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能读懂课文,掌握并积累必要的文言词义、句义、文义。 2. 领会庄子寓言机智、幽默,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掌握必要的文言词义、句义、文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寓言机智、幽默,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庄子》中“蚊子与牛”的故事导入。
有一只蚊子飞到一头牛的牛角上停住了,呆了很久很久,然后蚊子对牛喊道:“喂!我要走了!”牛没有理会它。又过了一会儿,蚊子又对牛喊道:“喂,我真的要走了!”牛还是没有理睬它。最后蚊子很生气地对牛嚷嚷道:“我都说要走了,你为什么不理我啊?”牛漫不经心地说:“你来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你;你要走了,又与我有什么相干呢?” 二、作者介绍
借助参考资料,阅读关于庄子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三、听读—正音
媒体范读,学生听读后,正字正音。 相 鹓鶵 夫 醴泉 鸱 吓 四、释义—疏通
自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醒重点字词,把握文意。
1
⑴ ⑵ ⑶ ⑷ 惠子相梁 相:名词用作动词。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 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在这时,与现代汉语中表意不同。
五、试读—准确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准停顿。 六、分析—比喻
庄子讲的故事中,鹓鵮、鸱、腐肉分别比喻什么? 明确:
鹓鵮: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的小人。 腐鼠:比作功名利禄。 七、归纳—主旨
1.庄子对惠子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是什么?请你说说看。
明确:在鹓鶵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及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好友的丑态。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他的“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机智幽默、善于借事说理。 小结:
庄子和惠子的这一段交往,成了千古美谈。课文结束了,但庄子带给我们的启发应该没有结束。同学们课后应该去阅读更多的像这样具有哲理意味的寓言,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八、作业—整洁 1.阅读下一则故事。
2. 《庄子》有许多寓言已演化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下列成语都出自《庄子》,请抄写,并释义。
强聒不舍 栩栩如生 真知灼见
2
越俎代庖 沉魚落雁 游刃有余 迎刃而解 得心应手 捉襟见肘
附板书设计:
鹓鵮:志向高洁之士。
鸱:醉心利禄的小人。 腐鼠:功名利禄。
惠子相梁 庄子
比喻 借事说理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