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 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Dec.2002
网络外部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张铭洪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近年来,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及与此相关的概念时常在经济学文献中被提及,但在许多
文章中或者语焉不详,或者存在一定的误解。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外部性的涵义,并对与网络外部性相关的一些概念和形成机理做详细的论述,为网络外部性的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关键词:网络外部性 网络效应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23x(2002)0420088203 在网络经济下,经济以网络的形式组织和运作,经济网络内的信息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与智能化的数字网络息息相关,使得网络外部性问题日益突出,导源于网络外部性的正反馈效应也被迅速放大,并呈现出一个基本的经济特征:连接到一个网络的价值取决于已经连接到该网络的其他人的数量。这个基本的价值定理有许多不同的名字:网络效应、网络外部性和需求方规模经济,它是网络经济系统的根本特征之一。与这个根本特征相联系的概念还有:直接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正的网络外部性、负的网络外部性等等。本文将在下面对这些概念和形成机理做详细的论述。
产品的用户实现信息兼容与共享,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其他许多数字产品也有网络外部性。例如,如果很多人玩某个电脑游戏,它就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在选择游戏软件的时候,顾客往往偏向选择有名气的游戏。当使用Java语言(一种因特网的编程语言)的人越多时,我们在电脑上使用Java从网上下载的可能性就越大。更一般的例子是通信网络如E-mail或新闻组。如果没有人用E-mail或新闻组,它
的价值就比较低;但如果大家都用它,它的价值就大得多,而且较早采用这种通信方式的人所获得的利益将随着使用者的增多而增加,因为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和更多的人进行联系了。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并不少见,只是在不同的领域中体现的规模和重要性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发现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无论是客户形成的销售网络还是通信网络,网络的价值都随着网络用户数的增加而增大,规模大的网络价值相对较大;同时,网络用户所能得到的价值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1]:一个部分叫做“自有价值”,是在没有别的使用者的情况下,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那部分价值,有时这部分“自有价值”为零(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使用E-mail的情况,这时E-mail不具有任何价值);另一部分叫做“协同价值”,就是当新的用户加入网络时,老用户从中获得的额外价值(因为他们通过网络可以到达的节点增
一、网络外部性的涵义
网络外部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主流的观点倾向从市场主体中的消费者层面来认识。这种观点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也就是说,由于用户数量的增加,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原有的用户免费得到了产品中所蕴涵的新增价值而无需为这一部分的价值提供相应的补偿。以购买办公软件为例,随着使用office软件的用户增多,该产品对原有用户的价值也随之增大,因为你可以与更多的使用office
收稿日期:2002206223
作者简介:张铭洪(19642),男,汉族,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经济、电子商务。88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网络与多媒体:
网络外部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上也得到了新的价值。这就是间接的网络外部性。在这里,互联网和网站就是互补商品。
后来,经济学家Farrell和Saloner遵循着同样的思路对这两种网络外部性做了更加清晰而准确的界定:直接的网络外部性是指一个消费者所拥有的产品价值随着另一个消费者对一个与之兼容的产品的购买而增加;而当一种产品的互补品(如零件、售后
)变得更加便宜和容易得到服务、软件、网络服务…多了)。在没有实现外部性的内在化之前,用户是无需对这部分价值进行相应支付的。这部分“协同价值”就是网络外部性的经济本质。
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2]描述了网络的价值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网络的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网络对每个人的价值与网络中其他人的数量成正比。假设网络中有n个人,则网络对所有人的总价值与n(n-1)=n2-n成正比。如果一个网络对网络中每个人的价值为1美元,那么规模为10倍的网络的总价值约为100美元,规模为100倍
时,这个产品的兼容市场范畴得以扩展,这时就出现了“市场中介效应”,因为该产品的消费者可得到的价值增多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说的市场中介效应就是Katz和Shapiro所说的间接网络外部性。
的网络总价值约为10000美元。网络规模增长10倍,其价值就增长100倍。这一法则用经济学的术语来描述,就是网络外部性。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说,网络外部性意味着在网络中一种行为的价值的增加,这种价值增加的情况伴随着采取相同行为的市场主体的数量增多而发生。
三、正的网络外部性和负的网络外部性
通常,人们在讨论中只提及正的网络外部性,这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网络外部性只有正的,而且它的存在很显然是有益的。事实上,这两个判断都是错误的。
在网络外部性中,积极(正)的外部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而且它也是网络外部性的主要体现形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负的网络外部性就不存在。消极(负)的网络外部性也同样可能作为网络效应而出现。例如拥塞就是一种能够抵消积极的网络外部性的消极外部性。以通信网络E-mail或新闻组为例,如果使用它的人增多,它的价值就提高,老用户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收益,这时E-mail就体现出正的网络外部性。但是如果大家都在大量地使用这种通信方式,又有可能出现拥塞,E-mail或新闻组的使用者有可能会因为速度太慢而苦恼。这时就出现了负的网络外部性。可见,网络外部性本身是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我们之所以一直主要讨论正的网络外部性,是因为在网络经济中,这种网络外部性所带来的经济影响相对更大一些。在后文中,如非特别指出,我们所说的网络外部性就都指正的网络外部性。
