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调查报告

来源:小奈知识网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18日

  调查目的: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学校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0xx年10月中旬,我们设计了“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对我校部分有代表性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目标有三:1、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2、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实施情况;3、语文阅读课的作用。现将相关问题报告如下: 调查人:王宇

  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

  “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教师问卷共设8道(以选择题为主)利于学生理解和选择。

  调查过程共发共发学生问卷38份,收回阅读问卷38份。

  调查方法:

  1. 问卷法

  2. 观察法

  3. 个案分析法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有100%的学生喜欢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老师精讲点拨的课堂模式。

  (2)有71%的学生没有养成坚持积累的习惯。

  (3)100%的学生能进行课前预习。

  (4)38名学生中无一人对所学课文进行阅读方法或写作方法的总结。

  (5)只有10%的学生课后阅读老师推荐的名家名作。

  (6)38名学生无一人能主动结合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2、分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窘境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语文阅读量、语文能力发展很不平衡,虽然能预习课文,但不会积累,更不会结合老师推荐进行课外阅读,课后练笔更是奢侈。而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饱尝语文学习的乏味与无趣,大多学生呼吁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他们广博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他们不再将读书当作一种快乐,而是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3、阅读教学的“瓶颈”问题

  由于受课堂教学方法老旧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不少老师学生认为“读书不如做题”。虽然老师也强调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有限的图书也仅仅是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