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试卷
七年级地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8年元旦,改编自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流浪地球》揭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在中国再次掀起科幻热潮。流浪地球分为五个阶段,依次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每一阶段都必须依赖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表面的朝向天空的巨型离子发动机提供动力。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离子发动机主要集中在(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2. 刹车时代即让地球自转停下来,地球上的离子发动机喷口最可能朝向的天空( ) A. 东方
B. 南方
C. 西方
D. 北方
3. 刹车时代结束,假设大西洋在公转轨道上朝前,太平洋朝后,进入逃逸时代;即让地球公转加速到能脱离太阳引力以奔向比邻星,此阶段,亚欧大陆上的离子发动机喷口最好朝向的天空(以地球自转时的方向为参照)( ) A. 东方
B. 南方
C. 西方
D. 北方
4. 刘慈欣的另一部作品《地球大炮》实际上是造一条通过地心的可直接连接地球两端的直线隧道(忽略地球自转),它的一端在我国的漠河北极村(53.5°N,124°E),则另一端的地理坐标是( ) A. (53.5°S,124°E) C. (53.5°S,56°W)
【答案】1. D 2. A 3. A 4.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离子发动机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表面,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错误,D正确。北美洲位于西半球,亚洲主要位于为东半球,A、B错误。故选D。
B. (53.5°S,124°W) D. (53.5°N,56°W)
【2题详解】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离子发动机喷口朝地球自转的相反方向才能让地球自转停下来,因此喷口朝东方,A正确。故选A。 【3题详解】
由于地球的球体,太平洋朝后,亚欧大陆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上的离子发动机喷口朝东方,则顺推地球自西向东公转速度加快,A正确。离子发动机喷口朝向南方、西方和北方都不能顺推地球公转,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另一端的位置与漠河北极村的位置在地球上呈中心对称的关系,漠河北极村(53.5°N,124°E),则另一端的纬度为53.5°S,经过另一端的经线和经过漠河北极村的经线,两条经线能够组成同一经线圈,且为正对的关系,则另一端的经度为56°W。C正确,故选C。 【点睛】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表面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地球
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要让其停下来,则喷
口朝东才能让其停下来;要加速地球公转,则顺其公转方向推动地球。 5.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是指气流从市区流向郊区 B. B是指市区气温较高,上升气流显著 C. 这种现象被称为孤岛效应
D. 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答案】B 【解析】
的【详解】城市中由于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我们把
这种现象称之为“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中心气温高,气体盛行上升运动,在高空向郊区下沉,近地面气体由郊区向城市回流。据图可知:A是指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市,这种现象的产生和人类的活动有关,故本题选B。
6. 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叶片比较小,表面多有“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植被被称为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热带雨林
【详解】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该气候类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点,为了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在地中海气候区,许多树木的叶子都比较小,表面多为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这种树林被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一天),你认为我们7. 下列四幅图是我市一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正午日照图期末考试期间的正午日照最可能接近哪一幅( ) A.
B.
C.
D.
的B. 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我们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时间是冬季,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夏季,最低的是冬季,由图可知A太阳高度最高,D太阳高度最低,因此选D。 【点睛】该题考查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8. 澧县白昼最长时( ) A.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C. 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答案】C 【解析】
D. 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详解】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澧县的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A、B、D错误,C正确。故选C。 9. 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故选:A. 10.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政治、经济等方面问题的商谈是 A. 南北差距 【答案】C 【解析】
【分析】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这些发达国家,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都分布在北半球(北);发展中国家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为主,这些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南).
【详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叫做“南南合作”.故选C.
11. 澧县降水比塔里木盆地(我国西北内陆)多,可能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 海陆位置 【答案】A 【解析】
【详解】澧县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距海较远,降水稀少。故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是海陆因素,A正确。纬度位置对降水的影响,体现在赤道降水多,两极地区
B. 纬度位置
C. 人类活动
D. 地形
B. 南南合作
C. 南北对话
D. 和平与发展
B. 人口多少
C. 开发的历史
D. 军事强弱
降水少,两地的降水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不是纬度因素,B错误。澧县与塔里木盆地的降水差异与人类活动无关,C错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体现在山脉对空气的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两地的降水差异主要影响因素不是地形因素,D错误。故选A。 12.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 春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为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我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
13. “明天北方会有一股冷空气南下,与暖空气交汇,在江淮流域形成降雨”,请你分析该天气预报所描绘的降雨类型是( ) A. 对流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降水
类型包括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如题目所说的冷暖气团相遇,暖气流遇冷形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暴雨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成降水属于锋面雨,通常发生在温带地区,对流雨一般发生在热带地区,地形雨一般在山地,故选C。 14.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是( ) A. 美国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法国
C. 英国
【详解】联合国总部设在了美国的纽约,设有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国、法国、美国、俄国、英国;故选:D。
的D. 德国
15.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C. 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详解】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处于夏季,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为冬季,我国位于北半球,此时河流不会结冰,哈尔滨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哈尔滨白昼比广州长,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理解解答即可。 16.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是( ) A. 日常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气候包括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风调雨顺\"讲的是气候,\"五谷丰登\"指的是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故D符合题意,选D。
17. 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 国际竞争激烈 C. 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
【详解】此题就是说明了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
B. 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D. 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B. 交通运输
C. 工业生产
D. 农业生产
B. 我国北方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D. 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使得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C符合题意。
18.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较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从而导致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 海拔较高
C. 离海较远
D. 受冬季风影响
19. 甲点海拔为( ) A. 1500米
B. 1000米
C. 500米
D. 0米
20. 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 A. 15℃
【答案】19. A 20. D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处另一低点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甲点的海拔是1500米。故选A。 【20题详解】
B. 0℃
C. 18℃
D. 9℃
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可计算,15-(1500-500)÷100×0.6=9℃。根据题意选D。 【点睛】本题考查海拔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21. 图例“A. 铁路 【答案】D 【解析】
【分析】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数字,叫做注记.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符号表示国界线.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简单,识记即可.
