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口罩》教学活动反思

来源:小奈知识网


《口罩》教学活动反思

春季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各种致菌生长、繁殖加快,尤其是春季流行性感冒,加之幼儿年龄较小,稍不注意就会被传染。近日,我结合本班实际,利用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时间,特意设计了一节《口罩》美术创意活动,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课后进行了教学活动反思。

美术创意活动是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以层层递进的提问为主线,关注幼儿的经验,以猜想、讨论的方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创作兴趣。本次活动后,幼儿在公用生活用品、同吃一根糖时会有很多的顾虑,将会避免很多不卫生的现象发生。美术活动贯穿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习了如何保护自己、预防感冒,同时他们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情感体验,实现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标。

为了使孩子更好地发挥想象创作,《指南》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幼儿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幼儿生活的综合能力,发挥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我们积极为幼儿营造一个美术创作的乐园,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导入活动环节中,我用示范法演示,突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观察,讲述、了解故事情节进一步深入创意环节激发浓厚的创

作兴趣。幼儿参与积极,对故事充满了兴趣,讲述主动、讨论交流很踊跃,达到了预期效果。

游戏“我来做,你来猜”环节中,预期目标是希望快乐的游戏气氛在幼儿注意力即将分散时,又一次抓住孩子的心。让幼儿更形象地感知感冒的症状,使得活动流畅自然。活动中,请幼儿说出预防感冒口罩上应画什么图案,孩子们的兴趣很高,说出了很多图案,从而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作环节让幼儿大胆创作,结合亲身经历感冒后会有哪些不舒服,让幼儿做到提前预防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好处。幼儿有了针对性的目标,围绕“预防感冒的方法”设计口罩,设计中材料多样,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创作。

作品展示环节中,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多数幼儿纷纷根据生活经验对设计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幼儿争先恐后、气氛热烈,说出了很多想法及创作意图,目标达成较好。

一次教学活动的目标达成不仅仅限于本次教学活动的结束,道理孩子们是明白了,但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因此,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督促幼儿,让幼儿及时、正确佩戴口罩,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使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更好、更深入实现。

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孩子的有些回答做出的回应和评价还不够及时、准确,师幼互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下面,我结合本次教学活动,在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方面总结了七个预防措施,供幼儿教师和家长们参考:

1.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

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家里环境清洁和通风良好。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接触的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6.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小百科:医用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纺粘无纺布)+中层过滤(熔喷无纺布)+内层吸湿(纺粘无纺布)制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