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演练情况简介
主持人: XX 业务副院长
1. 介绍参加本次演练人员组成;
2. 宣布演练纪律;演练介绍: 基本情况介绍
一、 演练目的
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粤卫医函〔2020〕 34 号)、《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救治组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机构恢复日常诊疗服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指引的通知》 的要求, 举行此次XX 医院新冠病毒疫情应急演练。 需达到演练目的:
1、 医院及各部门是否有针对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应急预案
2、 各级岗位防护指引及落实
3、 各级员工防控监测指引
4、 科室区域划分、 科室清洁消毒流程
5、 疑似、 确诊病人收治流程、 转运流程
6、 陪护管理
7、 标本采集及转运流程
8、 员工培训情况(包括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 培训效果)
9、 多部门联动: 医生、 保安、 保洁、 转运、 社区等
二、 组织领导
(一) 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总 指 挥: XX 副总指挥: XX
成 员: XX
负责新冠病毒疫情处理的组织指挥, 组织协调演练的步骤与进度, 结束点评。
(二) 医疗救治小组
组 长: XX 副组长: XX
成 员: XX
按照医院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 组织专家对新冠病毒患者进行会诊, 并开展临床救治工作。
(三) 传染病预防控制小组
组 长: XX 副组长: XX
成 员: XX
负责组织开展院内感染控制、 消毒以及疫情上报工作。
(四) 后勤保障小组
组 长: XX 副组长: XX
成 员: XX
负责应急演练药品、 器械、 设备、 通讯和防护物资的准备。(可以增加各部门的职责)
三、 演练的时间及地点 :
2020 年 2 月 x日下午 10: 30-12: 00, ××科。
第二部分 演练脚本
一、 背景设置
患者 X 某, 男, 46 岁, 湖北某地户籍, 自述 1 月 湖北回来, 期间无发热症状, 且否认发热病人接触史, 因胸闷, 伴气促, 活动后胸闷、气促加重, 偶有咳嗽, 咳少量白色粘痰, 无畏寒, 无发热由 120 送至我院急诊科, 急诊科拟因“反复胸闷 10 余年, 再发 8 天 ” 收入我院××科住院治疗。 入院体温 36.5℃, 后行各项检查提示: 五分类血常规+快速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3.59 G/L,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4 %,淋巴细胞总数 0.g/L, 淋巴细胞百分数 24.7 %,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 0.7 %, C-反应蛋白 33.4 mg/L。 胸部 CT 平扫: 双肺多发感染灶,建议治疗后复查; 双肺肺气肿, 多发肺大疱; 双肺纤维、 增殖、 钙化灶; 双侧胸膜增厚、 粘连; 纵隔及右肺门多发钙化灶。
经医生多次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发现患者有隐瞒病史嫌疑, 确定该病员为可疑新冠病毒病员。 立即电话通知科主任及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会诊, 根据患者主诉和临床表现, 专家组分析高度怀疑病人为可疑感染新冠病毒病员。 立即转运至隔离留观室, 并通知传染病管理小组将疫情上报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并协助对该病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转运及指导消毒、 灭菌等工作。
二、 演练流程
【10:30】 启动
××科一名病人×某出现发热, 体温最高为 38.5℃。 且 CT 显示有肺炎症状。 管床护士给病人重新测量体温, 病人发热 39℃, 询问病人症状、 体征, 病人咽痛, 全身乏力, 询问流行病学史, 此时患者承认并非 1 月 回来, 而是近期由湖北来莞, 发现病人有隐瞒流行史与接触史情况, 护士立即给病人及家属戴上外科口罩。
【10:40-10: 45】 报告
10: 40: 值班医生对病人及家属详细询问相关流行史与接触史, 并报告科室主任。
10: 41: 科室主任立即报告医务部(院感部)。
10: 42: 医务部(院感部) 核实后, 立即向院内新冠病毒应急小组组长报告。
10: 43: 组长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专家对事件进行调查、 确认。
10: 45: 防保科 2 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并同时报告卫计局。
【10:45-11: 00】 处置
院内新冠肺炎病例应急小组应各司其职, 遵循“边救治、 边调查、 边控制、 妥善处置” 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 同时根据调查情况, 及时调整控制措施。(各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处理)(非定点救治医院尽快将疑似病例规范转运至定点医院)
10: 45: 科室人员立即着二级防护, 并电话通知隔离病区, 将病人转运至病区。
10: 46: 由总务固定专用电梯, 运送完成后通知进行消毒, 消毒 30分钟后重新启用。
11: 00: 病人转运至隔离病区, 请市级专家会诊, 并指导隔离病区对病人进行采样送检。
11: 05: 协助卫健局和疾控部门组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取、 病原学检查、 消毒等工作。
11: 06 对接触过病人的医生护士及工作人员进行排查, 按接触的频率频次及程度进行评估, 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进行统一医学观察隔离。
11: 30 经市级专家会诊后, 符合疑似病例, 按照市局规定, 采用负压转运车转运定点医院治疗。
11:45 将病人转运至指定医院
11: 50 对病房及转运救护车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12: 00】 预案终止
在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 至末例确诊病例发病后 14 天内无新的病例出现, 环境得到有效消毒, 应急小组应责成各个小组对事件发展态势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决定终止相应。
Copyright © 2019- huatuo3.com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2219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