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第一章桥式起重机操作规程 一、开车步骤:
1、操作者必须熟悉起重机的结构和性能,经考试合格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能进行独立操作,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2、开车前,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扳至零位,关好门窗,鸣铃示警(时间不少于5秒钟),确认安全之后才能开车。
3、每班开动前必须进行以下各项检查: (1)吊钩钩头、滑轮有无缺陷。
(2)钢丝绳是否完好,在卷筒上固定是否牢固,有无脱槽现象;卷筒上钢丝绳压板紧固情况。
(3)大车、小车及起升机构的制动器是否安全可靠。
(4)各传动机构及防护罩是否正常,各安全开关是否灵敏可靠,起升限位及大小车限位是否正常。
(5)行车运行时有无异音。若发现缺陷或不正常现象,应立即进行调整、检修,不得迁就使用。
4、每班第一次起吊重物时(或在负荷达到最大重量时),应在吊离地面高度0. 5m后,将重物下放,以检查制动器的性能,确认可靠后方可进行正常作业。
5、起车要平稳,并逐挡加速:对起升机构每档的转换时间可控制在1-2秒;对运行机构每档转换时间应不小于3秒;对大起重量的行车各档转换时间应在6-18秒,视起重量而定,重量大换挡间隔时间长,严禁高档启动。
二、运行中注意事项
1、吊车运行过程中,严禁人员上下车,必须上下车时,首先以 信号通知司机,待停车后才能上、下车,检查人员停留在车上时,应事先和司机保持联系。
2、吊车正常工作时,人员不得停留在车上。
3、吊车上不准堆放各种物品,如工具、材料、易燃品等,以防震动下落,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对于必放工具、常用备件等要放在专用箱子里。
4、吊运时不准在人头和其它重要设备上通过,如果有人需发出信号待人离开后才能通过。
5、起重机吊运载荷时,重物必须提升到离开障碍物0.5米以上。 6、吊车运行中,严禁同跨间起重机碰撞和顶车,需要顶车时,必须有人松开两边的制动器。
7、起吊重物时,必须在垂直的位置上,不许用起重机牵引和拖动重物,不允许斜拉、斜吊、吊物相碰或推拉其它设备和车皮。
8、运转过程中,电机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得使其反转。 9、各类起重机不得超负荷使用,吊运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10、吊运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或线路停电,必须迅速地停电,将总开关切断,当了解清事故或停电原因,并检查处理无误后,方可重新启动。
11、吊车进行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必须停电并挂标志牌。
12、到极限时必须停车,不准利用惯性超越限位,更不得依赖限位开关和碰头。
13、当双钩同时工作时,禁止主、付钩相碰。 14、当单钩工作时,可把另一钩起升到一定高度。 15、禁止两台天车同时吊运同一重物。 三、停车步骤:
1、停车时,把吊物放下,吊钩起到适当位置,再停于指定位置 并切断电源。
2、当吊车上悬有重物时,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
3、当吊运工作完成后,所有控制器置于零位,先拉分闸,再拉总闸,当确认无问题后司机方可离车。
