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天下为公

来源:小奈知识网
天下为公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说实话,我不知道什么是辛亥革命,也不认识孙中山、宋庆龄,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新中国的成立。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他们的经历、事迹、精神、思想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作为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去了解、学习和继承。

孙中山爷爷出生贫苦,但是他聪颖过人、奋发图强,经过勤学苦练他成了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新时代青年,胸中燃烧着改革的热情。他一面帮助家人做农活,一面在村民中大力宣传社会改革,抨击腐败的中国政治和落后的社会风俗。他从中央书院毕业后,改学医学,他想“由医人而医国,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在西医书院念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宣传革命、策划革命上了,满脑子都是革命思想。他先后组织了10次革命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他没有气馁,继续组织发动革命武装起义,终于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推翻了清朝政府,这就是有名的辛亥革命。

孙爷爷是一位大公无私的爱国者。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民国初建,他将临时大总统的崇高地位让给袁世凯,固有“知人不明”之憾,但同时不也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公,视个人权位如敝屣的博大胸怀吗? 他还是一位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家。最初他只是一个人,然而,却毅然、决然向清朝这个庞然大物发起冲击,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帝国,从而也结束了自秦始皇以来绵延了2133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国建立,孙爷爷的理想成功了,然而,失望与挫折接踵而来,他一次又一次掀起革命斗争。在晚年,他改组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高举反帝反军阀的旗帜,坚定地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建立了三民主义和公产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

孙爷爷思想的核心部分是坚持完整的民主主义。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历史实现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古老的中华大地升起了“共和国”的大旗。此后的历史虽然反复多变,但是,将我国建成具有高度民主水平的现代国家始终是中华儿女不变的奋斗目标。

孙爷爷不仅期望国家富强,人民民主,而且期望民生幸福。他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从提出“驱逐鞑虏”,到提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从提出“创立合众政府”,到提出国家政权应该“ 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从提出“平均地权”,到提出“耕者有其田”„„处处体现出孙爷爷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思想。

这就是孙中山爷爷,他有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愈挫愈奋的坚强斗志、永不停顿的进取精神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里的当代学生,怎能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将孙中山爷爷“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越来越感觉到孙爷爷的伟大,他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博爱”和“天下为公”。我决心:一定要向他学习,刻苦学习,将来把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责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我还编了一首诗,献给辛亥革命100周年: 本欲从医救国民, 奈何从政掀革命。 四方志士同举义, 辛亥年间起风云。

武昌一枪大地惊, 天下为公任道行。 三民主义新旗帜, 中西思想建民国。 呕心沥血为人民, 精忠报国世人敬。 博爱精神代相传, 创新之风人称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