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意义

来源:小奈知识网
uununnnm-——____—_m m_: 一一 mm _ 一 商板记瑶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意义 于 洁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于沽(1992一),女,汉族,四川达州,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新产物之一,是利用传统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方面 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在当今2l世纪的社会大背景下,随着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为突显。积极心理学理论运 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描述当前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的现状,并就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实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了相关措施与方法。发挥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两 者的最大化优势,对这项教育功能的实施进行最优化。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832(2017)11—006,3—01 1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心理学运动。以塞 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首次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 奇心、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研究的课题。积极心理学改 变了传统心理学的过于倾向消极价值取向的状况,倡导积极的研究 取向,致力于使^类更加幸福地生存和发展,它能为大学生提供长期 的人文关 和心理辅导,培养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传统的心理 健康教育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缺少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忽视 了心理学预防 理问题的作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推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2大学生, 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 借助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具体方 法,通过学科渗透、环境优化、融合互为等路径,帮助大学生妥 善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思想意识层 次,推动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_2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 有两种功能:调节功能和预防功能。调节功能指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矫正其错误的行为模式,帮助这 个异常群体重新回到心理正常或心理健康的状态;预防功能通过 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科学的心理知识,掌握科学的心理调整和自 我发展的方法,从而获得发展了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提升其心理 素质的功能。 3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3.1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欠佳。由于大学生一11,理健康教育的 模式定位在心理问题的治疗上,导致大学生缺少心理问题的预防 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实际上,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是复杂的问题,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应 当涉及到学生的人格发展、人际关系、行为举止以及个人情绪等 各个方面 。 3.2过于关注负面心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 是消极心理学模式,其目的是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大学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会长期关注学生的心理缺陷和负面情绪,等到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再进行辅导。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会 让学生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同样去注意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 。 3.3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偏见。在消极心理学模式的 影响下,大学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排斥心理,和心理教育工 作者形成对立关系。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把学生定位为存在 心理缺陷的病人。学生在自尊和自强的心理作用下,会对心理教 育产生抵触,不会承认自己有心理或精神问题。因此,学校的心 理教育机构很难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教育工作陷入被动的 局面。 4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不再以治为主,而开始注重对学生积极品 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在全面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需要创造更加生动的内容,采用 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J。 4.1兼顾“防治”的双重目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 当包括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消除部分心理问题这两个目标。积 极心理学的应用要把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预防学生心理 问题的主要方法,同时兼顾个别学生心理状况的改善。 4.2重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 积极的心态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实际效用。真正健康的 心理不单指没有心理疾病,还要看学生是否有完备的社会功能、 积极的理想追求和高效的工作状态等等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积 极和消极的两面性,运用积极心理学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试 图开发学生心理上积极的一面,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4.3增强大学生积极心理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心态的主要 方法就是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情绪感染对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户外拓展、体育竞赛、歌 唱比赛等有意义的娱乐活动来增强幸福快乐的感受以及顽强拼搏 的精神,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4.4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心理教育中要求充分发挥 学校教育资源的作用,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 的积极心理品质应该是学校全体教工人员的责任,高校在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重视教育工作的整体性,为学生创立完整的 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大学生心理问题实证 研究的基础之上,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充分 发挥心理培育的作用。虽然国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较晚,但在大学 的心理教育中已经显现出初步的成效。随着高校教育水平的发 展,积极心理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 空间。 参考文献: [1] 周友焕,李春兰,冯晟.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 践探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8(O1): 152—154. [2] 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 学,2015. [3] 李光英.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 健康状态影响的探索[J].中外医疗,2013,32(02):28 —29. [4]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委员培养中的运用[J]. 高教论坛,2011(5):62—64. 积极心理学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对改善心理 [5] 梁采芹.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健康教育的效果具有实际意义。积极心理学整合了心理健康教育 [J].青春岁月,2014(5):135一t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