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小奈知识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业公司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方案

物业公司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方案

来源:小奈知识网

物业公司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方案

一、 组织领导

(一)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成立 XX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责任

全面负责公司系统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工作的监督检查、 工作调整、 人员安排、 应急处置等工作。

各项目要加强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工作责任制, 各项目经理负总责, 安排专人抓好责任落实。 全体人员要按照预案要求, 自觉服从领导小组工作安排, 主动配合, 齐心协力, 全力以赴打好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这场硬仗。

(二)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具体责任

1、 领导小组办公室

1) 负责落实布置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工作任务、 情况联络及异常情况的上报工作。

2) 负责公司系统防新冠状病毒感染异常情况的汇总上报工作。

3) 负责做好公司系统在防冠状病毒感染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4) 负责汇总各项目报告的体温异常情况, 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5) 负责口罩、 体温计、 消毒用品及其他防疫用品的购买配置, 确保保障有力。

6) 负责了解掌握被隔离、 治疗人员家庭及其他成员(无感染) 工作、 生活情况, 对确有困难的家庭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7) 负责做好防冠状病毒感染时期的稳定工作、 宣传报道。

8) 负责出现异常情况后人员调配意见, 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组织实施, 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9) 视频组织项目学习政府相关文件, 指导项目开展防控工作。

二、 项目管理

(一) 物资领用发放、 信息收集管理

1、 每日对当日起返岗的员工加强管理与关怀, 摸清各种情况, 严格按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公告要求时间做好居家隔离。

1、 根据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 及时收集填报各类疫情相关信息, 并按时报送。

2、 各项目做好口罩、 消毒水等防疫所需物资筹划, 做好物品调配、 领用登记。 有困难应及时向甲方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3、 防控疫情过程中的图片采集、 数据统计、 事迹收集, 并及时上报防控工作领导办公室。

(二) 物业服务人员防护

1、 佩戴口罩

要求所有员工上岗前均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 口罩原则上一次性使用, 污染或沾湿后应立即更换。

2、 员工培训与管理

1) 应对员工开展疫情及相关防控基础知识宣传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如何佩戴、 摘除口罩, 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口罩, 七步洗手法, 消毒液配置方法、 服务区域消毒要求等。 为避免人员聚集, 培训方式可采用视频等方式。

2) 有条件的项目应尽量安排工作人员在项目内居住, 居住在外的服务人员上下班途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避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 每日上班前测量体温, 发现异常者立即联系疾控管理部门并按要求送至医院检查。

3) 作业前、 作业后及污染时均需使用消毒洗手液, 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必要时使用医用橡胶手套等防护措施。

3. 自制防护面罩

1) 提供自制防护面罩材料, 并编辑书面防护面罩制作教程及视频版制作教程供项目学习。

2) 项目制作好防护面罩, 并佩戴上岗。

(三) 重点区域防疫消毒

疫情期间在做好日常环境清洁基础上, 按照指引加强以下。 重点公共区域消毒频次。

1) 公共卫生间

① 卫生间水龙头、 门拉手等手接触区域, 每日使用 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2 次;

② 卫生间地面、 洗手盆、 尿斗、 坐便器等区域, 每日使用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2 次。

2) 电梯

① 电梯间按键区域, 电梯轿厢内特别手接触区域, 每日使用 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2 次;

② 电梯等待区域及轿厢内每日使用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2 次。

3) 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桶每日使用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3 次。

4) 室内环境等等

每日将办公室、 会议室等区域进行开窗通风, 上下午各 1 次, 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地面每日使用浓度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 2 次。

4) 做好废弃口罩等污染物品的处理

设置“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 引导业主师生将使用过的口罩统一放在专用垃圾桶内, 每日用 75%医用酒精(或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 喷洒消毒 3 次。

(四) 做好出入口管控

根据国家采取的疫情期间防控措施, 协助甲方对所辖实施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

1) 住宅类型项目

谢绝所有外来人员、 车辆进入小区, 对外来人员应加强询问、 盘查, 因特殊情况需进入小区的, 要签署承诺书并登记。 严格落实对进出小区人员及进出车辆内所有司乘人员全覆盖体温测量, 发现异常的, 在 1 小时内向社区报告。

