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管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事大家好!我今天所说的是《物流流成本管理》这门课程。下面我将首先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及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三个方面说明我对这门课的理解和设计,最后以第八章为例具体展示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一、 课程设置定位
【课程地位】
《物流成本管理》这门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从研究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结构和特性着手,最终达到控制物流总成本的目的的一门科学。
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较全面地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掌握运输、采购、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物流成本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物流企业从事运输调度员、物流成本核算员、配送拣货员、货物配载员等职业,并能在自己岗位上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对物流成本实施有效管理。
【课程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并掌握成本管理理论,如物流成本构成基本知识、物流成本理论基础和方法、物流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技能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问-讨论-课堂教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教学
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较强的物流成本意识和具有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物流成本控制管理的能力。
3、素质目标: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
【前序课程和后续课程】
《物流成本管理》这门课是在物流管理专业大二的第二学期开设的,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现代物流概论》、《 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采购与供应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
等课程,对整个物流系统有了充分的认识,本门课的学习会以这些前序课程的知识为基础,并且为后续专业课程,如《国际货运代理》、《物流服务营销》、《管理心理学》等课程做铺垫,为学生后续顶岗实习、从事物流管理、仓储配送、物流运作等工作打下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基础。比如物流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对物流的整个过程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其中就会运用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还有在对成本进行分类核算的时候也会用到一些会计的方法,还有《国际货运代理》又是在《物流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拓展课程,所以本门课程在整个系统中承上启下。
二、 课程内容及教材
【教材分析】
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经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物流专业教材未能有效地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所以为了迎合这一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本
课程选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商丽景编写的《物流成本管理》教材。首先这本教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避开传统教材“全而深”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做”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教材的定位更加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充分体现出“以行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风格,从而使本套教材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与就业市场结合也更为紧密。最后本教材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情况采用“案例导入教学”的编写模式,启发学生思考,方便老师授课。
【内容结构】
本教材的结构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共十二章,总课时60。主要是理论教学。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概况,是一些概念的简单引入,对这部分分配八8课时;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比如成本核算,成本预算预测的方法等,这一部分内容是成本管理的核心计算部分,属于难点内容,所以分配20个课时的时间进行讲解;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至第十一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将第二部分讲述的成本管理方法应用到物流系统的七大物流活动中,分别对每项物流活动进行成本管理,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分配28学时;最后一部分是十二章,主要是对前面第三部分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管理绩效的评价,分配4学时。各个部分之间内容联系紧密,知识结构循序渐进,从成本管理理论到实际运用,最后对运用效果的评价,结构完整,内容全面。
三、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重难点】
这门课程的重点部分主要是第二部分当中的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预算与控制还有第三部分对系统中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管理,其中定量的成本的预测和决策方法如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用于库存管理的订货点法、经济订货批量法、定期订货法和成本核算中的作业成本法等,由于涉及到数学计算还有定性的成本预测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需要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属于难点部分。
【学生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段分布在16——19岁之间,一方面,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此阶段学生思想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在学习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基础知识薄弱而且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联系感到迷茫 ,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比较敏捷,思想丰富,而且动手能力较强,所以在物流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就需要老师采用新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 】的教学思路进行授课。
【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情况,我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还有任务驱动等方法,首先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超市或者知名物流企业为例进行案例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给予学生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最后联系理论总结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借助视频、经典案例等直观形象的画面,同时辅以板书,设计丰富有趣的课堂实践,创设宽松活泼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表现、创新的空间。
四、 教学单元——以第八章 仓储成本管理为例
下面,我以教材第八章为例具体阐述教学设计过程。仓储成本管理这一章分为四节,仓储成本概述,仓储成本分析与控制,仓储成本优化,零库存。需要学生在理解仓储成本的含义、特点还有影响成本的因素的基础上熟悉仓储成本的优化途径,并且掌握仓储成本构成和成本的控制方法,最终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具备进行仓储管理的技能。其中仓储成本构成、库存水平控制方法、仓储合理化的标志、仓储成本优化的途径是这章的重点内容,而用于库存成本控制的经济订货批量法、订货点法、定期订货法、ABC法四种方法是难点内容。我会在这章学习开始前对这些重点难点的部分向学生明确指出。
教学过程:(设置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选取家乐福超市仓储成本过高而导致总费用过高的案例,学生阅读案例后,提出此案例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案例中家乐福存在哪些成本问题?这些成本都有哪些部分构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成本过高?以这些问题导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课题。
2.理论讲授
(导学结合、图文研习、新旧知识相结合探究发现等),讲授新课。
进行理论内容讲解,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把仓储成本概念演示出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此法直观、形象。
重点介绍仓储成本的构成内容和仓储成本的控制方法等内容,讲解经济批量法、订货点法、定期订货法和ABC分类管理方法的时候结合教材和课外的例题进行传授,并且辅以板书,提醒学生重点掌握。并且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家乐福超市费用情况分析。
3.学生自主分析
回顾案例,给学生设定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提出解决企业仓储成本过高的具体方案,采用几分钟的课堂讨论然后抽问学生,实现在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4.总结评价
最后由我进行汇总学生提出的方案,将优秀方案作为示范进行点评,同时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方案设计情况综合进行学习效果评价。
5.板书设计(如图)本次教学的板书设计,黑板的左侧是本节课的章节标题和所讲知识点,右侧是一些计算的重点内容。
结束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教学经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