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检疫2012年第29卷第9期 豢龛 31 浅议传统养猪模式存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高方 ,黄岚 ,徐莉莉 (1.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无锡214000; 2.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无锡214000) 中图分类号:¥851.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944X(2012)09—0031-02 近年来,“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牛奶、 “瘦肉精”猪肉等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曝光,引 起社会广泛关注,也不断冲击着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 信心。猪肉,作为主要畜产品消费对象,其质量安全 更是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控制畜产品 质量安全,关键在源头一一养殖环节。作为长期奔走 在畜牧养殖一线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对传统养猪 模式潜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有真切的感受。本文 着重分析传统养猪模式存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探讨解决对策,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出一份力。 1 传统养猪模式存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1.1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仍以家庭小规模散养为主, 其所占养殖比例高达95%以上。这些猪场多分布在 农村或城镇郊区,设施简陋,方式落后,无任何污染 处理设施,猪场及周边的环境较差。部分猪场污水横 流、臭气熏天。猪只常年生活在这种脏乱的环境下, 极易造成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病的感 染,成为传播疫病的重要隐患。长期食用这类猪肉产 品,易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1.2投入品使用不当 饲料、兽药等投入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猪 肉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1.2.1劣质饲料部分养殖场户对饲料带来的畜产品 质量安全隐患认识不足,为节省养殖成本,给猪饲喂 劣质、霉变饲料,甚至直接饲喂未经高温消毒的“泔 脚料”。由于劣质、霉变饲料、“泔脚料”等含有大 量霉菌毒素、铅、汞、砷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其他腐败 变质的成分,饲料的安全性极低,被猪长期大量采食 后极易蓄积在猪体的脂肪、肌肉内,不但降低了猪肉 产品的口感和风味,还会随猪肉产品转移到人体内, 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1.2.2药物残留生猪养殖过程中,为防止疫病传播 和治疗疾病,在使用生物制品免疫和药物治疗后,按 规定都应实施一定阶段的休药期,但在实际畜产品生 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长效的监督手 段,致使一些养殖户只顾追求经济利益,没有实施农 业部已经颁发的兽药停药期,造成动物畜产品药物严 重超标。更有甚者,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延长药物使 用周期,违规使用违禁药物,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增强, 按常规剂量己无效果,只好加大用药量。如此恶性 循环,导致猪肉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影响猪肉产 品质量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会更大。 1.2.3其他投入品饮用水、消毒药等投入品的质量 水平、使用方法等,同样会对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产 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例如,受污染的水被猪饮用后, 会影响猪体健康,从而降低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2解决对策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转变传统的养猪 模式,重点加大从政策宣传、改善养殖环境,加强投 入品管理、加强疫病防控等方面着手。 2.1加大宣传力度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 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安定以及国际贸易,政府部门应 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社会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 认识,增强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兽药饲料生产者、 经营者、养殖者和畜禽屠宰、加工销售者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滥 用兽药及违禁药物的危害性,自觉做好动物疫病防治 工作,抵制不合格畜产品。只有全民的认识都有提高, 才能自觉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生产,规范经营, 共筑畜产品安全长城。 