道合的人生信仰。(常规观点:志同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点评】⑴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把握,注意同音字字形的辨析。 ⑵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注意品读小诗,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⑶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从“人物和情节”相结合去探究对“朋友”的认识。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