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协对口协商实施方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政协对口协商实施方案

政协对口协商是指全国政协与各级政协组织之间、各级政协组织之间,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对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广泛协商,形成共识,提出建议,推动解决问题的一种协商机制。对口协商是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是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协商主题。

政协对口协商的主题应当与国家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民生问题等密切相关。协商主题应当突出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围绕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深入研究、广泛协商,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识和建议。

二、建立协商机制。

政协对口协商应当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明确协商程序和工作流程。各级政协组织要建立对口协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协商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协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

三、广泛征求意见。

政协对口协商应当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基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意见。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开展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多方共识。

四、形成共识建议。

政协对口协商应当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识和建议,提出符合国家发展大局、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建议。共识和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五、推动落实。

政协对口协商形成的共识和建议要及时向党和政府提出,推动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政策落实。政协组织要加强对共识和建议的跟踪督办,确保协商工作取得实效。

六、加强宣传引导。

政协对口协商形成的共识和建议要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形成社会共识,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推动共识和建议的落实。

七、加强组织保障。

政协对口协商需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作用,加强协商工作的组织保障。要加强协商工作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政协委员的协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协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八、加强监督评估。

政协对口协商形成的共识和建议要加强监督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对协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不断完善协商工作机制,提高协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政协对口协商是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要加强对口协商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多方共识,推动共识和建议的落实,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组织保障,加强监督评估,不断提高协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推动国家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