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对话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来源:小奈知识网
人文社会科学I RENWENSHEHUIKEXUE 从对话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杨磊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家, “对话性”是共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人物之间的对话和 主人公内心独白。通过“对话”,不同的思想在一起交融、碰撞,充分显示了作品复杂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精湛的艺术特色。“对 话”的艺术特色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深入挖掘其中的“对话”艺术对我们理解《罪与罚》 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对话;人物对话;内心独白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文学史上重 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不像巴尔扎 克等现实主义作家那样通过环境、语言、 行为、外貌描写现实,而是不惜运用大 量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巴赫金曾对 他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首先提出复 调理论: “如果过去的小说是一种受到 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独自小说,则陀思 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 斯基作品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观点,人 物的观点各自发展,相互对话,自由辩 驳,正是在这种自由的对话中,真正的 思想得以产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对话”包 的小说、 ‘全面对话’的小说,即复调 小说。”在构成复调性的艺术特色中尤 为引人注目的是“对话”。陀思妥耶夫 括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主人公内心独白。 我的体会,从学生角度畅想一下学习方 法比学习更重要。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 候,学习非常努力,非常用功,但是成 还有教语文的高老师,他是我们的 班主任,他告诉我们“过电影法”,就 是白天老师讲过的重要内容,晚上躺在 任,也是教师的标准之一。 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教师为 主导。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是编 绩并不理想。那是20世纪8O年代初, 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我 床上睡觉之前,要大脑思考回忆一遍老 师讲课的场景、内容。这样做会出现两 个问题,一个是白天讲的内容很多,不 能全部回忆起来,忘记了;还有就是想 剧,课堂是舞台,通过学生的演,让学 生学会知识和会学知识。当然,我们不 能对课堂提出不符合实际、不符合规律 的要求,否则,欲速则不达。以学生为 1982年考入内蒙古大学数学系,据说 当年100名学生只有4名能够进人大学 学习,习惯说法是“精英教育”。高中 读书时,每晚23点休息,早上5点起床, 到操场跑上800米,吃饭,下课休息, 午休,其余时间全部在教室里度过,而 且是认真学习。为什么成绩不理想,我 多了,容易失眠,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 果,得不偿失,所以要注意这两点。我 用“重复法”和“过电影法”,这样形 中心,不是不要严格要求,也不能对学 生听之任之。应该提到, “满堂灌”以 及“一言堂”,不是好的授课模式,方 法陈旧。我认为,课堂控制是老师引导 学生学习完成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逐 步提高的过程。这个目标的实现可以有 多种多样的方法,就像文艺形式多种多 样一样。师生互动必不可少,学生全身 心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学会知识和会学知识。 