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经诗歌欣赏5篇有赏析

来源:小奈知识网


诗经诗歌欣赏5篇有赏析

《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鸡鸣》1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注释: 既:已经。

朝:朝堂,古代君子与臣子聚会讨论政事的地方。 盈:满,此指上朝的人已站满了。 匪:同非,不是。 则:之。 昌:盛多。

薨薨:音轰,象声词,虫子飞鸣的声音。

甘:快乐。 赏析:

《鸡鸣》描写鸡鸣拂晓的时候,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上朝,丈夫贪恋床第,用话搪塞,表现了一段夫妻生活的情趣。诗用对话,表现了妻子的勤勉和丈夫的慵懒,人物性格对比十分鲜明。

诗经——《还》2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注释:

还:轻快敏捷的样子。

峱:音挠,齐国山名,在今山东临淄县南。 并驱:并驾齐驱。 从:追逐。 两肩:两只大兽。 揖:作揖。

儇:音宣,轻捷,灵巧。 茂:茂美。

两牡:两只雄兽。 昌:壮盛。 阳:山的南边。 臧:好。 赏析:

《还》描写两位猎人在峱山相遇,并驾齐驱,一同追杀,相互赞美,表现出勇武中的礼貌风气。诗写猎兽,二人只是偶然相遇,并驾齐驱,并无争逐,还作揖相赞,或者正是诗人力赞的精神。 诗经——《著》3 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俟:等待。

著:通作“宁”古代贵族住宅的正门到屏风之间的地方。

充耳尚之:缀之

琼华、琼莹、琼英:皆美石之名 庭:屏风和正房之间的平地。 堂:正房中一块宽大的地方。 英:也形容玉的光彩 赏析:

《著》描写临嫁的新娘等待新郎迎娶时的张望,表现出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体现的正是新娘对自己命运的强烈关注。诗描写很细,从入门到堂,极富层次,正体现新娘的观察很细,一步一步,一层一层。本来关注的重点是人,诗不写新郎的容貌,却只写充耳,用玉显示人物德行才华,丝线三色,充耳上玉的光泽,都被观察到了。特别之处还在诗的视角的真切,不写正面,而写侧面,不写其他部位,只写头部。这里透着诗的储蓄,也透着女子的心态。 诗经——《东方之日》4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注释: 姝:美丽。

履:同蹑,放轻脚步。即:相就,亲近

闼:音榻,门内 发:走去 赏析:

《东方之日》描写热恋中的女子到男子家中幽会的情景,两情相悦,嬉戏快乐。诗以“日”“月”代表白天、黑夜。也显示时间的久长,情意的深长。而妙超却在二人的调笑嬉乐,你碰我的膝,我踩你的脚,着墨不多,却是点睛之笔,既是一种青春的大胆碰撞,也在表达嬉游和快乐。 诗经——《东方未明》5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注释:

颠倒衣裳:颠倒了上装和下装。古代上装称衣,下装称裳。 公:公室; 晞:音希,天刚亮

樊圃:编篱笆,构筑园圃。 瞿瞿:惊慌失色的样子。 辰夜:早晨和夜晚。

夙:早。

莫:音木,古暮字 赏析:

《东方未明》描写公室服役的紧急与繁忙,表达了当事人的怨怒。其中“颠倒衣裳”,暗中摸索穿错衣裳的细节短现了催逼的紧张和狼狈的情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