第二章桥式起重机维护规程 第一节检查制动器
一、天车工和检修工每班检查其活动部分,要保持灵活,动作准确可靠,凡有断裂和磨损严重的应及时更换。
二、天车工和检修工每班需检查制动轮表面是否有油迹,是否磨损均匀,是否带有裂纹,制动轮磨擦时温度不准超过200℃。
三、运转时必须保持制动器的平稳性和均匀性,发现急剧振动检修工应及时调整,并保持间隙均匀。
四、检修工每两周检查一次液压缸油位是否低于正常油位并及时按规定油品加油。
第二节检查减速机
一、每班需详细检查减速机是否有异常,定期补充或更换润滑油,加油量不得超过或低于各种减速机的油尺刻度。
二、每两周检查一次齿轮啮合情况,齿面接触应良好。 三、运转时油温不得超过70℃。
四、每班检查减速机一次,不允许发生振动和地脚松动的现象,遇到此情况必须及时检查处理。
五、以上工作由检修工完成。 第三节检查卷筒和滑轮
一、每班需检查卷筒、轮毂有无裂纹和破损现象。 二、检查卷筒的磨损情况。 三、按计划对轴承加润滑油。
四、经常检查滑轮的磨损情况,每班需检查轮缘等是否有掉边现象。
五、以上工作由天车工完成。 第四节检查钢丝绳
一、天车工应保证钢丝绳的正常润滑,按规定定时加油。 二、天车工每班检查钢丝绳是否有弯曲、打结、局部凸出或过于扭转等现象。
三、天车工每班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第五节检查吊钩
一、检修工每班检查吊钩危险断面的磨损情况,吊钩必须保持转
动灵活。
二、检修工每周检查各种龙门钩垫瓦的磨损情况。
三、检修工每周检查板钩固定铆钉是否松动,钩梁是否有变形、开焊、裂纹和破口等现象。
第六节检查车轮及轨道
一、检修工每季度检查一次车轮的润滑情况,确保润滑良好,按“五定”定期清洗加油。
二、检修工检查轮面有无砂眼裂纹现象,表面是否平滑。 三、检修工检查道轨是否平直,轨道有无变化及磨损情况。 四、检修工检查车轮有无由于啃道而发生车轮轮缘层层剥落现象。 第七节检查联轴器及轴
一、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各种联轴器接触是否良好,键联接是否牢固,如有摆动、窜动等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二、检查齿轮联轴器的内外齿圈的磨损情况,轮体是否有裂纹 等现象,各种密封装置是否齐全,定期向齿的啮合处加油润滑。 三、检查联轴器的径向摆幅。 四、检查轴是否有弯曲、裂纹等现象。
五、检查轴与齿轮联轴器的不同心度,当齿轮联轴器无径向位移时需及时调整。
以上工作由检修工完成。 第八节检查金属结构
一、检修工每年检查吊车主梁拱度及桥梁的旁弯度,桥梁腹板是否有变形。
二、检修工每月检查金属结构及联结螺栓有无锈蚀、松动、局部变形,铆钉是否松动,焊缝有无开裂等现象。
第九节其它事项
一、天车工每周对所有天车进行一次清扫擦拭,吊车的大车、小车、司机室、电器盘柜等设备的外表要保持清洁。
二、加油工具要清洁,各种用油要符合油质要求。 三、各种轴承部位加油不能超过空腔的2/3。
四、减速机根据油标上限加油,保持齿轮润滑良好。 第十节天车电气设备维护规程 操作工: 1、电动机
(1)运行声音正常。 (2)电动机的温升正常。 (3)轴承温升、声响及振动正常。 (4)接线盒无缺盖情况。 (5)地脚螺丝紧固。 2、制动液压缸
(1)抱闸架活动可靠,动作准确。 (2)抱闸线圈没有接地虚连现象。 3、控制器
(1)检查动作灵活,位置正确。
(2)控制器固定稳定,出入线固定,绝缘良好。 4、电阻箱
(1)检查电阻端部接触严密,片间无烧损、断片情况。 (2)电阻温升不超过300℃,保持电阻表面清洁,使其易散热。(3)检查接线端子良好,引入线牢靠,无过热打火现象。(4)地脚螺丝紧固。