象的名字,是为了掌握这样的方法,效 果很好,也避免了那些副作用,这当然 要学会控制,同时需要坚强的毅力。后 来我的成绩很快上来了,基本上在班内 前几名。我们老师非常敬业,这个例子 说明,教学生学知识的方法很重要。 最好的学习和最有效的学习是自 认为方法不对,上课听讲至关重要,也 与基础知识扎实程度有关,就是没有从 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会知识,这个 转变对一名学生来说太重要了。记得当 时讲物理的是刘老师,他在讲课时向我 们提出了一个方法,就是老师讲的重要 地方,在老师停顿的时候,学生大脑要 学,而终身学习是自我完善与提高,教 师的标准之一就是教育与引导,教会学 生,使得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就 是说,刚进入校门的学生没有终身学习 关于教师的教育标准,说起来似乎 很简单,条理很清楚,但是,真正去实 现教师教育标准的要求,是十分艰难的, 任重道远。教师,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 快速地重复老师刚讲过的内容,这样相 当于听了两遍,但是当老师再继续讲的 时候,要马上回到老师的思路上来,要 跟上老师的节奏,这是脑力劳动的问题, 我试过以后,效果不错,但是很累。 鬻 ∥j 的想法,没有自学的能力,几年后,走 出校门,有了终身学习的理想与信念, 并能持之以恒,这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责 师,这是多么神圣的使命,这是多么崇 高的目标,这将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因此,讨论制定这个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RENwENsHE KExuE}人文社会科字 “对话”的艺术特色存陀思妥耶大斯基 尔菲里又使_r一招,询问他 f 次去抵押 就在拉斯科尔尼科大被他这番话吓得半 的代表作《罪与罚》r11表现得十分突Ⅲ, 深入挖掘其中的“对话”艺术能帮助我 时是否见到二楼的油漆_T。拉斯科尔尼 科大差点落入陷阱,不过很快他就反应 过来。油漆T的事是在【xJ杀案当晚发生 的,托斯科尔尼科夫如果粗心问答看见 了,就证明住凶案当晚匕点他去了老太 死时,机敏的波尔菲里没有继续,而是 又反过来替他解释,说他这是一种病态 们深入 解《罪与罚》。 一的心理,这不仪会加剧拉斯科尔尼科夫 情绪的急转和激荡,还会 他丧失辩解 的主动性。 、人物之间的对话 《罪与罚》巾最具代表性的对话是 主人公托斯科尔尼科夫与侦探波尔菲里 的j次对话,这 次刈’话都是犯人与侦 探之间的较量,是真实和谎言的对决, 婆邡!多么惊险的较量! 这场对话巾,波尔菲里处处设下陷 后而,波尔菲里还一次次用自己的 “坦 ’来证实自己对拉斯科尔尼科夫 阱,拉斯科尔尼科夫只能被动接招,有 几次差点现 原形。这场较量,显示了 的不怀疑,试网}I:拉斯科尔尼科夫精神 崩溃。果然拉斯科尔尼科夫再也受不了 是步步为营的谋略和千钧一发的惊险。 1.第一次会面 第一次会而时,谈话川开始波尔菲 里就说: “要知道我在这儿已经等您好 久了。”他表面的意思是他等拉斯科尔 尼科夫米领抵押品已经很久了,这句有 潜俞词的话给批斯科尔尼科犬带来很大 的刺激,让拉斯科尔尼科夫瞬问面色苍 白。 “甚至听说不知为什么,您很不愉 快,您怎么看起来很小愉快……脸色苍 白……”波尔菲里乘胜追击,继续给拉 斯科尔尼科夫压力。果然,拉斯科尔尼 科夫开始慌乱,说出他昨大去租房子的 事,也就是他 病态中去看过杀人现场。 其实他也希望借此试探波尔菲里是 知 道他去过杀人现场。 接着,波尔菲里提起拉斯科尔尼 科大写过的一篇义章: “说到犯罪啦, 环境啦,小姑娘啦,诸如此类的种种问 题,倒让我想起您的・篇义章来了。不 过这篇文章一直使我很感兴趣。《论犯 罪》……要不,您在IIJD ̄I它f1 么名字 来着?我忘r标题,小记得r。两个月 前我存《评论月刊》上拜渎过您的义 章。”“一直使我很感兴趣”是波尔菲 想给拉斯科尔尼科夫造成适度的紧 张, “我忠了标题”义若有似无地显 自己的不 意。接下来,波尔菲里对文 中的观点肆意“扭曲”,期望拉斯科尔 尼科大在解释的过程叶l露出马脚。此刻 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反 静下心接受挑 战,沉着解释了自己的观点: “您肯定 认为f1己——哪怕只是一点儿——也是 ‘伟人’,能说点新见解,——按您的 说法,先牛……是这样吗,先生?”从 拉斯科尔 科夫的解释中没有得到答案 后,波尔菲里就直门地询问,拉斯科尔 尼科夫应付了过去,没有巾计。 最后摘斯科尔尼科夫临走时,波 波尔菲 的破案智慧和拉斯科尔尼科夫 的心虚紧张和侥幸心理。 2.第二次会面 这次会面波尔菲里掌握了拉斯科尔 尼科夫犯罪的证据,并计划揭开这个秘 密。 