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南区学校 黄灿
教学内容 1. 剪纸简介
2. “红双喜”的剪刻方法和步骤 3. 学生练习 4. 拓展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感知剪纸的艺术美和实用性,学会欣赏作品,基本掌握剪“红双喜”的方法;
(2) 在对作品评价欣赏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力、探究学习、主动学习能力。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双喜字特点,能够正确剪出喜字。 难点:能够剪出漂亮的作品。 教具准备
课件 红色蜡光纸 教师示范作品以及教学材料用具等。 学具准备
红色蜡光纸 剪刀 直尺 铅笔 胶水 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双喜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展示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双喜字)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它象征着什么呢 预设:我见过我见过,这是双喜字,我小姨结婚的时候家里就贴这个,我知道它象征着喜庆、欢乐。
2、教师导入:对了,每当有喜庆和欢乐的事情的时候,它都会来到我们身边来分享我们的快乐! 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叫做—剪纸。
二、剪纸简介
下边老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有关剪纸的知识:
剪纸又叫刻花,它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来的手工艺品。剪纸起源于很久很久以前,有1400多岁了。剪纸作品既是艺术品,又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陶冶情操。所以,深受人们喜欢。
2010年8月,中国剪纸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批,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可是全世界的骄傲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剪双喜字吧!(教师板书:剪双喜) 三、注意事项
1.剪刻时要注意安全,以免割伤手;
2.剪刻时不要相互打闹,以免伤及其他同学; 四、“红双喜”的剪刻方法及步骤 1. 选一张你喜欢的卡纸。
2. 沿纸的中线连续对折2次。(折时一定要注意:把有颜色的一面折到里面,开口向右)。
左 右
3. 用直尺和铅笔将喜字的右半部分画在已折好的纸上。空白宽1cm,阴影宽(画时一定要注意:为了让字更加漂亮,因此要注意笔划粗细要一致,间隔要一致。)
4. 画好7个阴影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剪刻了,将阴影部份剪掉。(剪时也要注意:在剪喜字的两个口时,稍微
2 1
往里缩剪2毫米左右,不要让口字粘接在一起,这样不太好看)。
5. 剪刻时要先剪难剪的部分,再剪好剪的部分;先剪小的部分,再剪大的部分;先剪里面的部分,再剪外面的部分;面积小的地方可用刀片刻(但一定要注意握
6
4
5 3
刀的方式,避免割伤手)。
7
6. 剪完后可将纸展开看看,字是否剪得完美,不如意的话,又将纸折回原位,进行修整,直至自己感到理想为止。
7. 剪完后,先把剪好的字展开夹在较厚的书里压平,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彩色卡纸(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再把卡纸剪成四周比字多2-3厘米左右,准备粘贴。
8. 粘贴:粘贴时胶水不宜过多,以免造成纸变形。先把字放在卡纸中间,用少许胶水先把中间部分固定稳,让它不会到处滑动,再往四周细致粘贴。
五、实践操作、技术创新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我们教室中充斥着满满的欢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创新,来看看老师这个双喜字在哪里进行了变化还可以怎么变化
预设:可以画成个圆形;横可以变弯;竖变胖;口变三角等等。
2、这么多好的点子,双喜字也按耐不住了,想让你快来给它设计一下,让它变得更漂亮。快用你手中的红纸,来设计个漂亮的双喜字吧!
学生动手设计 六、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评价他人的作品,能够将自己的作品修改的更加完美,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1、展示学生的作品: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我们开一个小小的展示会,请你拿出你的双喜字到前面来进行展示。 2、交流评价:
(教师说出评价标准:线条匀称,设计新颖独特。) 七、拓展延伸,深化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生活中其他的双喜字的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1、你们的双喜字,有的俏皮,有的可爱,有的温馨,有的稳重,都代表了祥和、安宁、幸福、欢乐。生活中还有更多的创新,在下面加上一些装饰物,能让双喜字变得更加庄重,一起来欣赏。课下思考这个双喜字是怎么剪出来的
学生欣赏生活中更加优美的创新作品
2、希望你们都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装点我们的生活,把喜庆和欢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板书设计: 剪双喜 折
画 (双喜字) 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