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40例瘢痕疙瘩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1年9月第1卷第1 8期 40例瘢痕疙瘩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彭强 董柱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安355000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1月~2011年1月诊治的 瘢痕疙瘩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术后运用6 MeV电子线照射病变部位,10 d为1个疗程,每日1次,每次每个部位照射2 Gy。结果运用手术结合6 MeV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达90%,且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结论电子线能有效治 愈皮肤瘢痕疙瘩,手术结合放射治疗是治愈瘢痕疙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手术;放射治疗;疤痕疙瘩 【中图分类号】R730.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1)18—49—01 瘢痕疙瘩多由皮肤损伤(如创伤、烧伤或手术)后引发,是 慢;无效:瘢痕进行性生长,超出皮肤2 mm以上。 一种临床常见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常见于青少年及年轻女 2结果 性。其临床表现多为局部痛痒不适、感觉减退或面部容貌改变, 2.1疗效 肿块明显突出并向周围进行性扩张,无自愈倾向,且单纯手术 40例术后放疗患者均如期拆线,未发生切口延迟愈合情 切除后极易复发。瘢痕疙瘩治疗方法种类繁多,但效果不能完 全满意。目前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行放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 况,切口全部甲级愈合。全部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最长4年,痊 愈者28例,占70%;显效6例,占15%;有效2例,占5%;无 手段。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1月 201 1年1月对40例瘢 效4例,占10%,总局控率达到90%。局部控制区仅有轻度色 痕疙瘩患者行术后放疗,并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素沉着,未见皮肤破溃及皮肤纤维化等;仅4例患者在放疗结 1资料与方法 束半年后出现复发,且主要为切口处皮肤再次出现增厚隆起, 1.1一般资料 并逐渐缓慢增大。随访6个月 4年后发现:术后越早进行放 2007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共收治瘢痕疙瘩 疗效果越显著,如无明显放疗禁忌证,术后24 d内进行放射治 患者4O例,男9例,女3l例;年龄2O~56岁,病程1—22年, 疗效果最好,无须待伤口愈合拆线后进行,超过24 h后疗效下 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病史和特征性皮损病变。在40例瘢痕疙瘩 降,且瘢痕疙瘩病程越短,瘢痕越小者疗效也越好。 患者中,发生于头颈部6例,胸部17例,背部3例,肩部2倒, 2.2不良反应 腹部3例,上肢5例,下肢2例,全身多发2例。在40例患者中, 虽然使用放射性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显著,但少数人对放射 瘢痕疙瘩单纯手术切除后复发者20例,其中l5例曾多次手术 治疗的安全性不放心。实际上,只要在治疗过程中掌握好瘢痕 切除后复发,复发时间最短7 d,最长3个月,中位24 d。瘢痕 疙瘩的放射量,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是很轻微的。本研究显示: 疙瘩最长15 om,最宽3 em,最厚1 em。 发生急性放射性皮炎者仅有3人,给予暂停放疗后,局部无特 1.2治疗方法 殊处理自愈。出现Ⅲ~Ⅳ度放射性皮炎1例,局部给予抗感染 所有患者均先行手术切除,术后半小时~7 d内开始行放射 及对症处理后全部治愈,仅留色素沉着。 治疗。40例患者中,35例患者均为术后半小时~1 d便开始行 3讨论 放疗,照射范围以手术切口外扩1~2 em,利用直线加速器发 瘢痕疙瘩是良性增生疾病,常见于青少年及年轻女性。通 出的6 MeV电子线进行放射治疗。 常是在皮肤受到创伤后增生过长形成的条索状或瘤状的皮肤 1.3剂量 改变。瘢痕疙瘩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种族或遗传有 采用高能6 MeV电子束,2 Gy/次,5次,周,照射剂量为 关 ,患者大多数具有瘢痕体质,创伤在愈合过程中,胶原的形 DT 20 Gy/10次。治疗时根据瘢痕病灶大小选择不同的限光筒, 成和降解平衡受到干扰或破坏,引起胶原纤维堆积,形成大量 用铅模保护病变周同正常皮肤。一般1个疗程即可。 胶原纤维团,纤维内充溢着黏液样基质,微血管包围着纤维团, 1.4瘢痕疙瘩分级及疗效评价标准 使瘢痕疙瘩内胶原的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导致瘢痕不断增 瘢痕疙瘩分级标准…:0级,无瘢痕增生;I级,切口处皮 大,周同正常皮肤受浸 。瘢痕疙瘩好发于胸前、肩部、耳、手 肤微增,无隆起,颜色接近正常肤色,无疼痛、痒及功能障碍;Ⅱ 等易受损伤处,在一个多达1 000例瘢痕疙瘩患者的回顾性研 级,皮肤瘢痕稍隆起,有色素沉着,偶有轻度疼痛、痒和(或)功 究中,笔者发现发生在胸骨前区占34%,三角肌区占17%,上 能障碍;IU级,皮肤瘢痕明显隆起,色素沉着,中重度疼痛、痒, 肢占13%,下肢占10%,耳部占9%F 。大面积的瘢痕组织,尤 明显影响生活。疗效评价标准…:痊愈:瘢痕扁平,不高于皮肤, 其是在暴露部位,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可影响功能,并产生疼 无瘙痒、疼痛等症状,完成治疗后至少l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痛、瘙痒等症状。一项国外研究报道86%患者有瘙痒的症状, 则为痊愈。显效: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瘢痕未见继续生长者; 46%患者感觉疼痛『51,瘢痕疙瘩给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不 有效:瘢痕稍高于皮肤,厚度<2 mm,不进行性生长或生长缓 (下转第51页)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中■l药舛孚49 201 1年9月第1卷第1 8期 也就是临床常见的HBV标志性抗体。 在检测乙肝时确实有定量判断标准的是表面抗体 反应出其病情的动态过程而已。