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医学2014年1月第35卷第2期 ・423・ 喷无痛皮肤保护膜。将防漏条或防漏膏放置于瘘口周围,然 后将两件式造口底盘按瘘口大小裁剪后粘贴于瘘口处。通过 率达100%。 造口袋开口处使引流管置于其中后将造口袋与底盘扣紧,造 口袋开口处用胶布粘好。造口袋底盘粘贴力强,吸水性能好, 同时具有良好的热延伸性,当体表粗糙不平时,能在体温下顺 应皮肤外形延伸,确保粘贴严密,可以有效地防止渗漏。同 时,pH值与皮肤相近,对皮肤地刺激小,能有效地保护皮 肤【2 J。患者使用两件式造口袋收集渗出液后可带管、带袋下 床活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营养支持护理:肠瘘患者需要长时问禁食,消化液中丢 4小结 肠瘘是胃结直肠外科较为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患者 合并的原发病复杂,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营养状况差,肠瘘 口的处理有时非常困难,所以治疗和护理的难度都比较大。 我科针对本组20例肠瘘患者,认真地做好心理护理、引 流护理、瘘口周围皮肤护理、营养支持护理和一般护理,使用 两件式的造口袋,结合持续负压吸引,明显降低了护理难度, 减轻了医护工作量。从根本上消除了肠瘘液对皮肤的刺激, 使引流管周围皮肤炎症减少,患者舒适度提高。从而减轻了 患者的焦虑感,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也降低了治疗费用。 肠瘘患者的引流使用两件式造口袋后可降低引流管周围皮 肤炎性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医护工作量及费 用。 失大量蛋白质及并发感染,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根据患 者的病情我们遵医嘱使用输液泵和肠内营养泵,为患者均衡 输入营养液,促进患者的瘘口早日愈合。 2.4一般护理:肠瘘患者由于大量丢失消化液,容易发生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3j。从患者人院开始根据其病情遵医 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按护理等级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 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做血气分析,给予对症处置。 2.5 出院指导:肠瘘患者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进食高蛋 5参考文献 [1]阮瑞霞,乔丽娜,寇雅莉,等.11例肠外瘘患者的瘘口护 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986. [2]韦瑞丽,董雪云,马辉.造口袋在肠瘘患者引流中地 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 [3]祝海香,王红苑,严林娟.肠瘘治疗过程中自体消化液 回输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9(43):792. 白、高纤维素食物,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每天需要补充 水分2 000 ml。责任护士需指导3个月后再次手术的肠瘘患 者及家属如何更换两件式造口袋,及时清除渗出液,保护瘘口 周围皮肤。 3结果 [收稿日期:2013—03—12编校:侯小玲/郑英善] 本组2O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全部治愈,治愈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华钰静。,韩文婧 ,许林长春1300033) 贺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内分泌科,吉林长春13003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特需病房,吉 [摘要】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并探讨解决这种心理状态的方法。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 患者家属,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针对患者家属存在的焦虑、恐惧,缺乏 安全感等问题,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病情进展,定时和患者家属沟通,为患者家属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患者的这些心理问题。结论:在工作中努力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贴心的服务,让患者和家属满意,是医 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焦虑;恐惧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NCU)的优越 性已经得到社会的公认…,并在临床第一线发挥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得益于在重症监护病房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在某三级甲 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患者家属共计897人,通过随机 治疗和护理,才能好转、康复、回归社会。但是,由于重症监护 病房的医疗活动是全封闭的,患者家属每天只有2—3次机会 见到自己的亲人,病房里面的情况他们不知晓,患者的病情变 化他们也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针对这种情况,他们的心理状 态如何,以及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参加调查的人员中,男 521人,女376人,年龄19.2—71.1岁,平均(37.9±1.1) 岁。被调查者的职业涉及企业工作者、机关干部、学生、农 民、商人等。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8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457人。调查问卷题目为自行设计,总共有25个题目,涉及 患者住院时间、人院方式、患者病情是否危重、是否有医疗保 险、家属来院时间、陪护时间、心理状态以及对医院的要求、 ・424・ 吉林医学2o14年1月第35卷第2期 建议等。 病情平稳时再向家属通报;一些转归差,随时有生命危险的 患者,要在发生危险时,一边立即抢救,一边立即通知家属, 1.2方法:共计发放897份调查问卷,回收894份,有效率为 99.6%。