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经诗歌鉴赏集锦

来源:小奈知识网


诗经诗歌鉴赏集锦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经诗歌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诗经·秦风——《黄鸟》1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 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释】: 交交:鸟的叫声。

穆公:秦穆公,名任好。卒于周襄公三十一年(公无前621 年),死时以177人殉葬。

子车奄息:人名。子车为姓,奄息为名。

惴惴:恐惧的样子。 鍼虎:人名。 【赏析】:

《黄鸟》描写秦穆公死时,以大量的活人殉葬,其中子车氏的三兄弟都被殉葬。诗描写三兄弟殉葬时的情景,表现了对三壮士的哀悼和惋惜,也表现了对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的无比愤怒和强烈抗议。诗以黄鸟止于棘树不得其所,暗示了子车氏之子殉葬的不得其所,这样的能勇士临穴也“惴惴其栗”,正在控诉殡葬的残酷。诗的写实性很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诗经·秦风——《晨风》2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 未见君子,忧心靡乐。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注释】:

鴥:音玉,鸟飞快的样子。 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 檖:音遂,山梨 【赏析】:

《晨风》抒写对君子的思念,表达了对君子忘怀的忧虑。诗以鸟飞投林,山有林木起兴,象征与君子的契合,与归宿,因而“未见君子”才会忧心,才会忧虑,反复咏叹,正是同一主题的复唱,也正是情深意切的表现出。 诗经·秦风——《无衣》3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袍:长衣,行军白天当衣,夜晚当被。

王:周王,春秋时,王室地位下降,但仍然以尊王攘夷为基本口号,秦人打仗,仍以王室号召,所以西戎打仗,秦人说是王室起兵。

戟:音己,长一丈六尺,镶有分枝的锋刃。 【赏析】:

《无衣》描写军中将士战争中同仇敌忾的精神,表现了英勇抗敌,慷慨激昂的士气。 诗经·秦风——《渭阳》4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注释】:

渭阳:渭水北边,山南水北为阳。 路车:诸侯乘的车。 乘:音剩,

悠悠:思念深长的样子。 琼瑰:次于玉的美石 【赏析】:

《渭阳》描写外甥为舅父送行,赠送礼物表达自己的情意。古人说这是秦穆公的儿子送晋公子重耳回国的诗。诗中并无明证,但“路车”确不是一般人乘坐的车,可以知道“舅氏”也是一位诸侯。

诗经·秦风——《权舆》5 於我乎,夏屋渠渠。 今也每食无馀。 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 今也每食不饱。 于嗟乎,不承权舆。 【注释】: 於:与。 夏:大 权舆:始

簋:音鬼,古陶器,能容一斗四升 【赏析】:

《权舆》描写了一个没落贵族的生活的变化,表现了他对往日生活的留恋和现实生活的不满,而在他沉重的叹息中,我们更感到了时代在发生着的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