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一、 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有157名学生参加,试卷采用区调研试卷,对于我校现阶段的七年级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试卷满分150分,年级均分89.54,最高分125,最低分2分,120分以上有2人,120-110分以上有 17人,110-100分有 27人,100-90分有38人,90-80分有40人,70分以下有12人。 二、对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一)学生答题优点

1、积累与运用部分,优等生对一些常见字词掌握比较牢固,语句的连贯、语感训练到位,古诗名句默写能熟练掌握,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掌握较好。

2、阅读部分,优等生能基本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语句的翻译能做到通顺连贯,能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能结合文章内容谈自己的感悟;现代文的阅读,能基本读懂文章的信息,读懂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情感、写作意图,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结合文本要求谈感悟。基本上能进行4对话:与文章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命题人对话、与改卷人对话。

3、写作部分,一半的学生能按作文的要求去写作,作文的选材切合文意,谋篇布局比较合理,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字迹较清楚、卷面较整洁。 (二)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积累与运用部分,①学生对病句修改中“语义重复”、标点符号的掌握较薄弱。②排序题的解答很随意,没能静下心来认真比较揣摩研究。③对综合性学习中所给材料不能进行很好的整合,学生只是从表面泛泛而谈,不能抓住材料的本质。

2、文言文阅读部分,①知识学得太死,对于常见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不能正确判断,如第14题学生把“义”理解成“道理”。②文章没有读清楚就做题,如第15题说说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3、现代文阅读中,学生的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对文本信息的梳理还不够全面,如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学生答题的针对性不强,深度还不够,不能结

合文本或者抓住准确的角度有效回答,泛泛而谈空话连篇,如第20题、第22题、第23题、第24题。

4、写作部分,模仿痕迹很重,有40位同学篡改文题;选材陈旧,思维不能扩散,多数同学的作文是写与同学、朋友同行,造成“撞车现象”;语言平淡,空话、套话多,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不能抒真情,学生在写作中杜撰故事的比较多,往往会把自己一种虚假的情感塞入其中,而没有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学生的作文开头、结尾过于一般,落入俗套,缺乏吸引力、点睛之笔,文章立意浅显。近一半同学的文面不漂亮,就影响了书写分。 改进措施:

1、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把字写工整、规范、美观。 2、重视预习、听课、复习习惯的培养。

3、夯实“双基”,遵循教学规律。重视字词教学,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教学,语文活动的开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文美文、中外名著,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开展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如读书读报活动,演讲活动,书法活动,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周记日记评比活动等。

5、重视阅读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督促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多背诵名家名篇,多积累精彩片段。

6、加强作文教学的力度,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多写多评。

7、进一步落实好“五关”:“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检查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