22. 下列是四位同学对一日天气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四季如春 【答案】B 【解析】
【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详解】四季如春、长夏无冬、终年炎热描述的都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现象,电闪雷鸣属于天气现象.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理解解答有效. 23. 下列哪种活动不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 A. 大量燃烧煤
B. 植树造林
C. 修建水库
D. 开发太阳能资源
B. 电闪雷鸣
C. 终年炎热
D. 长冬无夏
”表示的是( ) B. 公路
C. 洲界
D. 国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环境质量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大量燃烧煤炭可以向环境中释放大量的烟尘、杂质和污染气体,使得空气质量下降;植树造林能够起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修建水库能够起到改善局地小气候、美化环境的作用;开发太阳能资源,减少矿物燃料的利用,同样也能起到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故本题选A。 【点睛】了解大气的污染和保护。
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平时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龙卷风始发地A经纬度位置是( ) A. 29°S 112°W C. 29°S 112°E
B. 29°N 112°W
25. 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 ) A. 自北向南 C. 自南向北
【答案】24. D 25. B 【解析】
【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4题详解】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可知: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9°N,112°E),故本题选D。
的D. 29°N 112°E B.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东北向西南
【25题详解】
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知,判断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定位和定向。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50分)
26. 读“澧县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BD河段的流向为________。 (2)一般情况,D处聚落的规模比B处________(大/小)。
(3)该景区为方便游客,计划在A、C两地间修建高空索道(缆车),请你计算这条索道的单程长度为________米。(量得AC间图上距离为3厘米,不考虑垂直距离。)
【答案】 (1). 西南 (2). 从西南向东北 (3). 大 (4). 3000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指向标地图确定方向,比例尺,考查聚落的形成条件,需要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根据指向指向北,A位于C的西南方向。根据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BD河段的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
(2)由图可知,D处地形更平坦开阔,且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源更充足,交通便利。因此D处聚落的规模比B处大。
(3)由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米,图上为3厘米,则实际为3000米。
【点睛】D处地形更平坦开阔,且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源更充足,交通便利,一般情况D处聚落规模比B处更大。
27.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1月30日(期末考试)距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代表的节气中的________处最近。 (3)当地球公转到丙处时北半球处于________季。 (4)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________的变化。
(5)每年3、4、5月为北半球的________季;9、10、11月为南半球的________季。 【答案】(1)沿公转轨道画一个逆时针的前头即可
(2)丁
(3)秋
(4)季节(或正午太阳高度或昼夜长短) (5)春 春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季节的划分等。 【详解】(1)地球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2)甲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乙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丁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因此1月30日距乙处最近。
(3)丙处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北半球处于秋季。 (4)地球公转运动产生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5)北半球的春季的时间为3、4、5月;由于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9、10、11月为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的春季。
【点睛】甲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乙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丙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丁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28. 某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约650mm,下表为该地月平均气温,分析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23.3 21.6 14.3 5.6 -6.7 -16.8 (1)此地最可能为________气候。
(2)最高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__。 (3)此地应该在________半球的________大陆的东岸。
【答案】 (1). 温带季风气候 (2). 23.3℃ (3). 43.4℃ (4). 北 (5). 亚欧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通过气候资料判读气候类型,并归纳气候特征。
【详解】(1)有表可知,7、8、9月气温较高为夏季,夏季高温。12月、1月、2月气温较低为冬季,冬季寒冷。因此判断该地区属于温带的气候类型,且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为650mm,因此最
有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符合表格和材料提供的气候特征。 (2)该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为7月23.3℃,最低月平均气温为-20.1℃,因此气温年较差为43.4℃。 (3)该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北半球的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
【点睛】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部。 29. 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 (2)我们澧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 (3)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是________气候,地中海沿岸是________候。
【答案】 (1). 热带雨林气候 (2). 终年高温多雨 (3). 亚热带季风 (4).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 温带海洋性 (6). 地中海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需要较强的识图读图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2)澧县位于亚热带大陆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海位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
【点睛】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
30. 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填空。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热量带名称B________。
(2)热量带A和B的分界线是________(纬线),D和E的分界线是________(纬线)。 (3)我们澧县位于________热量带(字母)。
【答案】 (1). 北温带 (2). 北回归线 (3). 南极圈 (4).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五带划分,需要一定的识图能力。 【详解】(1)B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
(2)热量带A和B分别是热带和北温带,分界线是北回归线。D和E分别是南温带和南寒带,分界线是南极圈。
(3)澧县地处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位于B热量带。
【点睛】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北极圈与北回归线之间为北温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南回归线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