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为提高本园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流行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危害, 保障全园师幼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依照上级的指示与精神, 结合本园实际, 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 目 的意义:
1、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提高全园教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明确传染病流行时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及其职责, 使应急工作紧张有序。
3、 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 早治疗。
4、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 及时采取措施, 确保将传染病流行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 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 增强意识
宣传、 普及传染病防范知识, 提高全园师幼的防护意识,清理幼儿园环境卫生死角, 协助防疫部门加强预防接种、 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工作, 做好缺勤幼儿登记, 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依法管理、 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对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 依法追究责任。 成立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 园长任组长, 负责及时处理、 上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 加强管理、 明确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 各层级人员逐级向上级负责。
4、 快速反应、 及时处理
建立预警、 救治快速反应机制, 按照“四早” 要求(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及时准确处置,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园长
副组长: 常务园长
组 员: 保健员和各班老师
(四) 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 园长负责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的全面指挥工作, 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或异类传染病爆发, 幼儿园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 2 小时内向主管部门卫生队报告。
2、 园长负责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 监督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
3、 常务园长负责督促班上保教人员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制度, 做好缺勤登记, 做好家长联系工作。
4、 保健员负责疫情报告, 及时把疫情报告各主管园长,采取有效防病措施及急救措施, 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 切实执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5、 保健员负责联络协调, 信息发布等。
6、 后勤主管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五) 应急程序:
1、 一般疫情: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的疫情, 启动第三级应急措施。
(1) 各班启动报告或零报告制度。
(2) 幼儿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 幼儿园如无疫情发生, 听从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
(4)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教室、 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 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对厕所、 食堂应加强消毒, 并加强除“四害” 的工作。
(5) 严格执行幼儿园门口 出入的管理制度。
2、 重大疫情: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 启动第二级应急措施。 除对接触者实施隔离检疫外, 全园保持学习、 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2) 全园师生每日定时检查体温,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 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 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 医学观察和消毒工作。
3、 特大疫情: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的疫情, 启动第一级应急措施。在二、 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 班上教师对缺勤幼儿逐一登记, 并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及时上报。
(2) 幼儿园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3) 活动室、 食堂、 厕所等使用场地每日进行消毒、 通风换气。
(4) 幼儿园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疫情, 应在卫生队的领导下, 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在场老师马上通知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组长。
②园长、 主管常务园长、 保健员要立即赶到现场, 统一指挥,迅速联系急救中心, 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卫生队, 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 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③在传染病流行时, 加强对发热幼儿的及时处理, 联系幼儿家长, 协助治疗, 安抚家长和幼儿的情绪, 取得家长合作。
④各个班级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⑤后勤负责提供及时完善的后勤保障。
⑥园长对教职工和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 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 维护幼儿园的稳定。
⑦幼儿园领导和教职员工(非密切接触者) 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家长联系。
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 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⑨疫情控制后, 及时对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处理过程等进行总结, 要对职工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防止事件再发生。
⑩凡出现瞒报、 缓报等现象, 一经发现, 按相关条例处理。
4、 联系电话:
办公室: 4082323 急救中心: 120
(六) 传染病预防:
1、 强化自身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
(1) 幼儿园将卫生防疫工作纳入幼儿园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 并经常开展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消除隐患。
(2) 医务室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 减少传染病的爆发。
(3) 不断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消除隐患。
2、 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篇二:
为提高本园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流行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危害, 保障全园师幼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依照上级的指示与精神, 结合本园实际, 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 目 的意义:
1、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提高全园教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明确传染病流行时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及其职责,使应急工作紧张有序。
3、 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4、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 及时采取措施, 确保将传染病流行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 工作原则:
1、 预防为主、 增强意识
宣传、 普及传染病防范知识, 提高全园师幼的防护意识,清理幼儿园环境卫生死角, 协助防疫部门加强预防接种、 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工作, 做好缺勤幼儿登记, 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 依法管理、 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对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 依法追究责任。 成立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 园长任组长, 负责及时处理、 上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 加强管理、 明确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 各层级人员逐级向上级负责。
4、 快速反应、 及时处理
建立预警、 救治快速反应机制, 按照“四早” 要求(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及时准确处置,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 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 园长负责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的全面指挥工作, 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或异类传染病爆发, 幼儿园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 2 小时内向主管部门卫生队报告。
2、 园长负责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 监督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
3、 保教主任负责督促班上保教人员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制度, 做好缺勤登记, 做好家长联系工作。