2) 其他类型项目

对进入项目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姓名、 性别、 年龄、 近期旅行史、来访目的、 证件号、 体温等, 有下列任意一种情况者禁止进入:

--15 日内在疫区逗留经历;

--体表温度> 37. 3C;

--有咳嗽、 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其他疑似症状。

劝导在校人员尽量不外出

对确因特殊情况外出时, 应详细填写在外活动情况, 返校人员应按学校规定进行隔离或采取其他措施。

(五) 做好项目防疫宣传及业主防护

1、 通过网络、 宣传栏等方式, 展开疫情科普知识教育和宣传, 缓解焦虑恐惧情绪, 引导员工、 业主正确看待突发事件, 营造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迎难而上、 敢于胜利的氛围。

2、 引导业主、 学生、 教职工在项目区域内活动时要求必须佩戴好防护口罩, 禁止未正确佩戴口罩的人员进入管理区域及各楼宇。

3、 配合甲方对在区域内员工、 师生每日自测体温并记录, 协助甲方进行逐一排查, 测量体温及近 14 日内行程调查, 做好登记。

4、 引导业主、 学生、 教职工每日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内干净整洁。

5、 协助甲方对返回项目区域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测量和信息登记。 对于出入湖北或接触湖北返乡人员的人员要额外关注, 做好应急预案。

(六) 做好设施设备运行保障

做好疫情期间后勤保障支持工作, 要按照职责分工, 加强维护监管和运行监测, 保障供水、 供电充足稳定, 时刻准备为应急处置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保障。

(七) 设立党员志愿岗, 协助项目现场管理

当前防控工作事态严峻, 社区一线防疫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手不足问题。 公司党员及青号成员到所住社区、 及公司住宅项目担任志愿者, 充实基层防控力量。 根据疫情期间的特殊性, 避开人员聚集的情况, 采取定点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确定公司在管海韵北区、 山海花园小区为定点支援社区, 无法前往这两个项目的志愿者将根据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安排进行支援服务。

1、 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凡体温超过 37.3 度者, 要立即就近到医院进行检查。 2、 根据检查诊断情况, 确属一般性感冒, 各项目负责人要安排其在家休息, 并做好工作交接。 3、各项目负责人每天联系在家休息的同志, 及时掌握情况, 待身体康复并经公司同意后, 方可回单位工作。

(二) 被发现或诊断为疑似病例的, 按以下程序处置:

1、 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并让疑似病人及接触者不得随意走动, 马上戴上口罩, 并迅速联系“120”专用急救车送医院诊断。 2、 领导小组立即向分管领导及集团办公室汇报, 并对发现疑似病人所在办公室、 楼道进行封闭、 隔离。 3、 及时排查所有接触人员, 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上述程序完毕后, 及时联系市疾病控制中心, 对疑似病人及接触人员所在办公室及所到场所进行全面消毒。 5、 项目根据实际需求, 合理调整工作人员, 保证业务工作的连续性, 公司所有项目予以全力支持。

(三) 被确诊为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 按以下程序处置:

1、 立即向市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指挥部办公室汇报。

2、 以对他人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配合调查患者疫情传播期间接触人员的范围,以便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

3、 做好患者治疗期间、 隔离人员隔离期间的社会保障、 工资、 福利待遇发放。 对经隔离观察后, 未被感染的患者的其他家庭成员, 做好相应的照顾工作。

4、 做好新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期间的工作交接和人员调配。

五、 保障措施

(一) 高度重视, 严密防范。 进一步增强公司员工对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的认识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 切实把各项目、 家庭及个人防范工作做实做细。

(二) 预防为主, 及时报告。 坚持各项目人员体温一日一测制度, 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包括家庭成员) 要及时报告, 建立健全疫情早发现、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的应急工作机制。办公室人员要保证 24 小时通讯畅通, 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要安排专人值班, 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三) 落实责任, 分头把关。 各项目要根据职责分工, 迅速将责任分解到每位人员, 并根据职责, 研究提出各种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认认真真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四) 加强领导, 监督检查。 各项目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自查, 通风、 消毒、 体温备案等防范工作, 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如出现异常情况, 要按照职级原则依次递补, 保证项目正常运作。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