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

来源:小奈知识网
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

1.乳牙易患龋的因素

乳牙的釉质、牙本质均较薄,钙化度低,抗酸力较弱; 乳牙的结构也使得食物残渣容易滞留;

儿童的饮食多为软性食物,粘稠、含糖多,易于发酵产酸形成龋齿; 儿童的睡眠时间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不容易自洁; 幼儿不能很好地刷牙,食物、软垢易停留在牙面,细菌容易生长。 2.乳牙龋齿的危害

也许您持有这样的观点:乳牙迟早是要替换的,因此乳牙龋齿可以不需要治疗。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乳牙龋齿不仅会造成患儿痛苦,还会对恒牙、口腔中其它组织以及全身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乳牙龋齿可发展为牙髓炎、根尖炎,患儿在承受疼痛折磨的同时,由于感染会影响乳牙下方的恒牙胚,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无法发育,导致牙源性囊肿;

乳牙龋坏严重导致乳牙早失,恒牙受影响萌出过早或过迟,常发生排列紊乱和位置不足,导致颌关系紊乱及恒牙错合;

乳牙龋齿使得患儿不敢用患侧咀嚼,久之,养成偏侧咀嚼习惯,颌骨发育不对称形成歪脸。

就对全身的影响来看,由于乳牙龋齿导致咀嚼功能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营养失调直接影响儿童全身的生长发育,机体的抵抗力也相应下降;

导致急性炎症时,由于儿童乳牙龋齿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急性蜂窝织炎,甚至败血症的发生;

即使是慢性炎症也可能引起病灶感染,感染向全身扩散,导致肾炎、风湿热、过敏性紫癜、蛛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乳牙的龋坏或早失会影响儿童正确发音,前牙大面积龋坏还会影响美观,这些都会对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因此绝不能忽视乳牙龋病,以免给儿童局部及全身都带来不良影响。 3.学龄前儿童家庭口腔保健

营养:学龄前期一般指3-6岁的儿童。此期儿童生长速度开始减慢,从营养方面来说,热量需要相应减少。此时应注意平衡的饮食。限制多盐、多脂肪、粘性大、清除慢、容易产酸的食物如糖果和一些精制食品。

自我保健:3-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大部分儿童此时已进入幼儿园,并有一定独立性,但仍不具备独立自我口腔保健的能力,需要家长帮助培养儿童掌握刷牙方法、有效刷牙、餐后漱口。父母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最好与儿童一起做好早晚餐后的刷牙和漱口。

饮食习惯:教育儿童少吃零食、甜食等,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