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年级上册识字四教学设计

来源:小奈知识网


识字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寸、益”等9个生字。会写“寸、落”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落实目标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1、看《拔苗助长》的动画故事。揭示课题。

【将原有的教师简介成语特点替换为概括总结拔苗助长的含义。】 2、教师总结故事概况:把秧苗往上拔一拔,想让秧苗长得更快,结果,秧苗都枯死啦。这是古时候一个宋国人做的傻事,后来,人们把这种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的行为就叫做——拔苗助长。

3、让学生提出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并简单的说说。

二、初步朗读课文。(落实目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1、请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识字四》,不认识的字就查查书中树叶上的拼音。 2、同桌两个人都读完的可以互相读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4、谁能接受新的挑战?(打乱顺序,通过课件快熟显示,能迅速读出)给表现好的给予表扬。

三、听故事,理解成语 (继续落实目标3)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生:我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是和更短的东西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生:我能讲“坐井观天”这个故事„„

教师要做到对成语的意思心中有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适时点拨,注意说的时候要多问为什么,不要让这个环节出现学生为了表现而乱猜胡说。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识字 (落实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继续落实目标3) 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继续落实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不要让范写流于形式,要集中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认真看老师范写,这样才能使教师的范写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提醒学生书写时姿势要正确,书写要规范。

2、在学生身边指出应该改进的地方,在投影仪中展示优秀的作业。 四、拓展实践

1、背诵成语,讲讲你知道的成语故事。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六题: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只有_______________,才能不断进步。 五、作业布置

1、回家搜集更多的成语,比一比,赛一赛,谁在课文积累的成语多。 2、制作成语卡片,平时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识字4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