4、 班主任负责疫情报告, 及时把疫情报告各主管园长,采取有效防病措施及急救措施, 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 切实执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5、 班主任负责联络协调, 信息发布等。
(五) 应急程序:
1、 一般疫情: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的疫情, 启动第三级应急措施。
(1) 各班启动报告或零报告制度。
(2) 幼儿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 幼儿园如无疫情发生, 听从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
(4)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教室、 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 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 对厕所、 食堂应加强消毒, 并加强除“四害” 的工作。
(5) 严格执行幼儿园门口 出入的管理制度。
2、 重大疫情: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 启动第二级应急措施。 除对接触者实施隔离检疫外, 全园保持学习、 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2) 全园师生每日定时检查体温,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 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 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 医学观察和消毒工作。
3、 特大疫情: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的疫情, 启动第一级应急措施。在二、 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 班上教师对缺勤幼儿逐一登记, 并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及时上报。
(2) 幼儿园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3) 活动室、 食堂、 厕所等使用场地每日进行消毒、 通风换气。
(4) 幼儿园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疫情, 应在卫生队的领导下, 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在场老师马上通知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组长。
②园长、 保教主任、 班主任要立即赶到现场, 统一指挥,迅速联系急救中心, 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卫生队, 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 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③在传染病流行时, 加强对发热幼儿的及时处理,联系幼儿家长, 协助治疗, 安抚家长和幼儿的情绪, 取得家长合作。
④各个班级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⑤后勤负责提供及时完善的后勤保障。
⑥园长对教职工和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 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 维护幼儿园的稳定。
⑦幼儿园领导和教职员工(非密切接触者) 要坚守岗位, 加强与家长联系。
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 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⑨疫情控制后, 及时对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处理过程等进行总结, 要对职工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防止事件再发生。
⑩凡出现瞒报、 缓报等现象, 一经发现,按相关条例处理。
4、 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 120
(六) 传染病预防:
1、 强化自身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
(1) 幼儿园将卫生防疫工作纳入幼儿园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 并经常开展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消除隐患。
(2) 医务室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 减少传染病的爆发。
(3) 不断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消除隐患。
2、 采取有效措施, 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 幼儿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 对患有慢性传染病的人员必须调离。
(2)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严禁幼儿自带零食来学校, 防止病从口 入。
(3) 协助乡 医院做好幼儿预防接种工作, 确保计划内疫苗接种率达 100%。
(4) 搞好环境卫生, 及时清除生活垃圾, 消灭卫生死角 ,定期请有关部门喷药、 熏蒸, 消灭病媒昆虫、 鼠类等疾病传播媒介。
(5) 保持教室和活动场所的空气流通。
(6) 加强疾病监控, 幼儿回园要经过保健员晨检, 晨检合格方可回班, 晨检时发现可疑传染病要及时隔离; 做好幼儿出勤记录, 对缺勤幼儿进行登记。
(7) 定期进行卫生消毒: 各班课室桌面、 地面、 柜面每日用消毒水擦洗一次; 幼儿玩具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篇三:
为保护全园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 维护学校稳定, 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根据市有关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 结合我园实际, 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 规范、 有序的管理轨道, 形成工作常规, 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 传染病防控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 ***(园 长)
副组长: ***(副园长)
成 员: ***(儿保医师)
***(年级组长)
***(年级组长)
***(年级组长)
***(后勤组长)
工作小组职责: 负责领导全园传染病如: 手足口 病、 麻疹、流感、 流脑、 肝炎、 禽流感、 水痘等防范工作, 制定防范传染病应急预案, 并统一指挥、 协调应急防控工作。 幼儿园防范传染疾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息报送组、 应急处置组、 宣传教育组、 后勤保障组、 监督检查组。
二、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措施
1、 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 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通过多种形式对幼儿及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宣传专刊; 利用家长会、 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如: 手足口 病、 麻疹、流感、 流脑、 肝炎、 禽流感、 水痘等为重点的预防知识。
3、 各班教师每天认真对幼儿用具、 桌椅、 墙裙、 窗台、玩具进行消毒。 保洁员每天用消毒灵对室外墙壁、 楼梯扶手、大型玩具、 地面、 厕所等进行消毒。 教室、 午睡室保持清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每月 清洗幼儿被褥, 星期六、 星期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对被褥进行消毒, 要求每一个小时翻晒一次。
4、 加强饮食、 饮水卫生管理, 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 按照《食品卫生法》 、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 等有关法规要求, 切实加强食堂的管理, 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 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儿保医师每天进行消毒卫生工作检查; 总务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5、 按规定有计划地协作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师认真组织幼儿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并利用图片、 故事、 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鼓励幼儿多饮水,为幼儿搭配平衡营养膳食, 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 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不带幼儿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以减少感染机会。 不与传染病人接触, 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 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7、 加强门卫管理, 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8、 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 坚持晨、 午检制度, 畅通报告渠道
1、 做好幼儿的晨、 午间检查, 通过一摸、 二看、 三问、四查的方式, 细致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 有发热、皮疹、 腹泻、 呕吐、 黄疸、 手足、 口 腔等部位的皮疹、 溃疡等症状, 立即报告医务室, 医生对症处理并及时联系家长, 隔离回家, 要求家长带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并对每日的晨检排查情况进行记录。
2、 发现幼儿或教职工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 皮疹、腹泻、 呕吐、 黄疸、 手足、 口 腔等部位的皮疹、 溃疡等) 以及疑似传染病人时, 应及时向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成员汇报; 对同一个班一天内有 3 例或连续 3 天内有多名幼儿出现发热、 皮疹、 腹泻、 手足、 口 腔等部位的皮疹、 溃疡等症状, 以及园内发生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时, 应在发现后 24 小时内向教育局及有关部门汇报。
四、 应急处理办法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 要求, 保证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 对可能的传染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灭菌消毒工作。
五、 跟进管理
1、 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要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 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建立档案, 迅速切断感染源, 防止疫情扩散。
2、 对住院治疗的教师和幼儿进行跟进, 了 解病情, 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3、 当患者病愈要求返园时, 需向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并出示医院证明, 经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回园。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