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

来源:小奈知识网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40分)

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 童心、 诗趣 的“ 灵感 ”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萧红 。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 我和祖父的园子 》、《 》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 跳大神 、 唱秧歌 、 放河灯 、 野台子戏 、 、 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 东二道街 上,它曾经害死过 马 .猪 。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 扎彩铺 。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5、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 千家诗 》,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6、我家的院子是很 荒凉 的。那边住着 几个漏粉的 、 几个养猪的 、 拉磨的 。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 安静的 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 静悄悄 的。

7、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 祖父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 蜜蜂 、 蝴蝶 、 蜻蜓 、 蚂蚱 ,样样都有。

8、花开了,就像 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 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 虫子在说话似的 。

9、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 指腹为亲 。

1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 逛庙 ,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 女子 最多。

11、小灵花就是 小姑娘 。胡家就是 胡仙 。胡仙就是 狐狸精 。

12、 三野台子 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13、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 十字街 了,街上有 金银首饰店 、 等。

二、猜人物。(12分)

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 团圆媳妇 )

2、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 有二伯 )

3、边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边喊着“黏糕、黏糕”,往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跟着一大帮了。 ————( 冯歪嘴子 )

三、读片段,完成练习。

1、小车子装潢得特别漂亮,车轮子都是银色的。车前边的帘子是半掩半卷的,使人得以看到里边去。……他头上带着黑帽头,红帽顶,把脸扬着,他蔑视着一切,越看他越不像一个车夫,好像一位新郎。(5分)

(1)、这段话描写的是什么? 这段话描写的是新郎的外表 。

(2)、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到这位新郎十分不顾一切,十分瞧不起别人,我从“扬”。“蔑视”中看出来的。

2、一伸手,他的手就比其余的四个的都黑得更厉害,其余的四个,虽然他们的手也黑得够厉害,但总还认得出来那是手,而不是别的什么,唯有他的手是连认也认不出来了,说是手呢!说是什么呢,说什么都行。完全起着黑的灰的、深的浅的,各种的云层。看上去,好像看隔山照似的,有无穷的趣味。 (8分)

(1)、他是谁? 女人的第五个孩子 他伸手想拿什么? 想拿麻花

(2)、他的手为什么黑得厉害?你感受到了什么?

因为她太好玩,不勤洗手,所以手黑的厉害。我感受到他的手实在脏得人都认不出来了,太不讲究卫生了。

3、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 红堂堂 的了,一会 金洞洞 的啦,一会 半紫半黄 的,一会 半灰半百合色 。 葡萄灰 、 大黄梨 、 紫茄子 ,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又找到了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地蹲着,很威武地,很镇静地蹲着,它表示着蔑视一切的样子,似乎眼睛连什么也不睬,看着看着的……怕是看瞎了眼睛也

找不到了。(10分)

(1)、在“ ”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两段话描写了火烧云的 变化 和 颜色 。

4、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莲花灯。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这个孩子长大了将不被父母所喜欢……(5分)

(1)人们为什么要放河灯? 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狐狸野鬼。

(2)对 “七月十五这夜生的孩子,怕是都不大好,多半都是野鬼托着个莲花灯投生而来的。”这一说法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感受。 我的感受是:那些以前的人太传统,我觉得这并没什么,或许可以说是野鬼改善了呢!也没什么不好。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用她绘画式的语言,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1.《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B)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A.冰心 B.萧红 C.鲁迅 D.老舍

2.不断给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带来不便,并充满危险的是(D)

A.黑龙江 B.呼兰河 C.西二街 D.东二街道上的大泥坑

3.团圆媳妇的惨死的原因是( C )

A.病死 B.老弱 C.意外死亡 D.婆婆折磨而死

4.作者的父祖是一个(B)的老人。

A.严厉 B.和霭可亲 C.说话不算数 D.不诚实

5.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多次提到“我的院子(C)的。”

A.非常热闹的 B.异常美丽的 C.很荒凉的 D.幽静整洁的

6.七月十五孟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

灯,还有(D)。

A、电灯 B、华灯 C、彩灯 D、莲花灯

7.那时,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B)留看。

A.野草 B.谷穗 C.白菜 D.菊花

8.粉房子里的人常常以苦作乐,边漏着粉,边(C)。

A.跳着舞 B.打着拍子 C.唱着歌 D.狂叫着

9.祖父常常教我念这首古诗:“春眠不觉晓”,下句是(A)

A.处处闻啼鸟 B.黄河入海流

C.报得三春辉 D.床前明月光

10.火烧云上来了,颜色变化极多,而且变化极(B)

A.大 B.快 C.广 D.慢

11.萧红的《呼兰河传》完稿是在(C)

A.呼兰河 B.黑龙江 C.香港 D.上海

12.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最多的是(B)

A.男子 B.女子 C.孩子 D.儿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