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哥伦布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及技术条件。了解哥伦布的探险经过,知道哥伦布是新大陆的发现者。知道迪亚士、达伽马的航行以及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探险的经历。归纳并阐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后果,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编演小品,体验航海探险的艰难。巧设历史情境,以现场采访的形式深入感受探险的艰难,分析探险家们共同具备的心理素质。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探险家的远航,分析二者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洲航海家在航海历程中体现的勇气、决心及团结合作精神的了解,培养学生坚毅、进取的性格。学习哥伦布敢于打破常规向西航行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难点 哥伦布等航海家的航行路线;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记者:祝您好运!但是暴力总是不好的…… 场景三:在西班牙王宫采访西班牙国王
记者:尊敬的陛下!我刚刚采访过您的臣下哥伦布和麦哲伦。请问您为什么愿意支付巨款,让他们去未知的世界冒险?我看到在遥远的东方,很多未知的困难很可能让您的投资成为泡影。
西班牙国王:正像你们中国人讲的一句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不尝试一下,我们西班牙怎么能拥有广阔的领地和巨额的财富呢?走出去会有很多困难,但是不走出去,永远不能称霸欧洲甚至世界!你要知道,当他们的船队回到西班牙的时候,就是西班牙在世界上雄起之时!
场景四:《时空连线》节目现场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已经结束了采访。下面就请现场的观众议论一下:
①500多年前的哥伦布取得了什么成就?他能实现远洋航行的梦想条件是什么?
②哥伦布说:“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这句话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态?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做了什么?
③从被采访者的回答中,请你预计一下他们的远航会为西班牙带来什么?给美洲和菲律宾的人们又会带来什么?
④你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远洋航行活动中体现出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步骤三:感悟——追逐梦想,实现生命价值
一位诗人说过:“如果没有梦想,就象鸟儿失去了翅膀。”是的,每个人都有梦想,不一样的内容却一样的美丽。哥伦布、麦哲伦的探险梦激励着他们扬帆远航,不断克服困难,终于开辟出一条条新的海上航线。
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的很遥远,但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关山万里,只要梦想依旧,我们就会在艰难的跋涉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说出你的梦想和计划吧!(由学生自主激情发言) [课后作业]
动手画一幅简易的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为本单元活动课作准备。
标题: 发布时间: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要求及模板 2011-10-19 11:06:36 截止提交时间: 2011-12-20 23:59:59 “教学设计与反思”撰写要求及模板 培训期间,学员需按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与反思”,具体要求及模板如下: 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记“0”分。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注意事项: 1.请将模版复制下来,然后在word中进行编辑,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完成后再网上提交。为了保证辅导老师能清楚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的附件形式上传。 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模板: 基本信息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三单元第13课《伟大的开端》 张兆选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水泉中学 教材分析 《伟大的开端》这节课重点介绍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所受屈辱积累起来的一次总爆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救亡图存的一次新探索。它们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理解了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也就明白后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所以学好本课是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五四运动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本课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从知识背景看,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七年级历史,领略了辉煌灿烂的古代中国史后,便进入了屈辱的、悲壮的中国近代史。这必然会使他们的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同时,经过一年的基本的历史教学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历史阅读能力和简单的材料收集方法。 2、从年龄特征看,八年级的学生最容易接受情感性的东西,此时给予他们适当的情感教育,会比较容易接受。同时他们个性比较突出,喜欢表显自我,表现自己,所以老师应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但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毕竟能力有限,对很多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还不到位,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作出肯定的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知学好学,寓学于乐。 3、 初二学生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肯定,进行巧妙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简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②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自我表现和表达能力以及历史探究能力。 ③通过教师的点评总结,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选取一些影视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②通过活动设计,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主动接受历史知识。 ③通过情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了解,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他们学习五四青年彻底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②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史实,学习革命先辈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他们爱国爱党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①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初步理解五四精神; ②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难点: 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并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按照座位情况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一个组大致5到6个人。课前布置学生去预习,并收集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召开的资料,并把身临其境和史海探究的两个活动环节的内容通知学生,让他们去准备。同时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份需要学生补充完整的内容提纲,上课时发给学生。 (二)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片断《我的1919》,导入新课。视频可以给学生更直接的感官刺激,影片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钧慷慨激昂的陈词可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为五四运动的学习营造了一种爱国氛围,为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作铺垫。 (三)新课学习 活动第一阶段——精读细找 分发本课的内容提纲,并用幻灯片展示出来,让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按照提纲看书,然后通过小组竞答的形式,把提纲补充完整。 一、五四风雷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过程: 阶段 时间 主力军口号斗争方式斗争中心 前期 后期 结果:罢免曹 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历史条件 ①阶级基础:②思想基础: ③组织基础: 2、诞生的 时间: 地点: 标志: 3、中共“一大”召开的主要内容: ①党的名称: ②奋斗目标:③当前任务: ④中央机构:⑤中央书记: 三、工人运动的高潮(了解) 活动第二阶段——身临其境 1、展示学生游行示威路线图,介绍一下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2、展示中共一大召开的会场,请一位学生给向全班同学详细报道一下中共一大召开的情况。 两个大组分别选派一位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对每一同学的发言作具体点评,但评价结果教师自己登记而不必公布,(每个同学的发言不得超过3分钟)。 活动第三阶段——史海探究 1、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告》 说一说,这条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什么样的斗争精神? 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那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有何异同? 3、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其它政党有何不同? 4、用中国革命史的具体事件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的结论。 (四)歌谣小结 巴黎和会被宰割,五四惊雷主力现, 无产阶级上舞台,民主革命换新篇。 一大宣告党诞生,1921 7 23 。 革命面目焕然新,中华民族曙光现。 教学环节 1课前准备 2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课前组织 预设学生行为 1小组竞答 2代表发言 3讨论整理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激发学生好胜心理,主动去学习 2课中引导 3新课学习 3课后总结 4 歌谣小结 3 伟大的开端 一、五四风雷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7、23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活动总分10分 2.团结互助的组加2分。 3.发言积极的加2分。 4.语言表述清晰扼要的加2分。 5.课后写出感受的加2分。 教学反思 评价等级: 点击下面的“浏览...”按钮,添加附件。 可同时添加多个附件,建议上传的附件大小不要超过4M 允许上传格式:(bmp|doc|fla|flv|gif|jpeg|rar|ppt|jpg|xls) 我同意学员作品原创承诺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