由于头天…・个神秘市民的出现,这 次谈话刚开始,拉斯科尔尼科夫有些自 乱阵脚,“好像有这样一种司法规则, 司法手段一一对各种各样的侦察员统统 适刷——起先,不着边际地扯些小事, 甚至大事,但绝对是闲聊,这么说吧, 好吸引,或者最好说,分散受审人的注 意力,使他麻痹大意,然后,突然甩m 最致命、最危险的fHJ题, 头一击,把 他打懵,是这样吗?这办法好像至今在 所有的规章和条例巾都被看做不变的信 条?”波尔菲 知道拉斯科尔尼科夫 已在向他设的陷阱靠近,促不动声色地 聊了聊f {己,接着话锋一转,隐约向目 标前进。波尔菲里透露他不会一开始就 对嫌疑人进行确认,因为这就给了嫌疑 人明确的地位,使他缩回壳里,不再活 动。这正好符合持斯科尔尼科夫当时怀 疑、害怕的心理,他不知道波尔菲里是 否掌握证据,如果继续假装,太过痛苦; 如果放松警惕而对方竞没有证据,又白 白落人虎口。 见拉斯科尔尼科夫脸色苍白,越来 越紧张害怕,波尔菲里又说, “机智可 以玩出非常巧妙的把戏……但天性足以 救助可怜的侦察员……”这是对拉斯科 尔尼科夫“如果我隐藏得很好,应该可 以躲过怀疑”心理活动的回答,试网让 对方放弁反侦察。看拉斯科尔尼科夫已 接近失控,波尔菲里使 杀手锏: “没 什么,老兄,罗季昂・罗曼诺维奇,您 的壮举我知道的还不止这些。我全清 楚!我都知道您去租房的全过程……” 这样的言语刺激和情绪震荡,“一句话, 我想知道,您是不是承认我没有丝毫怀 疑,是还足不足?说吧,波尔菲里・彼 得罗维奇,正而同答,干脆彻底,快, 这就说!”这时斯科尔尼科夫的情绪被 逼到_r顶峰。波尔菲里的目的正是这样, 他计划先用言语将拉斯科尔尼科夫逼 到无法控制——L大1为在这样的心理状态 下,任何犯人都冉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 一有证据使只能承认而且无力争辩—— 然后再亮证据,如此将拉斯科尔尼科夫 一下打垮,再无还击之力。可惜这时出 现了一个意外插曲,导致波尔菲里前功 尽弃。但此次谈话着实打击了拉斯科尔 尼科夫的“士气”。 3.第三次会面 第三}欠对话时波尔菲里掌握了证 据,所以成竹在胸,而此时的拉斯科尔 尼科夫似乎也耗尽了心思,做好了准备。 波尔菲里首先为上次见面时的冲动 向拉斯科尔尼科夫道歉,接着开始顺理 成章地解释自己从开始查案起对他的种 种怀疑和搜集的证据,这样做,表面是 解释、道歉,实际是向拉斯科尔尼科夫 宣战,从J大、开始梳理他犯案以来的历程, 让他重新体会各种惊惧、怀疑的感情。 突然,波尔菲里话锋一转,“什么谁杀 的?……是您杀的,罗季昂・罗曼诺维 奇!您杀的……”这突然的一句话不仅 让拉斯科尔尼科夫由于震惊而失去了解 释、反抗的本能,而且也由于之前波尔 菲里一系列的证据梳理而没有了反驳的 理由。波尔菲 从一开始就精心设计语 言,一步步引托斯科尔尼科夫上钩。在 这样精心组织的语言攻势之下,拉斯科 尔尼科夫真的丧失了辩驳的能力,只能 任恐惧、害怕、憎恶在心中蔓延、膨胀。 从以f:拉斯科尔尼科夫和波尔菲里 仅有的三次却次次都很重要的对话中, %Il l|。 教 ◇ 人文社会科学l RENWENSHEHUIKEXUE 享,烟叶分开,俗话就这么说。这位能 主宰她们命运的宙斯?等你十年?妈妈 我们可以看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里人物之间的对话对揭示文章中D、加 人还稍稍骗了她们:运行李可比她们的 路费便宜,也许根本不用花钱。这一点 她们两个怎么看不出来,要不就是故意 装糊涂?” 要编织头巾,不用十年,她的眼睛就瞎 了,也许哭也哭瞎了,长年省吃俭用, 身体也不行了。妹妹呢?你想想吧,十 年后或者在这十年里妹妹会怎样?想清 楚了?” 强不同思想的碰撞的作用。他们的对话 不是直接地将白己的心声表露出来,而 是暗中包含了各自思想的交汇。每个人 在说话的时候考虑到的还有对方的心理 活动,或用语言设陷阱诱使对方不经意 问透露秘密,或用语言努力掩饰自身内 心的恐惧。从拉斯科尔尼科夫和波尔菲 里的对话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语言本 我们可以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这段 内心独自还原为他在思考中与母亲的对 话。“卢任先生的为人一清二楚。主要 这里,拉斯科尔尼科夫直接将自 己作为“你”来称呼,加强了两个自己 是人很能干,似乎也还善良。”“妈妈, 是真的善良吗?”“开玩笑吗?承担了 的对话性。我们仍然可以按照还原拉斯 科尔尼科夫自我独向中和母亲的对话那 身,还包括两人在内心进行的思想碰撞。 这样一来,我们便更能够深刻地把握说 话双方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也使得 故事情节能够始终处于紧张、惊险的状 态,加深了作品在情节、人物、思想上 的深度。 二、自我独自 除人物对话外,主人公的自我独自 也是“对话”的重要形式。“陀思妥耶 夫斯基的主人公的自我意识,是完全对 话化了的:这个自我意识在自己的每一 点上,都是外向的,它紧张地同自己、 同别人、同第三者说话。