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继东

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了解各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由此为日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奠定良好基础。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国民体质健康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各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却在不断下滑。本篇文章将简要概括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其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因素,包括对个人和家庭等因素的探讨分析,为日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体质健康 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的整体水平也在日益提高。而在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的整体水平上升的同时,各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却不尽如人意。在大学军训生活中,有部分大学生会因为各类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军训,甚至出现在军训过程中晕倒的现象,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为日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

我国国民体质健康的整体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其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不断的发展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我国国民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更加注重,追求有益健康的高水平生活。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使正处于年轻化的大学生贪图富裕物质生活下的享乐,养成诸多损害健康的不良嗜好,由此便缺乏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长此以往,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必然会出现问题。同时,根据对近年国家各高校进行相关的调查显示,部分高校大学生无法完成体育教育中的测试考试,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正处于下滑趋势[1]。 二、影响因素

(一)对个人因素的研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针对各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结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做出如下分析: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沉迷于富裕的物质生活。大学生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逐渐升高,对高科技事物也日渐熟悉并为自己所用,部分大学生更是利用网络购买各类需要的生活用品,只为免去购买物品所需要行走的路程,显而易见,大学生在富裕物质生活条件下,养成了懒于锻炼的不良嗜好,并且大学生长期食用零食容易导致其变胖,从而逐渐失去健康的身体,大学生缺乏培养健康体质的自我意识。

(二)对家庭因素的研究分析

家庭的教育对每个孩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家长相当于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各高校中的大学生也是如此。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长愈加关注孩子的成长,但是家长的关注度却存在偏颇。部分家长可能会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弥补以往对孩子的亏欠,为孩子购买各类其自认为健康的食品,只为达到学生的满意,在家长对其孩子溺爱的同时,却忽略了其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类抑制健康的成分。同时,大学生的家长并没有以身作则,家长身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积极锻炼身体,而部分家长并未对孩子进行引导,反之,却与大学生存在类似的想法,只顾享受生活[2]。 (三)对学校因素的研究分析

学校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具有教导规范作用的场所。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否合理化发展,学校管理十分重要。部分学校在大学生入学军训时,未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约束规范作用,许多学生会借口各类原因免于军训,而作为学校管理者而言,并未对其原因进行核实便准予学生假期,同时,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管理并未如同初高中的管理,未实施健身运动,运动项目亦不是每年都会举办,学校对锻炼的疏忽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因素[3]。 (四)对社会因素的研究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的大学生不计其数,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并未真正的树立自己正确的三观概念,对于自身的健康也无法正确认识,而此时发展迅速的网络作为双刃剑,为大学生带来方便学习机会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带来危害。同时,社会各地区缺乏对健身场所和设施的设立,大学生未必只在校园内锻炼身体,当处于社会中时,无法健身的处境,同样会抑制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三、结语

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的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都处于下滑趋势,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追求,忽视了其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养成了诸多不良爱好。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面都存在其特有的问题,本篇文章对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为日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涛,王继元,徐利新.协同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5.09(10):53-55.

[2] 裴学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维整合型视域建构原则与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5.02(07):1097-1100.

[3] 迟潇婷,李佩倩,孙婧超等.高校网络教学发展现状及其变革研究——以长春市高校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04(22):23-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