5、司机室操作线 (1)外皮绝缘良好。
(2)导线接头处严密及绝缘包扎良好。 (3)各部管口出线和绝缘情况良好。 (4)各部固定牢靠。 6、滑拖
(1)滑拖无歪斜及损坏。 (2)瓷瓶完好。
(3)滑拖与滑线接触良好。 (4)滑拖支架固定部分牢固。
7、滑线
(1)各部支架牢固。
(2)无变形开焊及螺丝松动现象。 (3)各滑线小车动作灵活。 8、保护装置
(1)各极限形成固定牢固。 (2)动作灵活可靠。 (3)线路绝缘良好。 9、照明
(1)各照明线路完整。 (2)各开关完好。 维修电工: 1、电动机
(1)检查电刷、刷架、滑环及弹簧压力。 (2)电机定转子接线牢固。
(3)运行中的电动机定子及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以500伏摇表摇测不低于0.5M欧。
2、控制器
(1)检查触头磨损情况和接触压力,触头压力在1~1.7Kg。 (2)凸轮接触情况应灵活可靠,对磨损严重的应及时更换。 3、接触器
(1)检查触头接触良好。 (2)检查调整触头压力。 (3)检查消弧装置完好。
(4)检查全部可动部分的活动情况,各部联锁机构灵活可靠。 (5)保护装置的部件完整。 (6)磁铁及线圈吸合应良好、有效。 (7)各部螺丝紧固。 4、电阻器
(1)检查温升和绝缘情况,电阻温升不超过300℃,如发现氧化
层,应用锉刀除去。
(2)检查接线端子良好,引入线牢固,无过热烧坏现象。 (3)每段电阻发热均衡。 5、滑拖
(1)绝缘良好,瓷瓶完好。 (2)滑拖与滑线接触良好。 (3)滑拖接线软线紧固。 6、保护装置
(1)保险的额定容量正确。
(2)继电器整定值正确,动作灵活可靠,各接线端无松动现象。(3)各部极限行程灵活可靠。
7、主供电线路 (1)瓷瓶及支架完好。
(2)定期绝缘测验,其值最小不低于0.5M欧。 第三章桥式起重机检修规程 第一节检修周期
第二节机械设备检修内容 一、小修内容:
1、更换达到磨损极限的钢丝绳。 2、更换磨损严重的销轴螺栓。 3、更换磨损严重的制动器闸瓦及零件。 4、减速机处理漏油及更换磨损严重的齿轮。 5、更换损坏的吊钩护罩及滑轮。
6、调整部分安装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偏差消除隐患。
7、配备天车短缺的零件。 8、焊接修理一切安全防护装置。
9、改进天车不能适应生产工艺要求的零件。
10、检查齿轮联轴器的磨损情况,更换达到极限标准的。 11、处理检查中发现而没有处理的问题。 二、中修内容
1、更换达到磨损极限的钢丝绳。
2、更换套修件,如减速机、吊钩组、滑轮组、车轮组等。 3、卷筒轴承打开检查清洗换油。 4、减速机清洗换油。 5、车轮组、滑轮组加油。 6、端梁螺栓加固。
7、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完成全部小修内容)。 三、大修内容:
1、测量天车的上拱度,以验证主梁是否超过规定的变形。 2、测量主梁的旁弯度。 3、检查主梁和端梁的连接焊缝。 4、对角线的检查,校验车架平行度。
5、对车轮部件作全面检查(包括轴承,检查偏差及磨损情况)或更换。
6、吊钩、横梁、动、定轮轴、卷筒进行探伤试验,钢丝绳更换。 7、齿接手全套更换。
8、吊钩组解体检查、清洗或全部更换。 9、小车轨道调整或更换。 10、除锈刷漆。
11、还需要完成中、小修的工作内容。
12、最后进行天车全面性能试验(动、静荷试车)。 四、检修标准:
1、主梁上拱度:起重机主梁上拱度F=(0.9-1.4)S/1000。 2、主梁下挠度:起重机主梁空载时下挠值不应超过水平线以下
S/1500,对特殊需要时应进行主梁额定载荷试验,跨中下挠值不应超过水平线以下S/700。
3、跨度偏差:△S=±[2+0.1×(S-10)]mm。