离开同自己本 人和同别人的充满活力的交际,主人公 就连在A己心目中也将不存在了。”《罪 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就是 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拉斯科尔尼科夫所有的内心独白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罪与罚》开头他 在接到母亲来信后的心理活动。在这里, 我们重点分析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独自中 与母亲和自己进行的对话。 1.独自中与母亲的对话 我们首先分析拉斯科尔尼科夫与母 亲之问的对话,先看看原文的描述:“不 过卢任先生的为人一清二楚。主要是‘人 很能干,似乎也还善良’:开玩笑吗, 承担了行李,主动出钱把一个大箱子运 走!还不善良?而她们两个,未婚妻和 岳母,只好自己雇个车夫,乘着板车走, 遮张篷席!真不赖!不是只有九十俄里 吗, ‘到了那里,乘上三等车厢,这一 路上也就十分顺当了’,那可是一千俄 里。说起来也有道理:有多少钱办多少 事。可您呢,卢任先生,您在于什么? 要知道,这是您的未婚妻……您不会不 知道,既然这笔生意对双方有利,股份 又相等,那就是说,费用平摊。面包共 旋岬 薅 i 行李,主动出钱把一个大箱子运走!还 不善良?”“但你们两个,未婚妻和岳母, 只好自己雇个车夫,乘着板车走,遮张 篷席!”“不是只有九十俄里吗?到了 那里,乘上三等车厢,这一路上也就十 分顺当了。…‘但那可是一千俄里。…‘有 多少钱办多少事嘛!…‘但卢任先生呢? 你们口口声声认为算个好人的卢任先生 呢?他在干什么?要知道,这是他的未 婚妻。而且,这位能人还稍稍骗了你们, 运行李可比你们的路费便宜,也许根本 不用花钱。你们怎么就看不出来,还是 故意装糊涂?”表面上这段独自混乱、 阻塞,缺乏条理,实际上内在蕴含着 拉斯科尔尼科夫与母亲的对话,拉斯科 尔尼科夫将母亲放进了自己的思想漩涡 中,与她在意识层面进行对话,进行辩 驳。 2.独白中与自己的对话 具有双重人格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接 到母亲的来信后,一个自己和另一个自 己打起架来。刚看完信,他心中涌动着 对 尼娅单方面做出牺牲的愤怒,他决 心不让杜尼娅的“诡计”得逞。然而在 愤怒过后,那个对现实灰心失望且深感 无力挽救的他又跳出来进行驳斥: “绝 不会有?为了防止这事,你能做什么? 禁止?你有什么权利?反过来说,你能 向她们许诺什么,竟然想有这种权利? 等你毕业,找到工作,把自己的一生、 未来的事业全部献给她们?这话我们听 过,要知道这是未知数,可现在呢?这 可是现在就得做成什么,你懂吗?可你 现在在做什么?你在搜刮她们。要知道 这钱是她们拿一百卢布抚恤金做抵押, 请斯维德里盖洛夫先生一家担保以后借 来的!你拿什么保护她们,使她们不受 斯维德里盖洛夫一家和阿法纳西・伊凡 诺维奇・瓦赫鲁申的盘剥,未来的富翁, 样,还原他独F1中和自己的对话。“只 要我活着,绝不会有这事!”“绝不会 有?为了防止这事,你能做什么?…‘我 一定要禁止这事的发生。”“禁止?你 有什么权利?反过来说,你能向她们许 诺什么,竟然想有这种权利?”“等我 毕业,找到工作,把自己的一生、未来 的事业全部献给她们?”“可要知道这 是未知数,现在呢?这可是现在就得做 成什么,你懂吗?”“……”“可你现 在在做什么?你在搜刮她们。要知道这 钱是她们拿一百卢布抚恤金做抵押,请 斯维德里盖洛夫先生一家担保以后借来 的!你拿什么保护她们,使她们不受斯 维德里盖洛夫一家和阿法纳西・伊凡诺 维奇・瓦赫鲁申的盘剥。”“我一定会 努力成为未来的富翁,主宰她们命运的 宙斯,只要她们能够等我。”“等你十 年?妈妈要编织头巾,不用十年,她的 眼睛就瞎了,也许哭也哭瞎了,长年省 吃俭用,身体也不行了。妹妹呢?你想 想吧,十年后或者在这十年里妹妹会怎 样?想清楚了?”经过重组,我们清晰 地看到拉斯科尔尼科夫与自己的思想斗 争,看到两种思想纠缠在一个人身上的 混乱、纠结与痛苦。这样的写法,对于 揭示主人公的双重人格、复杂心理、艰 难处境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复调特 征,他追求的便不是如独自式小说一样 的简单、直白、清晰,他追求的是一种 狂欢式的盛宴,一种思想与思想进行的 激烈辩论。因此可以说, “对话”艺术 是我们走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世界 的捷径,它对表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 复杂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精湛的艺术 特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