2.2改善养殖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养殖的前 提,也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因此,要提高畜产 品质量安全水平,首要的是要改善养殖环境,主要分 三步走:首先是开展养殖环境生态治理宣传教育,使 养猪场户充分认识到养殖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养猪场 户转变养殖方式,采用现代清洁养殖技术;其次是对 主动进行环境治理的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落实“三 改三分”措施,即改水冲清粪为干法清粪、改明沟排 污为暗沟排污、改无限用水为有限用水,实现雨污分 流、干湿分离、饮污分开。通过生态治理达到改善环 境的目的;最后是对少数不愿意整改、粪污产生量较 誉产|j纛 中国动物检疫2012年第29卷第9期 大的养猪场户实施关闭或拆迁,加强政府监管,确保 因此,苏南地区更适合发展常年存栏200~500头的适 养殖环境的生态、环保。 养猪场户科学识别、合理使用投入品的意识和能力; 度规模养殖,这既有利于缓解土地资源和环保压力, 提高养殖效益。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 2.3加强投入品管理主要是通过培训和宣传,增强 又有利于现代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倡导养猪场户自觉抵制使用“泔水”饲喂畜禽,抵制 3.2生态养猪是随着规模化养猪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 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饲料添加剂;指 跨学科行业,它涉及到养猪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 导养猪场户科学合理使用兽药产品,严格执行休药期 农作物栽培学、动物营养学与土壤学等学科,它是以 等。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抽 养殖业为主,利用粪尿的科学处理,结合不同动物种 查养猪场户的饲料库房、兽药室等场所,重点查处违 类对食物和环境条件的需求差,进行合理的搭配、组 禁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对关键投入品要抽样送检, 合,实行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养猪技术。 确保投入品质量安全。 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生态养猪 2.4加强疫病防控科学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可 必将成为苏南地区未来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方向,一方 以有效减少畜禽发病率和病死率,从而减少药物使用 面为当地群众提供健康安全的猪肉产品,另一方面在 量,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基 发展养猪业的同时,实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础免疫。要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3.3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充分说明养殖 并严格实施,将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链球菌等 行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生猪品 重大动物疫病阻挡在场外。二是做好环境消毒。养殖 种选育、养殖技术升级、投入品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 场户要制定消毒制度并严格实施,特别是要做好夏季 作,最终实现“优质、安全、生态”养猪,为市场提 高温消毒等工作。三是做好科学防治。畜禽一旦发病, 供“优质安全”的猪肉产品,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 要科学治疗,切忌乱诊治、滥用药、随意加大用药剂 发展以及与农业良性互动发展。 量等行为,病猪康复后要执行休药期。四是做好病死 参考文献: 猪无害化处理。病猪一旦死亡,要按规定实行无害化 [1】曹曰亮,赵洪恩,王娟平,等.生态养猪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 处理,严禁买卖、屠宰或销售病死猪及其产品。 必然方向[J].太原科技,2002(5):54—55. 3苏南地区养猪业发展方向 [2]强盛福.浅谈我国畜产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畜禽 苏南地区区域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多 种业,2010(3):8-9. [3]张瑞金,徐兆强.重视投入品管理保障畜产品安全[J].养殖与 地少的矛盾相对突出,小规模、重污染、低水平的传 饲料,2011(1):89.90. 统养猪模式曰渐式微,而“适度规模、生态环保、优 [4】王光明,岗格尖措.发展畜禽健康养殖业,提高畜产品安全质 质安全”的养猪方式将更适合这一区域今后一定时期 量[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6):45—46. 内的发展需要。 3.1大型集约化猪场占地面积较大,粪污产生量大且 被引格式: 集中,周边需配套大面积的种植业用地,这与苏南地区 高方,黄岚,徐莉莉.浅议传统养猪模式存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 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环保压力较大之间形成明显冲突。 隐患[J].中国动物检疫,2012,29(9):31—32. 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丽江举办 本刊讯.(记者魏巍)8月24—28日,“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年会暨中国畜 牧兽医期刊发展论坛”云南丽江召开。 会议对期刊编辑学分会进行了专题回顾,对获得特殊贡献奖、火炬奖、耕耘奖的优秀个人颁奖。 《中国乳业》 杂志社社长冯艳秋对非时政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政策进行解读,并梳理了报刊体改沿 革脉络。 在互动交流中,各参会代表就体制改革时期出版单位的经验与问题探讨、编辑人才的发展与管 理、企业品牌宣传与媒体合作发展等话题进行发言。 云南东恒集团负责人介绍了在国家保护品种“大河猪”的基础上顺利培育出新商品猪种“大河 乌猪”,并将之进行产业化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