所以乙肝五项检测要有指导 意义就必须要有定量检测,定量检测能够反应出各项指标的浓 (HbsAg),又称中和抗体。当这种抗体达到10 mIU/mL时,就 度变化,能够反应病情发展情况,从而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合理 依据,指导其下一步的治疗。如要知道病毒感染的状态如何, 就要看HBcAb浓度的高低,浓度高是急性病毒感染,浓度低是 患者处于恢复期。因此,在临床上的诊断意义重大,利于把慢 性乙肝进行分类,判断其是否处于活动期。如果想正确判断患 者预后和指导后续治疗,需要将定量检测和HBV DNA荧光测 认为对HBV就有抗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免疫性的抗体,所以它 在五项指标当中的地位很特殊,是确实具有检测价值的一个指 标。HBeAg在五项中,是乙肝患者传染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为其与病原体有着很大关系,作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可溶 性成分,具体的含量数字与病原体的含量很接近。乙肝五项在 实际操作中会因为机体的免疫应答不同产生不同结果,不管是 携带者还是真正的乙肝患者。笔者发现,乙肝五项指标本质上 定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顾桂秋,李秋生,肖韶英.检验乙型肝炎表面的一步法试剂的钩状效应分 析【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9,22(25):107. 而言,是因为机体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内在的免疫性功能的反 应,与患者的病情发展没有什么必然关系。同时,HBV这个五 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很多时候会有多种情况的组合,之间没有什 么相关性。乙肝患者有可能转化成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对生命 健康威胁很大。而且其发生、发展、预后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 程,所以要诊断病情就必须要有一个敏感、快速、动态的检测方 法。因此,在操作乙肝五项指标的时候要把定性检测和定量检 测相结合起来,对定性检测的乙肝“两对半”的结果要么就是 阴性,要么就是阳性。在经过医生一个时期的治疗以后,结果 [2]李妍,邢军.2008年郑州大中专学生乙肝五项检测调查I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08,8(3):749.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66_472. I4J中华医学会.乙型肝炎诊断[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0,24(3):190—192. 【5]张延龄.重新认识乙肝五项测定对乙型肝炎诊断的意义『J】.中国实用内 科杂志,2009,23(1):29. (收稿日期:2011-08—09) 依然是阳性,不仅会使患者失去信心,医生也会失望。而很多 时候患者的各项指标已经发生了改变,只是阳性或者阴性无法 (上接第49页) 【参考文献】 [1]刘金安,王爱芬,刘粉霞.118例瘢痕疙瘩放射治疗临床分析[J].中华放射 治疗学杂志,2000,9(4):2701. 便,因此对瘢痕疙瘩的治疗非常必要。尽管传统认为瘢痕疙瘩 是成纤维细胞及某种胶原异常增生的结果,但至今还没有哪一种 理论可以完全阐释其发病机制,所以还不能制定出统一的治疗标 准。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很多,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激光或整 形手术等,但疗效均不满意。Mustoe等[61报道,手术切除后极易 复发,单纯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达45%一100%,而手术+术后电子 [2】曾逖闻,刘明远.现代良性病放射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81. [3】彭开桂,李光早.术后即时放疗在治疗疤痕疙瘩中的临床价值【川_肿瘤防 治研究,1996,23(2):176. 『4】Bayat A,Arscott G,Ollier WE,ct a1.Description of site—specific morphology 线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由于电子线对皮肤表面表浅肿瘤 效果好,皮肤表面剂量高,从皮肤表面到达一定深度后剂量迅速 下降,有效保护了正常组织,使重要器官免受射线影响。电子线 作用于瘢痕组织产生胶原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受到电离辐射 作用后,出现成纤维细胞变性、核固缩和细胞膜消失,抑制胶原的 of keloid phenotypes in an afrocaribbean population[J].Br J Plast Sur,2004,57(2):122-133. 合成与沉积,原有瘢痕组织被破坏,代之以正常皮肤组织机化达 到治愈目的l 7l。同时电子线可抑制切口处毛细血管增生,减少炎 [5 Lee SS,5]Yosipovitch G,Chan YH.Pruritus,pain,and small nerve fiber function in keloids a controtied study[J].J Am Acaid Dematol,2004,51(6):1002—1006. 【6]Mustoc TA,Cooter RD,Gold MH,ct a1.Inernational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on 症介质的含量,有效防止瘢痕的再形成。在放疗过程中,如照射 皮肤出现轻度色素沉着、脱屑及局部发红,均为一过性,无需进行 特殊处理。本研究显示:手术后配合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 达90%,且治疗简便易行,创伤和痛苦小,经济安全,不易复发,是 治疗皮肤瘢痕疙瘩效果最好,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scar management[J].Plast Rcconstr Surg,2002,1 10(2):560-571. 【7】Salles F,Thi ̄ry G,Lari N,ct a1.Kcloids:pathogenic and therapeutic dvanccs[J]. Med Trop(Mars),2009,9(3):221-227. (收稿日期:2011-08—03)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中曩医药辱jf晕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