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 年级 数学 认识平均分

来源:小奈知识网
二 年级 数学 备课卡

201 9 年 月 日 执教教师 课题 四信息窗一(认识平均分) 课标要求: 课时 2 《课标》要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教学目序思考的习惯。 标叙写 达成方式: 通过活动二、三、完成达成目标 课堂小测: 1、12颗星星,每4颗一份,可以分成( )份。 2、9只铅笔,每3只放满一个文具盒,可以放满( )个这样的文具盒。 森林聚会:认识平均分 思维 导图 平均分的意义 内容 把物体按指定份 把一些物品按每数平均分 几个一份均分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之措施 教学重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通过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点难点 分的方法。 易错点1: 教法学法驾驭图 学法指导: 把6个苹果放进2个盘子里,每盘只能放3错在每弄清题意,每要求平均分。 个。( √ ) 易错点2: 学法指导: 判断物体是否平均分。 平均分必须是每份同样多,只要有一份与 其他数量不同,就不是平均分。 教师引导: 学生学习: 一、激趣引入 一、 教学活动设计 师谈话: 同学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在这次聚会中,你会遇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森林之王狮子还会为你准备许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1、师:让我们看看这张餐桌上都有谁?有什么好吃的?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 2、分竹笋:你想分成几份?为什么? 3、谈话:谁分好了?你说我写。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为什么? 4、谈话:同学们看,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竹笋的方法,你们真不简单。那么,从这些不同的分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分桃子 要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想一想,先要把桃子分成几份?每份分几个桃子? 活动三:分萝卜 1、(出示课件)看大屏幕。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2、小结:通过你们的帮助,小兔吃的非常开心。 活动四、分松果 生动手分一分,交流。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 学生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有大熊猫、小猴子、松鼠、小兔子、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蹦蹦跳跳的来到餐桌旁。 二、 1、学生交流 2、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交流 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请小组合作,继续用你们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摆一摆。注意: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要用我们刚学到的平均分来解决。 虽然分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课件出示)每只小猴子4个桃子,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均分 三、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四、 学生交流收获 多有趣的问题。你看,小动物们多高兴啊! 亮点 教学 反思 问题 改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