所有问卷均以患者自愿回答为前提,发放时告知家属 答题方法和注意事项,回答完毕后当场回收,3份无效问卷为 家属回答问题时出现突发情况,没有答完造成。这些问卷通 过信度、效度检验,可以用于统计分析 。 这样才能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 救治。 3.3探视时间内让家属和患者多沟通,解决家属的情感归 属感问题:所谓归属感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 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一些患者健康时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支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 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柱或者精神支柱,一旦他(她)们病倒,带给家庭成员的伤害 是无法估量的,很多家属会感到失去方向或者不知所措,从 而造成归属感的丧失。让家属恢复归属感的最好方法就是 让家属和患者多沟通,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内心平静起来。作 为医护人员,出于这方面考虑,每次会面时间不能过短,应为 2O~30 min为宜,对于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还可每次延长 探视时间至1小时,允许探视2次/d,解决家属归属感丧失 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家属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占 97%(共计870人);其次是恐惧,占85%(共计762人);排在 第三位的是没有归属感,占67%(共计6OO人);其他依次是缺 乏安全感,占35%(共计314人);情绪低落,占11%(共计 98人)等。 3讨论 3.4 提供家属休息区,并在家属休息区安装电视、饮水机、简 易休息床,设立读书角等,让家属得到充分的休息的同时释放 紧张的情绪。 4小结 针对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无论患者家属的文化程度高低, 焦虑占所有患者心理问题之首。其次,恐惧和没有归属感也 是存在于家属心理的主要问题。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努力 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加家属的满意度,是摆在我们面 随着医院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 前的一个难题,如何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参考。 3.1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解决家属的疑问:重症监护病房 水平,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壮大重症监护病房队伍的有效 手段;同时在救治患者的同时,顾及家属的心理感受,争取为 他们提供全方位最佳的服务,做到让他们放心、安心,也是我 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5参考文献 患者病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 等特点,作为医务工 作者,不但要医术精良,还要善于和患者家属沟通,才能让患 者得到救治的同时,让患者家属放心满意。护士和家属沟通 时要注意说话的方法和技巧,不要夸大其词,但也不要故意隐 瞒病情,以免家属误解引起纠纷和官司。另外,对家属提出的 疑问,医务人员要认真倾听,耐心解答,只有把家属的疑问解 答了,才能让他们满意,才能使他们的焦虑程度降到最低。 3.2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病情:重 [1] 杜建芳.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管理[J].CHI- NESE GENERAL NURSING,February,201 l Vo1.9 No.2B. [2] 张柠,张春燕,周海清.大型医院门诊患者调查分析 [J].中国医院,2011,15(11):18. [3] 李秀香,杨艳,王 微.NCU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J].中国中医药,2010,8(1O):98. [收稿Et期:2013—04—16编校:梁丽梅] 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作为医护人员,什么时候 向家属通报病情,怎么通报病情,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 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来说,突发小的病情波动,可在处置后, 糖尿病足护理新举措 高凉杰,华钰静,华爱丽(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内分泌科,吉林长春130031)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新方法。方法:选择I一Ⅲ级糖尿病足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 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换药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敷料为患者换药。观察两组患者足部伤 口痊愈率及痊愈时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足部伤口痊愈率、痊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新型敷料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换药,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_|_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新举措 。,。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如糖尿病 性肾病、糖尿病性眼底疾病、糖尿病性神经、血管病变和糖尿 通讯作者:华钰静 病足等。而糖尿病足是致残 致死性非常高的疾病,严重危害 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据统计,在非外伤性截肢的患者中, 49.5%的患者是糖尿病足患者 “。因此,为了提高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