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将我们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点思考和一些探索、尝试和大家共同探讨,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研室闫老师的专业指导和赵校长的关注下,我校的语文教研从扎扎实实搞教学出发,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每周一第三节、第四节课的时间开展语文教研活动。我校的语文教研特别重视集体学习和教学研究课的交流。在教导处的组织下,12位语文老师以"个体研读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大到法律法规、新课程理念、标准,小到字音、词语。学习的同时,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从中发现问题,共同分析讨论,能当时解决的为最好,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是会后老师继续查阅资料研究,或是咨询闫老师。在理论引领下,老师们提高了对新课程和校本教研的认识,拥有新的评价理念,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后,根据课堂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培优补差工作。
学校坚持开展校本教研中老师的"五个一"活动。赵校长亲自设计、印刷相应的表格。自修笔记、教后记每周教研时老师自觉交齐,典型课例或个案按学校周次表中安排的时间上交,研讨课、课改总结,每期选定时间集体交流。
老师们在校本教研这条充满艰辛,更充满希望的探索之路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也迎来了收获的喜悦。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我简单把我校的几项活动介绍给大家。
活动之一——古诗诵读
古诗节奏感强,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爱读,在读的基础上熟读成颂。诵读古诗,既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们知道,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二者缺一不可。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是从零岁开始的,一至三岁即有显著的发展。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是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老师们,六至十三岁也就是我们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黄金时期让孩子们背诵一些美文佳作、名篇警句,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试想,如果我们不准备一些有价值的书让学生读、背,他就只能背小学课本,甚至背电视广告。我们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时间干正确的事。而且在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为他的人生打上亮丽的底色,孩子们会受益终身。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背诵规定的70首古诗,教导处统筹安排,每个年级每学期背诵其中的10首,这样用三年半时间背完70首,四年级下期——六年级将古诗分类整理积累,如思乡诗、送别诗、边塞诗、惜时诗、爱国诗、咏月诗、言志诗、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分类诵读古诗,学生便于提高记忆效率,更利于活学活用。
要想让古诗诵读活动有效开展,学期中间教导处要进行古诗抽测,或举行形式多样的古诗比赛活动,了解学生积累背诵的情况。现在,我校五百多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古诗诵读活动中来,古诗诵读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项学习活动。每位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背出规定的古诗,随即抽测,人人皆会。
活动之二——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每学期不少于5本,采用读书笔记与读书卡相结合的形式检查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社会发展证明,这不仅是一句名言,而且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从古至今,大凡名人志士成功之道无不来源于勤读书,就连科学天才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无不嗜书如命,奉科学知识为神明。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所获得的系统知识大多数来源于读书。而学生时代的阅读占一生阅读总量的80%。所以,阅读对人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什么样的学生算"合格"?通过教研学习,我们每位老师拥有一份新的理念——引领学生大量阅读,是让每位学生有着另一种层面上的合格。
按科学规律办事自然会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学即母语的学习过程,"母语的学习永远离不开科学的、有兴趣的重复"。据研究机构的统计,一个人要想真正领会、创造性地运用母语,应该读1000本以上的书籍。
结合实际情况,我校新配置8万元的图书,我们制定了一项语文教学追求——平均每人每学期阅读不少于5本的图书。形式灵活,有老师在班级中的诵读,也有学生的自主阅读。如,我校五二班的语文教师张新淮,今年51岁了,坚持每周二、周三中午带领学生走进课外名著,四二班的张瑞琴老师,带领学生成立阅读小组,共同读书,共同交流。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我们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我们自然也脚踏实地地去引领学生多读书、读整本的书。
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虽然"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让我们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尝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矗
活动之四——分类整理课本中的日积月累和读读背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