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要求
学 分:6 学 时:108 适用年级:2011级
适用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一、课程说明
1. 教材及辅导教材说明
《电工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平勇 主编ISBN 978-7-04--2 2. 课程性质
《电工电子技术》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电工电路、电机和控制和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悉电工电子基本操作技能,了解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课程以培养学生电工电子设备电路安装维护方面的职业技能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
《电工电子技术》综合运用《高等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课程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 2. 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 3. 掌握典型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4. 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常见故障的分析及调试方法;
5. 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6. 熟悉变压器、电动机参数和安全用电; 7. 熟悉常用半导体元件。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一般交、直流电路的识图和分析计算能力; 2. 具备变压器、电动机的选型能力; 3. 具备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识图和分析能力; 4. 具备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测试与应用能力; 5. 具备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 (三)德育目标
1.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4.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5.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1章 直流电路(1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电路模型 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3.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4.功率
5.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6.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7.戴维南定理 8.基尔霍夫定律 9.支路电流法 10.叠加定理 11.戴维宁定理 12.相关实验(2学时)
2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各类元件。
2.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问题。 3.熟悉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特点。 4.掌握电路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三、作业
课堂作业:P21 单数题 ;课后作业:双数题。 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10学时) 一、教学内容
1.正弦量的三要素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4.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串联电路 5.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7.电路中的谐振 8.相关实验(2学时)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单相交流电路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理解和掌握R、L、C三大基本元件的伏安关系。 3.熟悉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4.掌握正弦量的基本特征及相量表示法。 5.掌握多参数组合电路的简单分析与计算方法。 三、作业
课堂作业:P49 单数题;课后作业:双数题。 第3章 三相交流电路(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三相电源 2.三相电源的连接
3
3.三相负载的连接 4.三相电路的功率 5.相关实验(2学时)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理解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星形、三角形接法。 3.掌握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方法。 4.掌握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及功率的测量方法 三、作业
课堂作业:P61 单数题;课后作业:双数题。 第5章 磁路和变压器(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磁路的基本概念 2.变压器的用途与结构 3.实用中的常见变压器 4.相关实验(1学时)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2.熟悉变压器的结构组成。 3.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4.掌握变压器绕组极性测定的方法。 三、作业
课堂作业:P88 单数题;课后作业:双数题。 第6章 异步电动机(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与转动原理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与制动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技术数据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电动机的结构和转动原理。
4
2.熟悉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合铭牌数据。 3.理解电动机的起动、制动、调速等概念。 三、作业
课堂作业:P112 6.1;课后作业:6.16。 第7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常用控制电器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3.基本电气识图 4.相关实验(2学时) 二、教学要求
1.熟悉常用低压电器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 三、作业
课堂作业:P136 单数题;课后作业:双数题。 第8章 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发电、输电概述 2.工厂供电 3.安全用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电力系统组成。 2.掌握安全用电方法。 三、作业
课堂作业:P144 8.1;课后作业:8.6。 第9章 电工测量(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电工测量仪表的分类与型式 二、教学要求
1.了解电工测量仪表的分类。
5
2.掌握磁电式仪表结构。 3.仪表使用在其它实验中体现。 三、作业
课堂作业:P161 9.1;课后作业:9.2。 第10章 半导体及其常用器件(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PN结 3.二极管
4.相关实验(1学时)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本征半导体、P型和N型半导体的特征。 2.理解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3.掌握晶体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
4.掌握分析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作业
课堂作业:P177 10.1;课后作业:10.5。 第11章 基本放大电路(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4.射极输出器
5.相关实验(2学时)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结构组成。
2.熟悉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及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3.理解静态工作点的图解法以及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掌握分压式偏置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静态情况下的特点、动态情况下的特点。 三、作业
6
课堂作业:P198 11.2;课后作业:11.5 11.6。 第12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集成运算放大器 2.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4.集成运算放大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相关实验(2学时)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一般概况。 2.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3.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化条件。 4.掌握理想化条件对集成运放电路进行分析。 三、作业
课堂作业:P226 12.2;课后作业:12.4 12.6。 第13章 直流稳压电源(8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3.常用的整流组合元件 4.电容滤波电路 5.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交直流变换。 2.熟悉半波、全波整流。 3.掌握整流滤波电路。 三、作业
课堂作业:P246 13.1;课后作业:13.2 13.3。 第14章 逻辑门电路(2学时) 一、教学内容
7
1.数制与编码 2.逻辑代数及应用 3.基本逻辑门电路 二、教学要求
1.了解数制。 2.熟悉编码。 3.掌握基本门电路。 三、作业
课堂作业:P262 14.1;课后作业:14.2 14.3。 第15章 组合逻辑电路(6学时) 一、教学内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2.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3.相关实验(2学时)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和熟悉各类常用中规模集成逻辑部件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 2.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几种描述方法。 3.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和方法。 三、作业
课堂作业:P271 15.3;课后作业:15.1 15.4。 第16章 触发器及其应用(1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基本RS触发器 2.可控RS触发器 3.JK触发器 4.D触发器 5.寄存器 6.二进制计数器 7.相关实验(2学时) 二、教学要求
8
1.了解基本触发器的功能及其分析方法。
2.熟悉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等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 3.熟悉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步骤。 4.掌握各种触发器功能的四种描述方法。
5.掌握计数器、寄存器的概念和功能,熟悉它们的分析方法。 三、作业
课堂作业:P283 16.3;课后作业:16.1 16.4。
四、教学建议
1.建议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性教学,用教模演示,或利用多媒体虚拟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采用课堂分组讨论、课后独立作业等有效手段促进学习。 3.鉴于本课程前后内容的联系紧密、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及时批改、讲评作业,可采用习题课的方式集中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有条件的可采取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五、考核方法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学习过程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实验技能考核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学习过程考核包括上课表现、平时作业、期中考核等;实验技能考核包括平时各实验课程表现、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技能考核等;理论知识考核由省校统一命题。 (二)成绩评定
学习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理论知识考核(期末成绩)占总成绩50%;实验考核占总成绩20%。
六、联系方式
1.责任教师:龚伟 2.联系电话:
3.电子邮箱:gongw@jstvu.edu.cn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