我们必须防止的另一个误区是:简单地判定正的网络外部性产生正面的效应,而负的网络外部性则产生消极的效应。事实上,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两者都可能破坏市场应有的效率,降低社会总效用,扭曲成本-效益原则,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都是不利的。我们不能从字面上简单地对网络
89
二、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
(信息规则—经济学家Katz和Shapiro《——网络经
济的策略指导》作者之一)早在1985年就对网络外部性进行了分类[3]。他们将网络外部性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网络外部性”———“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的数量所导致的直接物理效果”而产生的外部性。具体地说,由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就属于“直接的网络外部性”。通讯网络,诸如电话、传真机、在线服务、Email等,这些产品都是体现直接网络外部性的典型例子。另一种是“间接的网络外部性”———“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间接外部性的例子包括作为互补商品的计算机软硬件。当某种特定类型的计算机用户数量提高时,就会有更多的厂家生产该种计算机所使用的软件,这将导致这种计算机的用户可得到的相关软件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价格下降,因而获得了额外的利益。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是互联网用户和网站的建设。连接到互联网的用户越多,互联网的价值越大,老用户得到的额外价值也越高,这是直接的网络外部性;同时,连接到互联网的用户增加时,由于互联网价值的增大,会有更多的人到网上建设新的网站,提高网站的质量,降低使用的价格。这样,互联网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实际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2卷第4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No.4
2002年12月 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 Dec.2002
外部性所导致的结果进行判断。我们在定义中曾经提到过,网络外部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而我们所谓正的网络外部性,仅仅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加以考虑的。实际上,尽管从表面上看,正的网络外部性对消费者和单个厂商而言似乎是有利的,但从全面的、长期的角度来看,它同样可能破坏市场的效率,扭曲价格体系对资源的配置,使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社会价值,从而妨害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们叫做网络外部性。
应当说,Liebowitz和Margolis关于网络效应和网络外部性的界定是基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的定义,是比较严谨的。相应地,他们也提出了与大多数人迥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关于网络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实际上大部分是不存在的。因此网络效应就更不能和带有市场失灵含义的网络外部性一词混用。但是,至今大多数经济学家仍然认为与网络外部性相关的市场失灵是存在的,因此在谈及网络外部性时,他们仍然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定义,并将它们视为同一概念进行研究。
四、网络效应和网络外部性在大多数关于网络外部性的文献中,网络外部性和网络效应是同一个概念,人们并没有对它们进行区分。但是这当中也有不同的声音,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的经济学家Liebowitz和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经济学家Margolis认为[4],网络效应和网络外部性是不同的。他们认为,网络所具有的随着用户数量增多而价值提高的特性只能叫做网络效应,因为当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与外部性相关的成本和利润时,就不存在能称之为“外部性”的经济问题了,因为此时外部性已经完全内在化了。因此,只有当这些网络效应没有被内在化的时候,才能把它
参考文献
1,3 NicholasEconomids,TheEconomicsofNetworks
[EBΠOL].HTTP:ΠΠwww.stern.nyu.eduΠnetworksΠtop.html2001,5,21
2 (美)CarlShapiro,HalVarian著,张帆译.信息规
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62
4 (美)Soon-YongChoi,DaleO.stahl,AndrewB.
Whinston著,张大力,刘维斌等译.电子商务
经济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455
AnalyzingtheNetworkExternalityandCorrelativeConcepts
ZHANGMing2hong
(SchoolofEconomics,Xiamen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5)
Abstract:Althoughtheyareoftenmentionedandusedinmanyeconomicsarticlestheseyears,therealsignificationofnetworkexternality,networkeffectandothercorrelativeconceptsarenotstatedclearlyandsomemisunderstandingsstillexist.Thearticleanalyzesthemeaningofnetworkexternality.Atthesametime,thepaperdiscussestheCorrelativeConceptionandmechanism,whichestablishesthebasisoffur2therstudyonthetheoryofnetworkexternality.Keywords:networkexternality;networkeffect
(文字编辑、责任校对:王香丽)
90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