4、大车轨道:大车轨距S的极限偏差△S=[3+0.25×(S-10)]mm,但最大不得超过±15mm;两轨道顶面的高度差不得大于10mm,每根轨道沿长度方向,每2m长度内高低差不得大于2mm;轨道接头间隙应为2~4mm。
5、小车轨道:轨距偏差跨端≯±2mm,跨中当S≤19.5m时应为+1~+5mm,当S≥19.5m时为+1~+7mm;轨道接头处高低差e≤1mm,偏向错位差g≤1mm,间隙≯2mm。
6、吊钩:吊钩不许用铸造吊钩,吊钩应固定可靠,转动部位应灵活。
7、钢丝绳:绳端固定应牢固,固定压板不应少于两个,用绳卡连接,数量不少于3个,用楔块连接时,楔块不应松动移位;钢丝绳余留圈数不应少于2圈;钢丝绳不允许有扭结、压扁、弯折和笼状畸变、波浪形、钢丝或绳股挤出、绳芯损坏等。
8、卷筒:固定钢丝绳的压板不得有损陷或松动等缺陷。 9、滑轮:转动灵活,滑轮表面应光洁平滑不应有严重磨损和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10、制动器:制动轮与磨檫片之间接触均匀,且不得有影响制动性能和缺陷或油污;开闭灵活,制动平稳可靠。
11、减速器:地脚螺栓、壳体连接螺栓不得松动,工作时无异常声音、振动或漏油。
12、开式齿轮:轮齿啮合平稳,无振动。 13、联轴器:运转时无撞击,无振动。 第三节天车电气设备检修规程
一、冶金企业起重机电气控制设备检修周期规定:多尘潮湿在高温下运行,每小时起停次数甚为频繁作业率繁重者,中修1~2年一次,小修3个月一次。
二、中修内容
1、动力线路及操作线路部分或全部更换。 2、控制盘拆下修理,更换全部或部分电气装置。 3、控制器分解清扫,更换易耗零件或全套控制器更换。 4、电阻器清扫,检修及更换。 5、滑线更换。 三、小修内容
1、动力线路及控制线路接头检查,对绝缘不良者进行处理或更换。 2、更换控制盘上磨损的电器零件及触头调整。 3、滑拖清扫检查,磨损部件更换。 4、电刷压力调整,部分磨损件更换。 5、控制器解体清扫,更换磨损件及接点。 6、电阻器清扫,检查绝缘情况,更换损坏部件。 四、检修标准 1、电动机
(1)电机定转子接线牢固。
(2)电动机定子及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以500伏摇表摇测不低于0.5M。
2、控制器
(1)触头磨损情况和接触压力,触头压力在1~1.7Kg。 (2)凸轮接触情况应灵活可靠,对磨损严重的应及时更换。 3、接触器
(1)触头接触良好。 (2)调整触头压力。 (3)检查消弧装置完好。
(4)全部可动部分的活动情况,各部联锁机构灵活可靠。 (5)保护装置的部件完整。 (6)磁铁及线圈吸合应良好、有效。 (7)各部螺丝紧固。 4、电阻器
检查温升和绝缘情况,电阻温升不超过300℃,如发现氧化层,
应用锉刀除去。
5、滑拖
(1)绝缘良好,瓷瓶完好。 (2)滑拖与滑线接触良好。 (3)滑拖接线软线紧固。 6、保护装置
(1)保险的额定容量正确。
(2)继电器整定值正确,动作灵活可靠,各接线端无松动现象。 (3)各部极限行程灵活可靠。 7、主供电线路 (1)瓷瓶及支架完好。
(2)定期绝缘测验,其值最小不低于0.5M欧。 五、检修完毕试车
1、试车前必须将车体上下进行周密安全检查。 2、试车前须彻底清扫垃圾、备件及检修工具。
3、试车前机电双方必须先行盘车与空操作,检查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4、首先做无负荷试验,无问题后在做机械设备试转,初次启动时速度要求缓慢。
5、试车中发现电机和其他设备不正常时,应停下检查,处理好后再行试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